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不管电影好看不好看,在电影上映之后都会有影评人对它进行评价,电影末代皇帝也不例外,在上映之后就有一大批影评人在第一时间写了末代皇帝影评。有鉴于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末代皇帝影评,末代皇帝好看吗,末代皇帝最经典的影评”。
以下为本次为亲们分享的文章“末代皇帝,末代皇帝好看吗,末代皇帝最经典的影评”的详细内容。
第一次看《末代皇帝》的时候,电影在最后有一组体现中国70年代街道的镜头,我的印象很深,尤其是红绿灯那个镜头——与现在的行止制度相反——令我感觉到导演实际上想要从对中国社会的浅层次认识中挖掘某种深层次的含义。当然这种挖掘最终只会导致某种常识性的滑稽,只不过是因为电影本身的符号艺术化的运用,令这种滑稽没有暴露在阳光之下,放而让我们因为电影整体而原谅它的某些常识性错误,更何况,这个法国剧组在电影拍摄前期的中国历史阅读量,已经是本国人的几十倍了,我们除了惭愧似乎没有什么做的。而且,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所谓的常识性错误只不过是相对于教科书罢了,根本没有评论的价值,当我们真正将电影的符号带入我们的视野的时候,《末代皇帝》就不仅仅能从浅层的情节去分析了,它的内涵将触及到东西方思维在柏拉图洞穴的碰撞。
在西方的读写习惯中,宫廷似乎就代表着与性有关的一切令人不齿的事件,也代表着具有某种至高无上权力却即将崩塌的组织。于是,法式的宫廷结构似乎毫无压力的成为了中式宫殿的被包装物,也似乎顺理成章地令人接受着,因为没有人知道真正的皇帝是怎么样生活的,哪怕是中国人自己,对于自己的历史的认知也趋近于空白。历史就像一部小说,分不清所谓的真实与虚构,于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从溥仪的生活入手,虚构了一个无知的、无能的却令人产生怜悯之心的亡国之君。又或许在西方人眼中,并没有亡国与不亡国的区别,而仅仅是一个人罢了,恋母情结、幼年孤独、成年缺乏安全感,这种精神分析的符号似乎充斥着整部电影,也围绕着溥仪这个角色,直到影片的结尾。假如把电影比作是柏拉图洞穴的话,那么看《末代皇帝》就是仿佛在看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所塑造的一个西方化行为的中国皇帝,甚至于连“皇帝”二字也仅仅是剧本所植入的一种概念而已。
电影赋予了溥仪一个十分顺理成章的一生。由于幼年的孤独与不知所措,便开始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身边的人身上,溥仪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寻求依靠与失去依靠之中度过的。最开始,小皇帝最依靠的人是他的阿嬷,画面表现出的宫廷太监们的猥琐与太妃们的恶心的死板,与阿嬷的温柔、爱心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当阿嬷被人们遣送出宫时,小溥仪便追出去,跑了很长的路,最后以镜头上移显现出空旷的紫禁城为结尾。类似的场景亦出现在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后,日本人将婉容强行迁出皇宫,溥仪依旧是追出去,追出空旷的满洲皇宫,孤独、无助、失落。溥仪的一生都渴望被重视、被尊重,他不想做皇帝,却偏偏渴望做皇帝,他厌恶禁锢,却又渴望被禁锢,《末代皇帝》展示了一个落魄皇帝的人格的矛盾,同样,这种矛盾充斥着泛性论的意味。电影不止一次地展示着带有某种性暗示的场面,或者干脆就是性场面,这些场面一如既往的象征着孤独、无助、凌乱和悲剧,甚至于溥仪对于庄士敦的感情中也仿佛夹杂这某种同性恋意味的动作符号,令观看者感到这最阳光的情节部分里也仿佛隐藏着无助与恐惧,甚至比婉容与日本女人的同性恋场面,或者是与外人的偷情更加阴暗。
假如将电影进行泛性论解释的话,那么整部电影就是一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表现体,溥仪在满洲国即位大典的宴会上,婉容将桌子上的鲜花吃进嘴里,实际上就是在暗示这个国家的无能以及溥仪的无能。实际上将这种行为符号扩展开,我们会发现电影中的一切布局都是在暗示着以溥仪为中心的性心理的对抗与忍受中所度过的,哪怕是在最后,溥仪配成功改造成了普通的公民,他也没有因此而避免忍受痛苦,更要忍受失去他所尊敬的、改造过他的老师的悲哀。电影中描述溥仪在出狱后成为了花匠,当然这与文献描述有出入,但是这并不重要,不仅如此,一切电影中的与历史文献向出入的情节都不必去追究,这只是一部电影罢了,它所描述就是一个名叫溥仪的小说人物的一生,如果给予一个总结的话,那无非就是“无助与无能”。
以上为本次为亲们分享的文章“末代皇帝影评,末代皇帝好看吗,末代皇帝最经典的影评”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亲们有所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