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不管电影好看不好看,在电影上映之后都会有影评人对它进行评价,电影熔炉也不例外,在上映之后就有一大批影评人在第一时间写了熔炉影评。有鉴于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熔炉影评,熔炉好看吗,熔炉最经典的影评”。
以下为本次为亲们分享的文章“熔炉,熔炉好看吗,熔炉最经典的影评”的详细内容。
两年前,看到了由真实案件改编而成的韩国电影《熔炉》,为其震撼和感动不已,却没有勇气为它留下只言片语。无它,只因这部电影恶狠狠的把韩国社会光鲜亮丽的外衣撕开,露出里面的肮脏和阴暗,却止于揭露,最终恶人逍遥法外,正义的火苗被高压水枪一次次的浇灭,没能给观众留下一丝希望。这样一部无解的作品,我虽然内心钦佩,却不敢大肆向朋友推荐,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观众,难免会受到它的影响,三天走不出电影的情绪,进而对我们身处的现实失去信心和希望。
然而,峰回路转,随着电影的热映,韩国国内掀起了一股“熔炉热”,并进而发酵成“熔炉效应”。在民众的高声疾呼下,当年案件被重新审理,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甚至于,韩国国会竟然为此特别通过了熔炉法,加强了对残障人士和未成年人性侵犯案件的惩罚力度。由一部电影的热映而推动司法的改革,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而在韩国竟然成为了现实,《熔炉》作为一部伟大的电影,实至名归。也正因如此,我再度鼓起了勇气,想用文字来梳理一下《熔炉》这部电影的前因后果,让更多的朋友了解一下我们的近邻正在发生的和曾经发生的故事,铭记这部超越了电影本身、注定名垂影史的韩国电影。
关于影片本身的内容,我无需多言,看过的朋友都知道,就是关于一个残疾人学校里面,校长和老师对未成年的残疾儿童长时间的进行性侵犯和虐待,被人告发却最终逍遥法外的故事。整部影片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案发之后调查取证和法庭辩论的戏份,然而正是这些貌似正规的司法程序,最后却得出了一个荒谬的判决结果。为何如此,我想从几个细节来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第一,关于“前官礼遇”。在熔炉一案中,被告最后大获全胜,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被告所聘请的律师,是一名前部长级别的、具有“前官礼遇”资格的律师。“前官礼遇”是韩国特有的官场文化和潜规则,在韩国法律界尤为严重。其实,按照我的理解,所谓“前官礼遇”,不过是退休之后的高官利用以前在官场搭建的人脉,来为自己谋得一点私利,类似情况在某国司空见惯、毫不为奇,在韩国居然被当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还非要整出个文绉绉的名字,当真是小题大做。因为前官礼遇的存在,老百姓对打官司也深恶痛绝,“有钱没罪,没钱有罪”的悲观论调一直在民间流传。大家从片中可以看到,这位律师在专业上并无特别出色之处,几次庭审,虽竭尽全力,仍未能扭转劣势,完败给残障的小萝莉。但即便如此,最终被告还是赢得了这场官司,这就是“前官礼遇”这个潜规则的力量。在影片中,为了能让观众更加直接的体会“前官礼遇”,表现为他只要点点头,随便给这些同行一个承诺,这群人就会屁颠屁颠亦步亦趋的跟进,为此不惜践踏法律和良知。于是乎,我们看到,原告律师冒天下之大不韪故意隐藏证据,法官在法庭上的貌似公平和最后判决的明显偏袒,全部源于这个荒谬的“前官礼遇”。
然而,2011年5月17日,韩国国会通过了《律师法》修正案,主要内容就是法官或检察官在离开本岗位后,1年以内禁止为原本工作的法院或检察院业务范围内的案件进行律师服务。由于该法主要针对的是担任律师职务的检察官或法官,因此被称作“前官礼遇禁止法”。这项法案的施行,是韩国司法改革的又一个进步,证明了韩国政府对于打击权力腐败的决心,但“前官礼遇”毕竟是潜规则,用法律明文规定来限制,其效果还有待观察。
第二,特权阶层的超国民待遇。在片中,校长是当地名绅,教会的长老,残疾人学校的创办者,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教育家。这些称谓,是一顶又一顶的光环,环绕在校长的四周,把他装扮成了一个圣人,但其实,他只不过是个禽兽。在案发之前,警察被收买,对孩子们的报警视而不见,甚至主动将孩子送回魔窟;看门人即便听到了孩子们的悲呼,也宁愿相信这是孩子们无聊的恶作剧。在案发之后,教育部和市政厅的相互推诿;警察迫于压力,不得不将校长逮捕,却给校长提出请前官礼遇律师的建议;为孩子检查的医生,随意更改严谨的医学报告,以求为校长脱罪;无知的教会成员,聚集在法院门前,讨伐着败坏校长名誉的主人公。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正说明了,即便在法制昌明的社会里,一样存在着诸多的不公和黑暗,特权阶层,可以肆意妄为,却不受法律的制裁,而身处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永远是被欺凌的对象,即便自身利益遭受到侵害,也难以讨到公道。在影片中,有利的爸爸和民秀的奶奶收下了校长的钱财,接受了私下协商的协议,置儿孙的痛不欲生而不顾,令人气愤,也令人感慨。