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第四条管道,对澳供水形成回路
“此前,澳门和广东签署了《粤澳供水协议》,并制定了工程方案。随着澳门的发展,需水量越来越大,通过这些工程措施,保障了对澳门供应的原水,到现在为止都是充足的、优质的,保证了澳门在回归后的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黄穗文介绍。 如今,澳门99%的原水由珠海供应,随着澳门路氹城区新建地块的开发,氹仔岛的用水量不断增加,而连接澳门半岛和氹仔岛的原水管输水能力仅为1.5万m3/d,单靠澳门内部解决半岛至路氹城区的输水问题难度很大。 2011年,粤澳两地政府将对澳供水第四管项目列入当年的《粤澳合作协议》中,要求珠澳两地共同研究原水从横琴方向进入澳门的可行性。 从2016年4月到2019年6月,历时三年,对澳供水第四管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建设期间,施工方克服重重困难,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管线需要穿过天然气管区,如何确保施工安全,不影响天然气供应,成为了一项难题。 “管位是很难控制的,因为它的误差比较高,为了保证顶管能够顺利穿越这条天然气管,我们先后组织五次实地勘察,历时两年,采用了类似于医学上讲的‘先拍片、再做彩超、再做核磁共振’的方法,借助各种勘测手段,综合判断出天然气管的位置,最后确定了顶管的穿越方案。”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项目负责人章志仁说道。 “最后,我们通过粤澳合作,完成了协调和施工。施工期间对供澳燃气参数的检测,都在正常浮动范围,施工对天然气管的安全没有任何影响。”章志仁说道。 “原来从竹仙洞水库至澳门半岛有3条供水管道,对澳日输水量最高可达50万立方米。今年开通了第四条管道,从横琴进入澳门氹仔岛,形成一个回路,对澳供水能力达到了每日70万立方米,整个供水布局更趋合理,保障率也更高。”珠海市水务局副局长许蓓蕾说道。 2017年底,另一个被列入《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重点工程、珠海“西水东调”二期工程——平岗-广昌原水输送工程开工建设。2019年4月8日,其中被誉为“亚洲第一顶”的控制性节点工程——过磨刀门水道的2329米一次性超长顶管正式贯通,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 西水东调二期工程计划于2020年咸期到来前建成,届时珠海“西水东调”的原水管将从一条增加为两条,两条管互为备用可大幅降低单管运行的风险,原水输送能力也将从每天100万立方米提高到每天200万立方米,一系列对澳供水项目纷纷建成,供水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澳门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势必会对供水提出更高的要求。澳门回归20年来,在“一国两制”的政策支持下,通过签订《粤澳供水协议》等协议,使粤澳供水合作有了法律依据,对保障澳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珠海将全力服务澳门发展。珠澳共济,水润濠江,珠澳两地供水事业在携手走过60年后,必将以新的姿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