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崖滴梅州事 于 2016-8-19 18:03 编辑
【问迹寻踪】
站在梅县区雁洋镇最高的五指峰顶往下望,可见两条白练般的河流环抱着一座椭圆山峰,此山形似一条伏卧休憩的巨虎,叶剑英元帅的故居,就坐落在这座虎形山下。故乡是人生启航的港湾,叶剑英在故乡梅州生活的时间跨度仅19年,但客家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勤劳善良的秉性,给了叶剑英良好的熏陶、教育,在梅州度过的童年、青少年时期则对他的革命思想、政治生涯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客家之子来自侨乡 进入叶剑英纪念园,一座花岗岩建成的高大牌坊屹立眼前。一副金字对联镌刻在牌坊正面,横批是“盛德若愚”,上联是“剑气凌云精忠社稷叱咤风云铁马啸”;下联是“英才盖世满腹经纶匡扶政局国基安”。短短的三十四个字,生动地评价了叶帅一生的功绩和品格。一代伟人叶剑英元帅逝世后,梅州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叶帅,于1987年对他的故居进行重新修整。1989年,叶剑英故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看,叶剑英故居只是一座普通客家民居,泥土石灰混合结构,共有15间房,其中只4间为叶剑英家所有。右侧第一间是厨房,第二间为叶帅父母亲的卧室,墙上悬挂着叶帅双亲的遗像,卧室里摆着古典风格的木床、木桌、木椅等。左侧后角二间分别是叶帅少年时代的卧室及书房。叶剑英便是在这座简朴的民房里出生并度过童年和青少年。
叶剑英是家中长子,是叶氏“宜”字辈子孙,父母按照族谱给他起名叶宜伟。父亲叶钻祥年轻时是清朝武秀才,但很不得志,只得靠摆摊经营小本生意维持生计。叶钻祥为人厚道直爽,在横山(今松口横西村)帮助穷苦人家杀猪、打鱼,兼做“水客”,热情为华侨捎钱送物,受到乡亲们的信任和敬重。母亲陈秀云则是一个勤劳贤惠的农村妇女,笃信佛教,为人热心善良。
在严父慈母的言传身教下,加上当地重读书、重礼教的文化风气,叶剑英逐渐形成了好学、孝顺、稳重内敛的性格。“一直以来,叶剑英的生活都较为优越,但他时刻体恤民众疾苦,这多半是受他母亲信佛行善的影响。”叶剑英纪念馆原馆长李健贤说,在后期叶剑英主政时期,他仍然最关注民生问题;叶剑英还参与通过有关广东经济特区条例,致力于发展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生长在侨乡梅县的叶剑英也有华侨背景。纪念园内的福智堂,便是叶帅在南洋谋生的四个伯父寄钱回来、由其父叶钻祥主持建成的。李健贤说:“叶帅的伯父都在马来亚谋生,时常寄钱回来。作为家里老幺,叶钻祥留在梅县生活,但他经常下南洋探亲,捎带做点水客生意。这样的家庭背景开拓了叶帅的视野,对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影响。”1916年,叶剑英完成中学学业后漂洋过海到马来亚怡保投靠伯父,恰逢云南都督唐继尧派代表赴南洋招收华侨子弟回云南讲武学堂就学,叶剑英毅然报考,并于1917年夏回国进入云南讲武学堂。这样的成长背景,加上后来长期的革命实践,叶剑英形成了对华侨问题的独特认识。1940年,叶剑英任中共南方局常委,负责领导华侨工作。1941年3月,叶剑英在延安华侨救国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高度赞扬了广大华侨的爱国精神和行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叶剑英南下广东主政南粤的几年中,广东侨务工作始终围绕着维护华侨利益与搞好广东建设这两个中心展开。
启蒙地发端进步思想
客家人历来重视教育。叶剑英7岁就入私塾读书,到1908年11岁时便进入离雁洋10多里路的丙村三堡学堂就读。三堡学堂是由金盘堡、锦洲堡、雁洋堡联合创办的一所公立高等小学,其校长和教员大都是不满清朝封建统治、主张“教育救国”的爱国人士。在叶剑英纪念馆内,有一张叶帅毕生珍藏的三堡学堂毕业证复制件,其中有三位教师的名字引起记者的注意,他们分别是:江柏坚、谢鲁倩、林常拔。江柏坚、谢鲁倩曾相继担任三堡学堂校长,然而这只是两人的公开身份,他们的秘密身份是同盟会员,那位不为人注意的体育教师林常拔,其实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修明。留日学生于1919年编印的《嘉应五属留东同乡章程》明确记录林修明早年使用的名字是“林常拔”,还可以看到林修明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加入大森体育会。
