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中国第一面国旗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复制链接] 0
收藏
1
回复
734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6-26 17:5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揭秘新中国第一面国旗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曾联松与他设计的国旗图案稿

    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这面国旗长460厘米、高338厘米,是由5幅红绸拼接缝制而成的,5颗黄五角星由黄缎制成。


    仔细看这面国旗,红色旗面上一颗大星位于左边,四颗小星位于右边环绕着大星,每颗小星均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这样的设计思路从何而来?


    1949年7月的一天,一则题为《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的消息刊登在了《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上,其中明确提出了国旗的设计要求。


    启事片段:


    “国旗,应注意:(甲)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乙)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丙)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三与二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丁)色彩以红色为主,可用其他配色。”


    征稿的消息很快引起上海一名普通职员曾联松的注意。他擅长书画,也懂得几何构图。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曾联松决定试一试。


    7月的上海,酷热难耐。曾联松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就一头钻进自家阁楼,沉浸在国旗的设计中,几乎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国旗的设计并非易事。简陋闷热的斗室里,时常堆满了废稿和剪碎的彩纸。功夫不负有心人,设计灵感就在不经意间来了。曾联松的侄子曾浙一回忆说:


    “偶然的机会,晚上散步,(他)仰望天空看到星星,那个时候正好想到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按照毛泽东同志当时4个阶级的理论,4颗小星围绕大星,他就引申出来。”


    有了灵感后,曾联松用红黄两色的电光纸剪贴、排布好了国旗图案,将设计图稿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投递给了新政协筹备会。


    曾联松在《我是怎样设计五星红旗的》自述文章中写道:


    “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够热情洋溢地设计国旗?我唯有一句话相告:我爱中国!想到新中国即将诞生,情难自已,遂满怀激情响应号召,不计工拙,投入国旗图案的设计,以表达我对党、对祖国的一片赤忱仰慕之情。”


    此时,新政协筹备会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国旗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投稿者中有艺术家、政治家,还有普通教师、工人、军人、农民。


    这种把国旗交给人民设计的做法,史无前例,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决心和气魄。


    经过多次讨论、层层遴选,曾联松设计的图案脱颖而出。随后,筹备会审议时,将原设计稿里大五角星中的镰刀和锤子去掉,使国旗图案更加庄严简洁。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代表们举手表决,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国旗方案公布后,距开国大典仅剩不到4天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将设计图纸上的国旗,变成飘扬在广场上空的旗帜,这个任务,由谁来完成?


    9月29日上午,在国营永茂实业公司工作的宋树信,接到北京市委下达的制作国旗任务。在跑遍了多家布料店后,他终于在大栅栏的瑞蚨祥找到面料、颜色和质地都适合做旗面的红绸,以及做五角星用的黄绸缎。


    找到面料后,宋树信一刻不敢耽搁,拿到缝纫社跟工人们一起连夜缝制国旗。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国旗上隐约能看见拼接缝的痕迹。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李琮介绍,由于当时的印染技术达不到印制大幅面国旗的要求,只能够采用手工缝制。当时北平刚刚解放,物资相对匮乏,瑞蚨祥全店上下盘点库存,最终在一个地下库房里翻出了半匹黄绸缎。黄绸缎一尺多宽,做大五角星的长度不够,所以必须接一个角尖。上级接到了这个实际情况(的反馈),就经过讨论允许拼接。


    就这样,历时一天一夜,9月30日下午1点,长460厘米、高338厘米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诞生了。


    1949年10月1日,广播中预告了天安门广场即将举行开国盛典的消息。当天下午,随着毛泽东缓步迈上天安门城楼,广场上30万群众在静静等待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伴着激昂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和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主席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此屹立于世界东方。


    鲜艳的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开端,它也将继续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8:0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6-26 18:06 编辑


      这是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这面国旗长460厘米,高338厘米,由5幅红绸拼接缝制而成,5颗黄五角星由黄缎制成。

      历经数十载,国旗的边角已略有残破,旗面也稍有褪色,可它在人们心中却永远鲜艳夺目。

      设计者是谁

      在红色的旗面上,1颗大五角星位于左边,4颗小五角星位于右边,环绕着大星,每颗小星均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这样的设计思路从何而来?

      1949年7月的一天,一则题为《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的消息刊登在了《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上,其中明确提出了国旗的设计要求。

      启事片段:

      国旗,应注意:(甲)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乙)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丙)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三与二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丁)色彩以红色为主,可用其他配色。

     征稿消息很快引起上海一名普通职员曾联松的注意,他擅长书画,也懂得几何构图。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曾联松决定试一试。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

     曾联松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就一头钻进自家阁楼,沉浸在国旗的设计中。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国旗的设计并非易事。简陋闷热的斗室里,时常堆满了废稿和剪碎的彩纸。功夫不负有心人,设计灵感就在不经意间来了。

      曾联松的侄子曾浙一回忆说:“有一天晚上散步,他仰望天空看到星星,想到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再按照毛泽东同志当时4个阶级的理论,4颗小星围绕1颗大星,这就是设计灵感。”

曾联松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原稿,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有了灵感后,曾联松用红黄两色的电光纸剪贴、排布好了国旗图案,将设计图稿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投递给了新政协筹备会。

      曾联松在《我是怎样设计五星红旗的》自述文章中写道:

      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够热情洋溢地设计国旗?我唯有一句话相告:我爱中国!想到新中国即将诞生,情难自已,遂满怀激情响应号召,不计工拙,投入国旗图案的设计,以表达我对党、对祖国的一片赤忱仰慕之情。

      此时,新政协筹备会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国旗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投稿者中有艺术家、政治家,还有普通教师、工人、军人、农民。
许多当年的国旗设计稿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这种把国旗交给人民设计的做法,史无前例,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决心和气魄。

      经过多次讨论、层层遴选,曾联松设计的图案脱颖而出。随后,筹备会审议时,将原设计稿里大五角星中的镰刀和锤子去掉,使国旗图案更加庄严简洁。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代表们举手表决,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诞生

      国旗方案公布后,距开国大典仅剩不到4天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将设计图纸上的国旗变成飘扬在广场上空的旗帜,这个任务由谁完成呢?

      9月29日上午,在国营永茂实业公司工作的宋树信,接到北京市委下达的制作国旗任务。在跑遍了多家布料店后,终于在大栅栏的瑞蚨祥找到面料、颜色和质地都适合做旗面的红绸,以及做五角星用的黄绸缎。

      找到面料后,宋树信一刻不敢耽搁,拿到缝纫社跟工人们一起连夜缝制国旗。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国旗上隐约能看见拼接缝的痕迹。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李琮介绍:“由于当时的印染技术达不到印制大幅面国旗的要求,只能够采用手工缝制,当时北平刚刚解放,物资相对匮乏,瑞蚨祥全店上下盘点库存,最终在一个地下库房里翻出了半匹黄绸缎。黄绸缎一尺多宽,做大五角星的长度不够,所以必须要接一个角尖。上级接到了这个实际情况的反馈,经过讨论允许拼接。”

      就这样,历时一天一夜,9月30日下午1点,长460厘米、高338厘米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诞生了。

      1949年10月1日,广播中预告了天安门广场即将举行开国盛典的消息。当天下午,随着毛泽东缓步迈上天安门城楼,广场上30万群众在静静等待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伴着激昂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和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此屹立于世界东方。

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

      鲜艳的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开端,它也将继续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出品: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文旅事业部

      总编辑助理/文旅事业部主任:郭拴敏

      编 审:郭梁、赵慧

      责任编辑:宋盈莹

     声明 :人民旅游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