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寒号鸟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837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4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2 22:03: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uyuansi 于 2015-7-2 22:04 编辑


                         瑟瑟寒号鸟
                             闻雪思
                      瑟瑟寒号鸟
    寒号鸟是一种大名鼎鼎的小鸟。它名录古籍,史载小学课文,可以说是孺子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包括科学家在内,现代人任凭谁却都没有见过它们的身影。因此众说纷纭,有人说,这种小鸟已经灭绝了;有人说,这种小鸟是虚构的,从来没存在过;有人说,它们根本不是鸟,是鼯鼠。
    孰真孰假?孰是孰非?我们先来看看古籍记载。关于寒号鸟的记载见于明朝陶宗仪《南村缀耕录》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缀耕录》载曰:“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彀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八卷·禽之二》释文曰:“郭璞云:夜鸣求旦之鸟。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鸣叫,故曰寒号。”“乃候时之鸟也,五台诸山甚多。其状如小鸡,四足有肉翅。夏月毛采五色,自鸣若曰:凤凰不如我。至冬毛落如鸟雏,忍寒而号曰:得过且过。”
    《辍耕录》是中国有关元朝史事的笔记,记载了元代社会的掌故、典章、风俗、文物等。《本草纲目》是权威药学著作,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从这两部古籍记载我们知道:第一、寒号鸟或名寒号虫,是一种鸟。第二、此鸟生活在五台山山脉。第三、它有四只脚,也有翅膀,但不能飞。第四、它的样子像小鸡、鸟雏。第五、它的羽毛绚丽,夏季丰茂,冬季脱落。第六、它会鸣叫,声音有点类似鸡叫,似乎为“喔”、“咯”、“啰”、“啯”、“哆”等音的谐音。
    鼯鼠俗名也叫寒号虫,但它属于啮齿哺乳动物,并不是鸟,是松鼠科的一个物种,广泛分布在东南亚的雨林及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的森林中。其外形似松鼠,体肤披毛,头宽、眼大、耳廓发达,前后肢间有飞膜,能藉以滑翔。善攀爬,白天栖息于岩洞、石隙或树洞,于夜间活动,以果实、植物嫩芽、昆虫和小型鸟类为食,叫声为“吱、吱”的尖叫,其粪便可制作中药材五灵脂。将鼯鼠与古籍记载中的寒号鸟相比较,除第三点有些类似之外,其余皆风马牛不相及。因此,鼯鼠即寒号鸟的主张,未免过于牵强附会。
    视寒号鸟为虚构的主张,并不能完全排除其真实存在的可能。虚构是文学的艺术方法,文学却须源于生活。任尔天马行空想象捏塑,栩栩如生的艺术生命力总离不开自然界的土壤。寒号鸟之所以能引人注目,是它于寒冬腊月的瑟瑟与悲鸣,令人怜悯,令人诫警,令人省醒,从而故事频出,传说无穷。陶宗仪《缀耕录》借寒号鸟为题,以辛辣的笔调讥讽了“世之人中无所守者”。语文课本中的寒号鸟,意在告诫学生珍惜光阴,及时努力,切莫懒惰。我也曾听过一个关于寒号鸟的传说:
    传说在五台山的山麓,曾有过一种名叫寒号鸟的小鸟,像小鸡般大小,尖喙短翼,不会飞翔。它的羽毛很奇特,夏长冬蜕。夏天时寒号鸟羽毛绚丽,五彩缤纷,寒号鸟很是得意,在鸟群中炫耀鸣叫:“有谁如我,有谁如我。”秋天时鸟儿们忙碌起来,有的结伴迁徙温暖的南方,有的修理巢穴,积聚食物,准备过冬。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去南方的本领,又不愿付出辛勤劳动,依然四处闲逛,无聊地鸣叫:“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五台山的严冬是冷酷的,千壑冰封,万峦雪飘。寒号鸟的羽毛偏偏在冬季脱落,蜕褪得光秃秃的。它没有营造巢穴,晚上只好赤裸裸地在岩壁秃枝间畏缩,在凛冽的寒风里瑟瑟哆嗦,悲哀地嚎叫:“哆啰啰,真冷咯,天快亮喔,天快亮喔。”然而捱到天亮后,寒号鸟并没有任何作为,只是光身裸体在阳光下沐浴,依然懒洋洋地鸣叫:“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寒号鸟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一代代地生活。终于有一天,人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身影,听不见它们的鸣叫。有人猜测,也许,寒号鸟的生活违背自然规律,无法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已经逐渐灭绝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