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将落户梅江区周溪村

[复制链接] 0
收藏
12
回复
891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4-22 10:29: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从前天下午梅江区召开的金山教育及配套用地建设项目听证会上了解到,梅州将建设首所高职院校,目前已启动了项目征地拆迁房屋丈量工作。
梅州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将落户梅江区周溪村
据了解,此次征地用于建设梅州市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梅州市南方紫琳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其中教育用地700亩,教育配套用地300亩,学生规模预计达8000—10000人。项目位于梅江区金山街道周溪村,分两期实施,首期征收土地248亩,涉及247户1000多人,目前已完成240多户、总面积248亩集体土地的登记丈量工作。
会上,梅江区副区长姚文东表示:“在嘉大东校门对面,有几十亩空地的位置,在那里做安置区一共有6栋,最高21层,规划的方案正在调整当中。”
听证会上还详细解答了群众普遍关心的征收土地和附着物、征收房屋和安置、坟墓迁移、社保等30多个问题。
(来源:梅州微闻联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6-4-22 10:35:14 | 只看该作者
又是朱孟依家族的又一力作

广东珠江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梅州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将落户梅江区周溪村

广东珠江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江教育集团”)是大型民营企业——广东珠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江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最具实力与影响力的专业教育投资与经营管理企业集团之一。

  珠江教育集团目前在北京、天津及广东全资拥有三家教育投资公司及两家教育房地产开发公司,并与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合作创办了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等三所独立学院性质的本科层次普通高校。三所学院规划办学规模3.6万人,现已有在校生近3万人。近年内,集团还将新办数所各层次教育机构。

  珠江教育集团将以资产为纽带、品牌文化为灵魂,进一步形成业务范围覆盖和辐射主要区域市场,囊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网络教育等在内多元化办学格局;进一步确立由教育项目投资开发、教育国际合作、教育配套服务、教育地产开发等要素组成的比较完善的教育产业体系;最终成为企业与学校同生共长、经营与育人相辅相成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教育产业集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85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发表于 2016-4-22 17:58:2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东山大道那边天天上下班期间车大多了,包刮泥头车进进出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发表于 2016-4-22 23:35:15 | 只看该作者
周溪村,离嘉应学院不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5#
发表于 2016-4-23 08:25:47 | 只看该作者
丰富了梅州的高等教育类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6-4-23 09:15:59 | 只看该作者
  作为梅州第一所高职院校的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项目备受社会瞩目,建成之后不仅将打通中高职业教育升学的通道,进一步完善梅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还能为梅州振兴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助力产业园区建设、中心城区提质扩容。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张柳青
  明年动工
  选址蓝塘村,规划占地1000亩
  10月12日第四届客商大会开幕式上,梅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姚铠滔、香港合生创展集团副总裁廖若清、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院长喻世友分别代表梅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紫琳慈善基金会、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在《合作共建办学框架协议书》上签约,正式确定学院名称为“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
  签约后,香港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朱孟依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章新、副市长陈丽霞的陪同下到学院选址进行调研,朱孟依对这所学校提出了他的期待和目标:“高起点、高标准把梅州紫琳职业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甚至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高职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6-4-23 09:16:52 | 只看该作者
学生规模
  8000—10000人,
  2018年秋季开始招生
  10月29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院长喻世友及副院长龚鸣一行到梅州,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章新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共同协商高职筹建事宜,尤其针对充分利用好中央苏区政策、申请筹设的手续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随后,喻世友与梅州市教育局局长袁远山两次到省教育厅进行汇报、沟通和咨询,得到了教育厅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据悉,学院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700亩教育用地,首期402.1亩;300亩教育配套用地,首期110亩),选址为梅州市梅江区金山街道办蓝塘村。学生规模预计达8000—10000人,师资队伍500人(公办编制性质)。学院将在2016年开工建设,2018年秋季开始招生,2020年全面完成建设。
  创新模式
  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合作办学
  在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了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制定积极政策,通过以奖代补、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筹措资金资源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开发课程、教材等优质教育资源”,融合社会多方资源联合办学,已经成为一大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设计。
  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计划采用公办民助的办学模式,符合国家目前的倡导方向。公办民助模式采取创新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公办学校办学公信力的优势,又有民办学校灵活办学的机制。
  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将借鉴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成功办学经验,充分发挥珠江投资集团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合作办学的丰富经验和资金、师资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该校将积极参与梅州高职院项目筹建和运营管理,创新办学模式,坚持需求导向,科学设置专业,共同把梅州高职院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6-4-23 09:17:21 | 只看该作者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劳汉生说,要根据梅州产业发展特色来为高职院校定位。“建校规模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得有特色,梅州可以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
  清晰的办学定位能让学校少走一些弯路,合作办学则能充分利用名校资源,弥补山区职业教育的不足。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第十四章第四十二条就已经明确提出:“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这对于一个山区城市,尚无高职院校的梅州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能改善优质教育分布不均的问题,推动梅州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将先进的办学经验、管理经验、教学理念等带入梅州。
  工学结合
  培养“升级版”职业教育人才
  梅州当前加快打造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在梅县、兴宁、五华、丰顺等地实行差异化发展,与大埔、平远、蕉岭等县域产业联动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在梅州市域范围内实现产业分工合作,这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高职院校的建立也将为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工业经济目前仍为梅州发展的一个短板,目前各大产业园还是以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主,梅州若要走出一条山区特色的工业之路,在工业发展中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职人才必不可少,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模式能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出合适的员工。在这个时机提出建设一所高职院校,不仅是弥补教育短板的需要,也是梅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办好这所高职院校,便是服务好梅州工业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不仅要服务好工业,也要对梅州城镇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应该融入区域经济和城市群功能定位,发挥先服务后引领的作用,积极扶持地方特色专业发展,加强学校和地方的结合,并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专业设置上不需要太多太泛,除了工业以外也可以根据梅州特色考虑开设例如跟旅游有关的专业,关键是要跟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相契合,一个高职院校办得好的话不仅可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劳汉生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6-4-23 09:17:49 | 只看该作者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在这方面,劳汉生提出了他的建议,“要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工学结合培养人才。这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部分,借助企业的力量,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进校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与企业紧密合作,以‘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学生。”在该模式下,就学即就业,学生能更有计划、更有效率地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有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升级版”,实现校企双方真正无缝对接的同时,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的多方共赢。
  对于梅州的中职学校来说,建高职院校是一大利好消息,它将打通中高职升学通道,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到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生毕业的时候将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在本地读高职成本比较低,这对中职学校来说也会更有吸引力,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报读,这有利于我们的招生。”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长江立志说,以前他们学校的学生想升学继续学习技术,但是无奈外地的高职学院比较难考上,高职院校符合一定标准以后可以申请自主招生,这样对于本地的学生来说考上高职的概率就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0#
发表于 2016-4-23 09:56:43 | 只看该作者
哦,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