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这是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的典型症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晓素教授指出,近二三十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和大家生活方式西化、生活节奏加快,及诊断措施更普及有一定关系。溃疡性结肠炎从青年到老年都可以发病,病程越长癌变率越高,有观察到患溃结10年后,癌变危险性将呈倍数增长,10年为2%,15年约5%,20年约8%,25年后约10%,30年后约18%。王教授提醒,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进行规范治疗,每年肠镜随访,防止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王教授告知,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主要有如下表现: 腹痛:腹痛部位一般在左下腹或下腹部,亦可波及全腹部,常为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多发生于排便前或餐后,有腹痛-排便-便后缓解的特点。 腹泻:轻重不一,轻者每日2~3次,重者每日可达10~30次,多为黏液脓血便,常有里急后重。 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期常有发热,重症可有高热,但不伴有寒战,其他还有上腹不适、嗳气、恶心、消瘦、贫血、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等。 肠外表现:主要为关节炎。皮肤黏膜病变、肝胆和眼部病变发生率与克罗恩病相比较低,且在结肠炎症控制后可恢复。 并发症:病程较长,病情严重者常有局部和全身并发症,主要有大量便血、肠穿孔、肠腔狭窄、中毒性巨结肠、癌变等。 体征检查可有程度不等的左下腹压痛,中毒性巨结肠或肠穿孔时可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王教授告知,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脾,病机重点是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清浊不分,混杂而下。临床表现泻下为稀薄粪便,颜色黄或白,无赤白脓血,泻下爽利甚至滑脱不禁。腹痛或有或无,多伴有肠鸣腹胀,呈阵发性,泻后痛减。
此病可以分为初发型、慢性持续型、慢性复发型、急性爆发型。慢性复发型比较多,有活动期、缓解期交替的表现,在活动期就是典型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缓解期黏液脓血便的情况比较少;中医又称之为休息痢,就是因为它有发作-缓解-发作-缓解的特点。
王教授指出,溃疡性结肠炎可以通过肠镜明确诊断,一定要排除肠道感染性炎症,以及一些其他的肠道疾病,比如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结核、放射性肠病、缺血性肠病、克罗恩病。
按时用药 勿自行停药
王教授告知,针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套非常规范的诊疗方案。由于此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对于患者而言,要求按时用药,勿自行停药。除了急性发作期积极控制症状之外,在缓解期也要进行维持治疗。
西医主要以柳氮磺胺吡啶和美沙拉嗪为基础用药,再根据不同的疾病时期,不同的轻重程度,给予不同药物治疗。
王教授说,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主要分为湿热下注、寒热错杂、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四型。湿热下注型以清热化湿、补脾益肠为主;寒热错杂型以温中补虚、清热化湿为主;肝郁脾虚型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主;脾肾阳虚型以健脾补肾、温阳止泻为主。对于病变局限直肠或左半结肠型的,还可以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局部用药可以减轻一些药物对于全身的副作用。
建议患者查查食物不耐受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作和饮食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临床发现很多患者都对特定的食物不耐受,会出现变态反应,因此王教授建议患者查一下对哪些食物不耐受。一般建议溃结患者不要喝牛奶,因为有1/3溃结患者对牛奶不耐受。咖啡与茶也要少喝,由于溃结最基本的药物柳氮磺胺吡啶和美沙拉嗪,属于非甾体的解热镇痛药,对胃是有一定损伤的,治疗的时候需要用到保胃的药物,所以对胃会有刺激的食物也建议少食或者不食。
最后,王教授指出,劳累和精神压力也是溃结很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提醒患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要过于疲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