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资讯
叶璧华故居“大夫第”是一座反围龙式建筑。
叶璧华故居已成为展示丙村文化的重要平台。
芦陵村石崖岃的“大夫第”是叶璧华的故居。
下笔千言立马可待者,并不是男子的专美,女子亦可!
在封建社会,女子往往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然而在“耕读传家”的梅州,“粗通文墨,略识之无”的才女大有人在,文采风流不让须眉,叶璧华便是其中之一。
她天资聪颖,能诗善赋,被誉为“岭南三大女诗人”“晚清粤东三大女诗人”。一生跌宕起伏,造就了她多彩而丰富的个性和文字。她的诗词中既有清丽婉约的愁肠,又有女中豪杰的刚强。
叶璧华是客家才女的代表,也是梅州新式教育的推动者。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她,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返回梅州,竭力推行新学,其创办的懿德女校为粤东地区兴办女校开了先河。
如今,叶璧华位于梅县区丙村镇芦陵村的故居被打造一新,成为客家文化的展示平台,引得众多游客前来。
文: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图: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不让须眉
幼年饱览群书才华横溢
面临美丽的石窟河,背靠葱郁的石崖岃,“大夫第”位于其间,好似一只明眸俯视着大地。
这座二堂二横一前的围龙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半围龙式围龙屋,而是一座堂前向外周匝式的反围龙式建筑,在传统客家围龙屋建筑中别具一格,又被称为“走马楼”。
“大夫第”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为叶氏十八世翼廷公所建。走进屋内,外墙被粉饰一新,内部两层土木石结构仍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带着记者参观“大夫第”的老人叶伟志,对芦陵村的村史有着多年研究,被村里人称为行走的“村史书”。叶伟志告诉记者,面对“大夫第”的左侧第三间屋便是叶璧华的房间,她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年。
清道光年间,叶璧华出生在嘉应州白渡堡芦陵乡(今梅县丙村镇芦陵村)的一个书香之家。她的父亲叶曦初曾在广州府学署掌教,亲友间精于骚雅,热爱谈论文学,所谓“诗赋传家夙擅扬”。
良好的家风与父亲的着意栽培,使叶璧华年少时便已崭露头角,10多岁就能题诗作对,才女之名播于远近。
因家境优渥,叶璧华的少女时期过着舒适无忧的生活。“移舟破晓过横塘,红染罗衣绿染裳。并蒂树枝休采却,好留湖侧伴鸳鸯。”诗句中无不表现出她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
腹有诗书气自华。博览群书带给叶璧华的不仅是眼界,还有自身的修养和气质。在“大夫第”里,叶伟志向记者讲述了叶璧华两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
叶璧华成年之时,因才华出众,有不少爱慕者上门,或题诗自荐、或托人为媒,都想做叶家的乘龙快婿。叶璧华择偶标准甚高,求婚者往往碰壁。有轻薄无聊者失望之余背后议论她,说她并无芙蓉一般的外貌,不必过分自抬身价。
叶璧华听后付之一笑,取过纸笔写一首诗来回应:芙蓉花发满堂红,人说芙蓉胜妾容;昨日妾从塘边过,为何人不看芙蓉?
叶家与攀桂坊黄家交好。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的黄遵宪的母亲,为叶璧华介绍了同居住在攀桂坊的李家。同样拥有过人的才华,叶璧华和翰林李载熙之子李蓉舫情投意合,两人结为连理。
新婚之夜,不少读书人来闹洞房,夜深不散。有几个曾向叶璧华求婚不成或对尚未考中举人的李蓉舫不服的秀才还联合起来,要李蓉舫即景赋诗,声言如果李蓉舫作不出好诗来,他们便一直闹下去。
此时,李蓉舫早已疲惫不堪,连作了好几首都无法过关。叶璧华见丈夫陷入窘境,出面替他解围,代作一诗:“五百年缘此夜宵,诸君何必苦相邀。多情织女河边等,快放牛郎过鹊桥!”并侧面批评了闹洞房无规矩的行为。
在场之人读后连声喝彩,但仍然不肯罢休。叶璧华无奈,然后有礼貌地说:“各位朋友来闹洞房,是给我和夫君面子。如今我出一上联,若有人能对出下联,任凭闹到天亮;若对不出,则请各位回家推敲。”
她的上联是:“圆月照方窗,有规有矩。”隔了许久无人开口,大家都“灰溜溜”地走了。过后叶璧华考其丈夫,丈夫也很为难,她只得自己对出下联:“曲尺量直木,又纵又横。”
婚后两人感情甚好,每每夫唱妇和,被时人称为“梅州的李清照赵明诚”。然而,好景不长,咸丰九年(1859年)叶璧华家翁李载熙在钦点出任广西提督学政途中病故。此后李家家道中落,李蓉舫遂浪迹江湖,到潮州、粤西、广州等地设帐授课,数年不归。光绪十三年(1887年),叶璧华47岁时,李蓉舫病逝于广州。