气愤是因为那位面目可憎的尹慈爱老师趾高气扬的态度,“连我都觉得,上帝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这冷冰冰的话里没有半点同情,只有根深蒂固的歧视和鄙夷。看到此处,我真恨不得冲进屏幕,对着那张浓妆艳抹小人得志的嘴脸,狠狠抽上几巴掌。但转念一想,她说的话完全正确,民秀的奶奶只为了一点钱财就置孙子的苦痛于不顾,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位奶奶的行为更加可耻。校长和奶奶,就像天平的两端,一边是穷困百姓的纵容和隐忍,另一边是特权阶层的颐指气使和肆意妄为,缺一不可。从道德层面去谴责他们,完全无济于事,是我们脑中的固有观念作祟。毕竟人之本性,只不过趋利避害而已,在温饱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还去奢求穷人拥有高尚的情操,无异于痴人说梦。真正的解决方案,是从制度下手,给予权力更多的限制,让不同阶层都能体会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而不是一旦出了事情各种权力就勾结到一起,让受害者哭诉无门,让老百姓看着类似的情形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直到审美疲劳、见怪不怪,最终悲哀的习惯了这种扭曲的现实。
第三,正义通常会迟到,但早晚会到。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我却一直对此持怀疑态度,但这部《熔炉》让我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仁浩在选择是否揭发校长之时,也曾有过犹豫,毕竟那是他赖以糊口的饭碗。然而良知终究战胜了私利,他和柔珍挺身而出,成为了这场战争的主角。在母亲质疑他,为何不顾自己的女儿而去帮助这些无辜的学生的时候,他说,“如果现在放弃的话,我以后就不知道怎样去做一个父亲”,此话掷地有声,看得我辈惭愧不已。在影片的最后,柔珍在给仁浩的信中写道,“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我们被世界改变”。多么振聋发聩的话语,即使这个社会已是沉疴难起,即使正义得不到伸张,即使罪犯逍遥法外,只要还有这些不想被世界所改变的人士存在,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有希望的。“世界上最美丽最珍贵的,反而是听不见且看不清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得到”,影片中,仁浩用手语这样告诉研斗,我想说,那就是追逐真理和正义的勇气,那也是我们当下社会所最最缺少的可贵的品质。
第四,熔炉案的来龙去脉。
在现实中,光州仁和聋哑特殊教育学校虐待和性侵害残障学生事件发生于2000年。当时对罪犯的处罚很轻,和影片里的判决结果类似,当事人在判决后事实上没有接受实质性的惩罚,仍继续在学校担任职务。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影片《熔炉》的上映而改变了。《熔炉》引发了韩国民众的持续关注,在民众的呼声和舆论的压力之下,韩国光州警方组成特别调查组再次着手对“仁和学校事件”进行调查,案件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为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陆续修改和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又以《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最为知名。2011年10月28日,韩国国会208名出席会议的议员以207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该修订案规定,对残障人及不满13岁的儿童的性暴力犯罪不受时效限制;对残障人性暴力犯罪的,删除了“不能反抗”的构成要件;强奸犯罪的处于七年以上或无期徒刑,强制猥亵犯罪的处于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仅提高了量刑刑期,而且不得宣告缓刑;从事残障人保护及公益事业的人员,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犯罪的,在量刑标准的基础上加重二分之一刑期以严惩。在废除了死刑的韩国,该法案的惩罚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
2012年7月5日,熔炉案的当事人,仁和学校前行政室长金某被判12年有期徒刑,远超出检方所提议的7年。同时还判处金某戴电子追踪仪10年,身份信息公开10年。罪犯伏法,正义得以伸张,至此,一波三折的熔炉案终于在民众的一片欢呼声中落下了帷幕。
现实主义作品的最高境界是批判,而不是赞美,从这一点来看,《熔炉》是一部完美的现实主义佳作。因为,它不但完成了批判,甚至还改变了现实。最后,借用一句豆瓣网友的回复作为文章的结尾。在某些国家,他们拥有能够改变制度的电影,在另一些国家,只有能够扼杀电影的制度。
以上为本次为亲们分享的文章“熔炉影评,熔炉好看吗,熔炉最经典的影评”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亲们有所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