12月17日上午,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在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举行首台机组移交生产见证会,标志着该机组正式投入广东电网调度使用,在粤港澳大湾区供电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南方电网基建部总经理李庆江,调峰调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刚,梅州市委副书记王庆利等相关单位和参建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梅蓄电站是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及《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电站一期工程装机容量120万千瓦,上、下水库总库容位居全国第二,装机容量相当于梅州电网负荷的50%,成为南方电网建在粤北地区的粤港澳大湾区“电力粮仓”。电站一期项目总投资70.5亿元,是梅州地区单体投资最大的工程项目,全部4台机组明年6月底全面建成投运后,每年可为当地带来近1亿元的税收。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董事长刘国刚在见证会上表示,梅蓄电站主体工程2018年6月开工至今,2000多个日夜交替,2800余名建设者奋战不休,他们克服疫情影响,攻坚克难,最终实现电站主体工程开工至首台机投入试运行仅41个月,创造了国内抽水蓄能电站最短建设工期纪录。
梅蓄电站提前半年投产,跟电站建设中发挥央企优势、推进“党建+基建”的工作模式密不可分。针对梅蓄电站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位,梅蓄业主项目部党支部与参建单位联合成立了五支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各参建单位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守安全、抓质量、促进度”,为工程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怎么体现?就是要战斗、战斗、再战斗,敢于、勇于、善于带领全体党员和员工,攻坚克难、群策群力优质地完成好各项工程建设任务;党员的先锋模范怎么体现?就是要冲锋、冲锋、再冲锋,切实解决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难点、痛点、堵点,提前清除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环节上的拦路虎。”南方电网调峰调频梅蓄公司临时党委书记朱金华说。
突击队党员们充分发挥在工程建设管理上的专业优势,积极应用新工艺、新技术,通过优化水道转弯半径,节约水道工期60天,降低了施工安全和质量风险;通过对下水库副坝、尾水主洞衬砌灌浆等13项较大设计优化,共节约工程投资5293万元;引进了大坝碾压监控系统、碾压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保证施工质量完全受控、在控。梅蓄电站主副厂房顶拱开挖半孔率达97.3%、岩锚梁开挖半孔率达98.5%,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下库主坝碾压混凝土单孔取出芯样合计长44.55米,居同类工程第一,混凝土芯样最长24.13米,居同类工程前三;上库面板堆石坝2020年8月填筑完成,至今累计最大沉降16.68毫米,填筑质量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通过有效的过程质量管控,成功实现了上水库蓄水、下水库蓄水、接入系统充电、水道充水、机组安装调试五个“一次成功”。
资料图: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首台发电机组于11月30日24时正式投产。(钟小丰 摄)
据了解,梅蓄电站共有移民520户、2320人,征地、移民工作难度较大。项目部在严格落实国家征地补偿政策的基础上,想尽办法解决移民诉求,最大限度争取移民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对下库坝、进出水口等施工区的移民进行临时搬迁安置,实现了移民安置与工程同步推进。
资料图:安置区黄狮新村。(林翔 摄)
资料图:安置区梅蓄新村。(高讯 摄)
据介绍,为更好更快推进项目,五华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将其作为“头号工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特别是发扬敢于碰硬、敢于攻坚的作风,统筹各方力量,前后共抽调200多名干部,组建县镇村工作专班,吃住在项目一线,不分昼夜、全年无休,累计征地9000多亩、征拆房屋300多座。同时,五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标准建设移民安置区,全方位配套群众的生产生活、交通出行、就业就学等公共服务配套,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效益有效统一。接下来,五华将以接续之力、实干之风、攻坚精神,跑出“五华速度”,争创“绿色能源示范县”。
工程建设整个过程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高质量建设环保水保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电站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及粉尘排放0.15万吨,优化电网系统电源结构,降低燃煤火电调峰率,改善系统内电源的运行工况和电网运行条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及西部水电消纳,进一步保障能源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掌上梅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