开创先河
兴办粤东地区首所女校
从东山书院栈道溯溪而上,在“十里梅花”景观一侧,也就是中国客家博物馆的背后,东山大道和周溪河之间一条“金带揽腰”的地方被称为盘龙桥,书香门第、翰林之家孝友堂李屋就在里面。
孝友堂人才辈出,科举时曾出过“一翰林,文武两解元,八举人,十秀才”。作为翰林李载熙之子李蓉舫的妻子,叶璧华曾在此处度过了大半生。
生活还要继续下去,中年丧夫的叶璧华强忍悲痛,抚育四子一女,不得不四处寻找工作。
光绪十八年(1892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因慕叶璧华的文采,聘请她到广州作家庭教师。在执教期间,她关心时局,深受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影响。
教书育人之余,叶璧华也不忘提升自我,增长学识。年届半百之时,她仍拜著名文人叶兰台为师。叶兰台在叶璧华的诗集《古香阁全集》的序言中,盛赞叶璧华的才华:“揩老眼以长吟,觉惬心而富贵,蕙丸馨逸,藻采纷披,凤轸冷冷,谱出缠绵之趣,莺黄呖呖,比其清脆之声,赋情怀则竹笑兰言,写幽恨则红愁绿惨。”
对于老师叶兰台,叶璧华深深感激,她在诗注、词序及自序里多次提及恩师:“叶兰台先生主持风雅,跌宕琴歌,幸葑菲之无遗、愧桃李之忝列,质疑问难,喜获提撕。”可见叶兰台对她的人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寇猖獗,局势危急。叶璧华离开广州返回家乡梅城。
“回到梅州,叶璧华继续她的教书事业。”叶伟志介绍,受新思潮的影响,叶璧华认为妇女必须要有文化知识,才能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只有办女校,才能让更多的妇女得到学文化、受教育的机会。
据梅县教育志记载,不顾顽固势力反对,叶璧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梅城道前街口万三张公祠办识字手工班,招收女子读书学艺。后来得到故友黄遵宪等社会贤达的支持,叶璧华于1906年在嘉应州城原培风书院旧址创办了公立懿德女校(后迁在培风书院),开梅州女校之先河。
旧社会,女性读书识字较难,想办女校更难。懿德女校开办之初,阻力很大,受到一些人的讽刺、嘲笑和打击,学生仅有30余人。然而叶璧华信念坚定,决心办好这间女校,所授课程以古文和诗词为主。
在张玉仙(晚清外交官梁诗五的夫人)等人协助下,叶璧华把学校办得井然有序。几年之后,女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女校声誉渐隆。在懿德女校办学的13年间,为梅州培养了上千名知识女性。
由于叶璧华的倡导,女子学校便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如梅州“耕耘小筑”女校、崇实女校、嘉善女校、梅州女子高等小学校、广益女子学校、松口女子学校,以及兴宁县懿徽女校、怀德女校,大埔县立女子小学等,各处男校也开始纷纷招收女学生。
“懿德女校后相继改称为梅县女子中学、省立梅州女子师范学校。”叶伟志说,据考证,叶璧华和嘉应学院也有渊源,嘉应学院最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这个学校便是由1887年创办的崇实女校和懿德女校合并而成。
故事永存
故居将打造成乡村文旅融合平台
在叶璧华的故居前方围墙,展出了“印象丙村老照片展”,展出了对丙村镇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历史照片,让看展的人能了解丙村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色。
“自从叶璧华故居修缮完成对外开放后,吸引了大量游客自发前来瞻仰诗人风采。”丙村镇芦陵村党支部书记叶继联介绍,利用故居修缮的契机,丙村镇和芦陵村将故居打造成镇、村文化的展示平台,“向更多因叶璧华的故事吸引而来的游客,了解到她的故乡丙村镇和芦陵村的发展新貌。”
1915年2月,叶璧华在家病逝,终年75岁。囊括她平生所作的诗、词、赋的书籍《古香阁全集》也得以刊行。此书共载有诗239首,以七言、绝句为主,七律次之,七古与五古仅极少数。
叶璧华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天真烂漫的少女时期、结婚后家庭生活时期,师从叶兰台的从学与从教时期、回乡倡女学时期。
她的诗作也因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叶璧华年轻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诗歌大多以咏物为主,风格清丽婉约,充满少女的纯真。
此时,她的远大抱负也已崭露。看到满天风雨的神州大地,不禁慨然下笔:“河山久壮蛟龙飞,风鹤旋惊草木传。听到鸣鸠一洒泪,中流谁着祖生鞭?”
