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酸!儿科医生泪洒病历本:谁会在乎我有没吃饭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509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3 16:02: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急诊当值,被家属吼了一句‘你没吃饭关我屁事’,开始没什么,后来写着写着病史有水滴到本子上,我才知道是自己在流泪……也许确实只有外婆和妈在乎我是否吃过没。” 这是上海一位儿科医生写的状态,他说自己在急诊时,被家属爆粗口委屈落泪。
好心酸!儿科医生泪洒病历本:谁会在乎我有没吃饭


       有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而拿省儿来说,夜间门诊每位医生要看100多个患儿。



为什么儿科医生数量会这么少呢?
   原因之一就是专业调整

      1998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将儿科专业取消,从1999年开始就停止招收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学生学习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在攻读研究生时,才会细分为儿科等专业。
   这个政策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造成了儿科医生的断档。就算到了研究生阶段,儿科的报考率也相对较低。
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生:
     我们那个班级是两年前毕业的,一个班级一共有60个人,大多数选择外科,内科,妇产科了。只有3个最后选择做儿科,一个还出国了。
     不得不提儿科医生的工作压力。一方面,给儿童看病要比大人困难得多。大部分的孩子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这么一来,儿科医生承担的风险和压力就要比普通科室大了。
  而当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时,爱子心切的家长很可能归罪于儿科医生。比如@玉猫:只有爸爸妈妈丈夫才关心我,特别怕他们去急诊找我,怕他们心疼。@娜娜:不仅是医生,很多职业都是这样。忙碌不是关键,而是被人误解的时候才最堵心。
  另一方面,省儿保最近一段时间,每天的门诊量达到9000人,这在全国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浙江省儿保医院医生:
  每天人数超过一万人的就要算北京儿童医院了,我们排名都是第一第二的。去年我们接诊的人数是240万人,每天就有8000人左右了。这个数字在上海广州等地,可能医院就维持不下去了。但是我们还是坚持着,有病人就会开床位。
  与工作压力相比,工资却比其他科室要低。因为儿童的看病量虽然大,复杂的毛病并不多,而且用药量也有所控制。说通俗点,儿科在医院里是最不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这就导致儿科医生的收入比其他科室的收入要低30%左右。
  所以,医学界一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工作压力大,收入又低,这么一来离职的儿科医生越来越多。
浙江省儿保医院医生:
  我有些同事做不下去了,就去了私立医院,那边的收入更高,而且条件要更舒适一点。这么一来儿科医生就更少了,所以留下来的医生每天工作12个小时,很正常。
既然工作压力大,收入又不高
  那么卫生部门的态度是什么呢?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人员:
  收入问题你要问医院的,每个医院情况不一样的,我们这边也不方便回答。
浙江省儿保医院宣传处工作人员:
  这个要问省卫计委的,他们比较清楚,我们一家医院说明不了问题的。
  破解儿科医生荒,靠一两个医院的努力是没有用的,关键还需要政策给力。所幸的是,国家卫计委已经认识到儿科人才短缺问题,并表示未来多部门将会从教育、职称评定等多方面解决这一难题。
  比如对于人才供应问题,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已经在本科招生中重新开设儿科专业了。而针对收入低的问题,专家也在提议,增加儿童医院和儿科医生的财政投入是解决之道。
  儿科医生紧缺是不是只存在于中国呢?
  澳大利亚,儿科医生紧缺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为此,澳大利亚移民局每年要从海外引进大量的儿科医生。都有哪些要求呢?学习成绩,从业经验和英文水平缺一不可。随之而来的待遇也不差,目前澳大利亚儿科医生的平均年收入是70万人民币,这个数据已经高于眼科医生、放射科医生。而在德国,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各个区域的医疗资源都要保持均衡。比如在某一社区,同一专科的诊所不能开几家,而是要和其他诊所维持差不多的数量。因此,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私人诊所平均分布在各地,不存在哪个科紧缺的问题。
(来源:新蓝网)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