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将黄花梨奉若神明?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69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17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10-14 19:5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语]10月10日凌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一棵51年树龄的降香黄檀被盗伐,另一棵直径更大的降香黄檀被“锯伤”。据媒体报道,种植于该园区的6棵降香黄檀中,最大的3棵于1964年由海南引种,是国内第一批引种后人工栽培的降香黄檀。目前红木市场上的降香黄檀每吨的价格高达300万元。被盗黄檀主干树围113厘米,截面直径为24厘米,芯材价值极高,估价在百万元以上。对普通人来说,降香黄檀是个稍显陌生的名字,但它的另一个名字——海南黄花梨,则如雷贯耳。海南黄花梨作为红木金字塔的“尖端分子”在中国一直是受仰视的存在。



●自然属性超群:黄花梨木的品质无可替代黄花梨,原名叫花榈。清中期后花榈告罄,以次充好的新花梨,老花梨出现,迫使花榈改名黄花梨,沿用至今。目前全世界品种多达100多种。黄花梨能在中国文化史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它拥有自然界其他树木没有的优点。黄花梨是硬木。所谓硬木,按科学表述是比重大于1,入水即沉的木头。一般认为木材密度越大,材质越好。在木材当中,黄花梨的木性又是最稳定的,最温和的。由于黄花梨应力小,所以成型后的黄花梨古典家具抽涨比例小,不易开裂,走形与变形的几率比酸枝类的硬木小。黄花梨油性较大,不用上油漆,经抛光后就会闪着绸缎一样的光泽;黄花梨的纹路行云流水,空灵飘逸。历史上,人们给这些纹理赋予各种专门的名称,狐狸脸,鬼脸,山水纹,蜘蛛纹,虎皮纹,蟹爪纹,闪电纹,X形纹等等。



在中国古代,黄花梨不以出身分贵贱,只以尺寸论高低。但近20多年来,黄花梨市场有了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之分,因两者价格的悬殊,围绕树种名称、材质、价格等内容的“海越之争”便开始在业内显现且愈演愈烈。王世襄先生认为中国好的明式家具都是使用海南黄花梨制作,海南黄花梨的身价也一直高高在上。由于明、清和近代的大规模砍伐,黄花梨惨遭灭顶之灾。目前,国内已成材的野生黄花梨几近绝迹。黄花梨树种虽然易种、易活,但是难成材。以海南黄花梨为例,一棵成材的木料劈开,只有心材部分可以使用,行话称之为“格”。这些“格”一般只占一根海南黄花梨木的1/3左右,其余全是废木。据新民周刊报道,花梨木种植30年后可以结“格”,但要真正成材,至少需要50年。



●文化加持:明代文人审美让黄花梨成为文化品位的象征仅凭木材属性,黄花梨绝不会有如此高的地位。在黄花梨走上神坛的过程中,明末的文人士大夫为它赋予了文化内涵。“不认识黄花梨,不必谈明式家具”。明代是中国家具艺术出现飞跃式发展的历史时期。从明代中期开始,黄花梨成为中国皇室和官宦家具的首选用材,一直受到上流社会的追捧和崇拜,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根据小说《金瓶梅》的叙述,当时一张黄花梨床在明代值银12两,而当时的一个丫环还值不到1两白银。明式家具结构上采用小结构拼接,使用榫卯,家具极少漆,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又以桌椅、橱柜较多,没有镶嵌和雕镂,只有极少雕刻。



其造型简练,舒适实用,还兼有文雅的意趣,这是士族阶层的学养及审美意识的提现。收藏家马未都说:“ 文人参与设计的跟一般的工匠直接设计是不一样的,文化内涵特别多,即便是素的黄花梨家具,也汇集了大量的文化符号。有时候你感觉什么也没有,但是很奇怪,四百年之后今天的西方人认为很厉害,设计的这么现代,不敢想象是古代人设计的,这也是黄花梨家具受全世界公认的因素。”“黄花梨土财主味特少,它是文化品位的象征。”



●时代悲剧:清末之后黄花梨命途多舛在上个世纪,黄花梨可谓命途多舛。清末民初,国势衰乱。黄花梨家具不得不经历盛极而衰的凄惨,通过种种途径“流落寻常百姓家”或流失海外。丹麦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明万历年间黄花梨宝座,造型简洁大方,品质上乘,其靠背的中央镶嵌着一个雕刻的五爪龙。这是万历皇帝的宝座,是从丹麦一个收藏家手里买到的。据收藏家保存的资料显示,这个宝座是他于1930年前后在欧洲的一个拍卖会上得到的。文革期间,黄花梨家具被当做“四旧”处理,外国人通过正当外贸途径向中国外贸机构订货。这是黄花梨家具最大一次海外流失。比利时人菲利普?德巴克尔上世纪90年代在英国伦敦居住期间,收藏了1000多件(有案可查的400件)中国的明代家具,并答应借给法国吉梅博物馆展览4个月。2006年4月28日,故宫博物馆永寿宫举办明朝黄花梨木古典家具展,为期2个月。这些家具的收藏者就是这位比利时人。