陷入爱情生活时,叶璧华的笔触变得细腻感人:“知否今朝花影里,凭栏独自看双星”。
家人相继身亡后,叶璧华的人生迎来转折点。她吞下了孤独和艰难的苦楚,展现了一位客家女子的坚忍强韧。这个时期的诗作,转向哀婉离愁的叙述。“生憎一样团圜月,偏照人间两地愁”“羡煞鹊桥高驾处,金风玉露话离愁”“神仙岁岁伤离别,我羡鸳鸯不羡仙”,句句肠催寸断,对丈夫的痴情与思念浸透了她的诗篇。
从广州回到梅城之后,叶璧华的视野得以开阔,诗风日益清冽甘醇,境界日益高邈。经历过战火、经历过背井离乡、经历过生死离别的叶璧华,笔下开始涉及时事,“铿轰火马如雷电,烂漫花田竞劫灰。且喜升平旋报捷,江山无恙我重来。”
她的诗作对后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她创办梅州市首所女子学校也带动了“女子读书”的风潮。为充分展示叶璧华一生成就,发挥名人故居的带动效应,2019年5月,梅县区启动了对叶璧华故居的修缮,并于当年底完成修缮对外开放。
如今,焕然一新的故居已告别“危房”,芦陵村将继续完善故居内部维修和装饰,让故居发挥产业带动效应。
“近年来,芦陵村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美的生态资源,立足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打造石窟河沿线精品游项目、乡村旅游驿站、文化长廊等。活化利用一批客家围龙祖屋,产业发展有了新突破,村民们的劲头更足了。”叶继联说,接下来,芦陵村将继续修缮叶璧华故居等名人故居,串联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文化和生态资源,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开创芦陵村更美好的未来。”叶继联说。
修缮一座故居,还原一个故事,传承一种精神。位于石崖岃上的这只“明眸”,正以崭新的姿态欢迎四方来客,诉说着叶璧华的绚丽一生。
█相关
叶璧华与黄遵宪
叶璧华的父亲为举人,其夫家更是书香书第,家翁中进士、授翰林,曾任广西学政。叶璧华的丈夫李蓉舫虽然屡试不第,但也颇有才情。这样的家庭教养使得叶璧华自幼聪慧,学识精深,尤其擅长诗词。说起这个嘉应州女诗人,与著名诗人黄遵宪既有亲属之谊,又有知己之情。
黄遵宪的母亲吴氏,是叶璧华婚姻介绍人。黄遵宪的妻子叶氏,是叶璧华堂妹。叶壁华的《古香阁诗集》编成后,黄遵宪还曾为之作序,内云:“润生女士,曦初先生之女也,与余内子为姊妹行,长嫔于李。李故望族,与余家有连,所居又同里。余年十五六,即闻其能诗;逮余使海外,归自美利坚,始得一见,尽读其所为《古香阁诗集》。其诗清丽婉约有雅人深致,固女流中所仅见也。”将二人惺惺相惜之意,叙说得婉曲有致。
在叶璧华的书籍《古香阁诗集》中,也有诗咏及黄遵宪之作,对黄诗的特点及所蕴拯世之意理解得十分深透。
█链接
叶璧华诗词选摘
采莲曲
移舟破晓过横塘,红染罗衣绿染裳。
并蒂数枝休采却,好留湖侧伴鸳鸯。
梦梅
小阁清寒玉漏遥,冻云晴雪路迢迢。
迷离不辨琼瑶地,半是孤山半断桥。
寄外
怕见霜林木叶飞,无端离恨上双眉。
明知惆怅终无益,嚼蕊吹花未悔痴。
七夕寄蓉舫夫子
天上人间一例愁,三生慧业忆从头。
关心最是新凉夜,一样金风两地秋。
纳凉曾共步中庭,七巧图开细细评。
知否今宵花影里,凭栏独自看双星。
留别诸同人(之三)
风流儒雅慕前贤,高咏霓裳集众仙。
问字每归红杏雨,吟春小坐绿杨烟。
河山久壮蛟龙气,风鹤旋惊草木传。
听到鸣鸠一洒泪,中流谁着祖生鞭。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