在这样的氛围中,从小喜好读书的叶剑英渐渐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这从他后来主动剪辫子的事情便能看出。有一天,他发现青年老师林常拔的发辫剪掉了,便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林常拔给他讲了一通不该留辫子的道理,叶剑英便毅然剪下具有封建礼教象征的辫子,一些老师和同学相继效仿。这一举动遭到众多前辈们的指责,但却得到父亲的默许。
1912年,梅东中学堂与务本中学堂、嘉属官立中学堂、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合并,成立了梅州中学。叶剑英所在的三堡学堂毕业生及梅东中学堂学生得以进入梅州中学就读。第二年,他参加了反对校长欺压学生的学潮,同一些进步师生毅然退出梅州中学,依靠爱国华侨和社会开明人士的资助,另行创建了梅县私立东山中学。 1919年,叶剑英从云南讲武学堂毕业后便投奔“援闽”粤军,踏上了漫长的革命征途。
客乡人文奠国学功底
作为元帅,叶剑英为世人称道的不仅是他的文治武功,还有他儒雅的谈吐、深厚的国学修养和上百篇足以传世的格律诗。毛泽东晚年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引用了辛弃疾的诗词,刚开了个头就突然停下来,让叶剑英接着说。叶剑英站起来把全篇流利地背诵完毕,毛泽东非常高兴,指着叶帅对众人说:“此人有些文化。”其实,叶剑英的旧学底蕴早在梅州的私塾、学堂里就已经打下了功底。据叶帅传记所载,叶剑英在三堡学堂的同学温日新、温瑶生、廖光史回忆说,叶剑英那时的学习成绩是几个班里最拔尖的,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他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还多方借阅课外书籍,尤其爱好写诗作文。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去“贴堂”展览。学堂聘请的教师李煮梦对叶帅诗词写作的影响和启发,现在仍可从叶剑英元帅的诗作里找到印记。李煮梦诗文极好,才华出众,是柳亚子创立的“南社”的诗友。他非常欣赏叶剑英的诗文,经常亲加指点,使其习作大有长进。叶剑英直到晚年还怀念这位启蒙老师,还能背诵李诗“调高泣风雨,笔健走雷霆”,“剑气纵横盘北斗,箫声凄咽拂南天”等佳句。
毛泽东也十分赏识和推崇叶剑英的诗才,称其“善七律”。翻开叶剑英的诗词选,不少是以家乡风物为题材的,第一首便是他18岁那年在梅县东山中学读书时的作品《油岩题壁》:“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这不仅仅是一个少年的豪言壮语,更是叶剑英一生为之奋斗的誓言。而1977年的作品《松园》:“四面青山列翠屏,松园终不老闲身。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则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凌云壮志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最后一句也成为如今梅城归读公园名字的由来。 【专家视角】 故居是叶帅在梅的最重要印迹 作为叶剑英纪念园的重要部分,叶剑英故居在梅州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有哪些意义?对于梅州当下的发展和文化地位又有什么现实意义?记者采访了叶剑英纪念馆原馆长李健贤和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廖金龙。 记者:叶剑英故居是何时开始建、何时建成的?建筑方面有哪些特点?