贫穷的生活状态让中国人根本无暇顾及黄花梨家具的价值。马未都说:“80年代初那会儿,小青年好不容易在单位里分到一间房供结婚用,房子小,只能买塑料贴面的组合式家具,贴满一堵墙就相当牛啦。家里传下来的老家具,那些个破破烂烂的玩意儿,趁早扔,省得见了烦心。老辈了人舍不得扔,拆碎后扎成一捆往床底下一塞。那时候根本没人认识老家具的材质,就连许多文化人也光知道红木,不知道黄花梨。旧货店里有啊,堆得小山样高,你眼光好,就钻进满是灰尘的仓库里去挑吧。店里的老师傅也不一定搞得清,统称硬木家具,几十元一件。”活着的黄花梨树则遭遇大肆砍伐。1949年后,中国以黄花梨制成家具及工艺摆件出口海外,创造外汇收入,民间消费几乎为零。1958年“大跃进”中,“土法上马”大炼钢铁是海南热带雨林的一场灾难。黄花梨多生长于低海拔地区,燃烧时火力旺盛,持续时间长,成为炼钢时不可多得的好木柴。



●近三十年收藏热再起,黄花梨被炒出了天价在中国,黄花梨家具由寂寂无名到广为人知,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王世襄先生。1985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了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古典家具的大型图书。此书一经问世,引发了抢购黄花梨家具的“八五狂潮”。各地客商纷纷派人上岛收购海南黄花梨,不仅将老木材搜罗一空,还将可以寻到的村前屋后的黄花梨树砍光。接着就是拆房子,搜旧家具、旧农具,只要与海南黄花梨沾边的东西,统统收入囊中。岛内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偷梁大王”,2003年2月3日,海口市永兴镇儒黄村一所用花梨木做房梁的老房子,一夜被“偷梁大王”用两根木柱顶住房梁的两边,然后偷去了房屋正中用花梨木做的主梁……在最近20年里,黄花梨、紫檀、乌木、铁力、鸡翅等硬木家具的价格升了50至100倍,其中以黄花梨的涨幅最为惊人。鉴宝专家张德祥说:“70年代末,天津古玩市场上的黄花梨圈椅,论斤卖,跑旧货的人还不肯收。弯料不好出东西,他买去是改装成新家具的。红木太师椅、官帽椅倒相当走俏,但也论斤,60元一对。后来,大概是80年代初,北京市场上,京郊老乡送上来的黄花梨圈椅才卖600元一对。”但到了1990年代后期,能制作家具的黄花梨材料在16万元/吨左右;2000年-2002年,海南黄花梨价格翻至800万元/吨。2010年,海南黄花梨最高价格已被炒至2000万元/吨。



明清家具的交易也成为古玩买卖中的重头戏。1996年,一件清代黄花梨大座屏以包含佣金1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美国一国家博物馆购藏;2004年,清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拍出了1100万元的高价,创当时国内古典家具拍卖最高价。2009年12月,明代宫廷御制黄花梨交椅以7000万元高价成交,创黄花梨椅拍卖纪录;2015年,“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以968.5万美元成交,买家为中国藏家。“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无论是为标榜身份还是醉心于传统文化,兜里有钱的中国人兴起了收藏热。前些年出口创汇的黄花梨仿古家具也在市场价格的作用下,开始逐步向国内回流。马未都说:“这时的古董热和王世襄先生那本书有很大关系,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经济因素。现在的黄花梨价格是被炒作出来的。要炒作,必须找一个数量合适的木种来炒,这个木种既要有一定的量,又不能多。海南黄花梨刚好合适。”



●黄花梨保护遇到难题2007年,一位海南黄花梨研究者在经过3年的实地调查后发现,海南岛成材的野生海南黄花梨植物,即胸径超过25厘米的植物活体,几乎已被盗伐殆尽。所以,目前市场上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原料主要是以前的散旧家具和农具老料,以及一些从药材商手上获得的囤积料。如今,海南黄花梨被国家林业部列为一级珍稀、濒危的植物,但盗伐事件仍层出不穷。类似的案例是,2011年,华南植物园发生一起5段价值超过200万的黄檀木被盗案,广州天河区法院一审以盗窃罪,判处两名主犯有期徒刑12年,另一人获刑11年,均并处罚金。如今,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已经有人尝试人工种植。据长江日报2015年3月的报道,海口龙泉镇“现在几乎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种着黄花梨,都相当于十几万元的存款。”然而民间种植花梨木的行为,却仍在灰色地带。国家林业局《关于实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规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采集或砍伐,都要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海南花梨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即使是集体、个人自种,在采集种子、采伐木材时,也要报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也就是说,按有关保护法规,居民育苗的种子来源是违法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