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接送日”的 正面意义 ■维 辰
日前,湖北一小学校长建议中小学校设置“爸爸接送日”,以激起家庭教育的“父能量”,称爸爸接送对孩子的独立、理性、坚强、探索、创造等品格具有重要作用。
有媒体调查发现,家里承担孩子教育的人中,妈妈占比超过90%;经常接送孩子的人中,妈妈占比超过53%,爸爸仅有13%;而52.98%的孩子更希望爸爸接送自己上学放学,42.46%的人选择妈妈。无论从现状还是调查数据来看,缓解父教缺失问题都是“爸爸接送日”的出发点。 有网友批评“爸爸接送日”是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则,在单亲、丧偶、军人等家庭,爸爸确实无法到场,如此强调由爸爸接送上下学,会给部分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在普通家庭,孩子放学时间一般为4点半到5点,就算爸爸不加班,也无法提前下班去接孩子,这些可以总结为客观情况不允许。二则,每个家庭内部有不同的分工,学校不应该越界,“校长管家长”没有合理性。
这一倡议其实更多针对的是无故缺席,而非有心无力,帮助父亲们认识到父教的重要。事实上,“爸爸接送日”“爸爸接送周”的落地实践早就有之。以该小学为例,每月8日、18日、28日为“爸爸接送日”,如果父亲当天不能到场,也可以选择由孩子的叔叔、伯伯、舅舅等男性来接送,可以看出并非一刀切。
“爸爸接送日”作为一种形式,重要的是强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提醒他们不可缺位孩子的成长。领悟其中的善意与提示,化解“校长管家长”的对立思维,才能更好做到家校共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