李健贤:根据考查,雁洋的开辟和发展是从元末明初开始的,据说过去有姓廖、涂和其他姓氏的人在这里居住,但后来都逐渐迁出。大约是在明朝成化年间,叶氏俊华公从松口来到雁洋定居,据说当时他弟弟俊贤公已经去世,所以俊华公便带了弟媳和侄子过来。因为虎头山(又叫虎形山)坐北向南,形势良好,俊华公便在山头边盖房子,发展到清朝中后期就形成了上虎形和下虎形,分别居住俊华公和俊贤公两支的后代。俊贤公的后人一直生活在虎形村,叶帅是俊贤公的第17代孙,宜字辈。据族谱考证,俊贤公裔孙世代都是耕田为主,对教育、经营比较重视,也就是耕读、商农结合。到清末,叶氏曾大举修缮祠堂。而现在大家参观的叶剑英故居,根据我们了解的地形地貌,就是在祠堂旁陆续建起来的,有民国初期建成的、也有解放初期续建的……客家人建房,都是有些钱就建,而建筑风格则是清朝的。现在站在故居看,右侧房间呈曲线而不是直线排列,甚至叶帅家的祠堂也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不规则的三角形,所以我们估计原先的祠堂可能是围龙屋结构。
记者:叶帅在建国后曾数次回来家乡、回到故居。他对家乡的建设发展有过怎样的指示、建议?
廖金龙:建国后叶帅回来过四次,分别是1951年、1953年、1971年和1980年。叶帅对家乡是相当关心的。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变化不大,他心里也是有点焦急的,但是他毕竟到一个地方就有一个中心任务,他的目的不是专门视察家乡建设的,但是他仍结合参观来提出他的意见。1951年他回来是为了调查土改问题,到兴宁试点考察,当时是没有公开的。1953年他回来特意考察了三堡学堂的教育。1971年1月是去漳州、厦门调研之后顺道回乡,当时见到的情况比较困难,叶帅就说:“房子还是过去的房子,路还是过去的路,山就变了,变黄变秃了。”他语重心长地指出梅州的问题还不少。1980年回来叶帅特意到市场上询问物价,并接见了雁洋的乡亲,还到东山中学视察并接见学校师生。
记者:如今的叶剑英故居已经是纪念园的一部分,对梅州来说意义非凡。您二位对故居的保护和发展有什么建议?
廖金龙:叶剑英故居是叶帅在梅州生活最长时间的地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印记。如今,包括叶剑英纪念园在内,都是我们梅州非常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也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历史遗迹。我总觉得我们对叶帅、对叶帅故里宣传要加大。李健贤:中山市非常注重宣传孙中山故居,他们每年为此要策划四五个项目。今年是叶帅诞辰119周年,叶帅父子的手迹在梅州展览,这是方式之一,但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方式、方法来宣传叶帅的事迹,同时进一步提高梅州的知名度。
叶剑英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字沧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赞扬他在长征路上“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1976年,他参与领导抓捕“四人帮”的行动。叶剑英善诗能文,作品有《叶剑英诗词选集》出版,聂荣臻在序言中称其为“当代中国诗坛泰斗之一”。
革命学长
丙村三堡学堂创办于1905年,其主要资助人是雁洋堡长教村的印尼侨商丘燮亭,曾在1900年参与上书清廷反对慈禧废黜光绪的企图。三堡学堂是岭东同盟会的重要活动据点。在叶帅毕生珍藏的三堡学堂毕业证上,江柏坚、谢鲁倩、林常拔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其中,江柏坚、谢鲁倩曾相继担任三堡学堂的校长,而他们的秘密身份是同盟会员,体育教师林常拔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修明。
1908年,丘燮亭与松口华侨廖煜光等入股,支持谢逸桥在汕头创办《中华新报》,由来自江浙的同盟会员陈去病、叶楚伧担任主笔,松口梁千仞、黄竹洋曾伯谔先后担任社长,丙村陈迪予、林百举分别任总经理和总编辑。
【逸闻轶事】 “木窗灯盏忆儿痴” 1980年5月,83岁高龄的叶剑英回到故居,看到自己小时候吃饭的小桌子还在,摸着父母房间的古旧木窗,感慨万千,吟出“八十三年一瞬驰,木窗灯盏忆儿痴”的动人诗句,表达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1980年回来的时候,叶帅就在故居门外接见了闻讯而来的亲房叔伯和乡亲们。那天太阳很烈,叶帅就劝大家早点回去。”当时在现场的李健贤回忆,叶帅还特意问有没有姓李的乡亲在,并说雁洋镇附近居民最多的叶姓和李姓人要注意搞好团结。后来叶帅还要求在儿时的床上睡一觉,但工作人员因为担心房屋潮湿对他老人家身体不好,就劝说他只睡了一个午觉。当时叶帅那种心满意足的欣慰感和恋家情结溢于言表,令人印象深刻。
来源:梅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