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阿丹姐姐 于 2015-2-3 11:45 编辑
丹说事:【侃侃“信仰”】
2015.2.3
什么是“信仰”?很多人会先联想到宗教信仰,但这只是一方面的,或许也是受家人的牵带的信仰,每个人还有真正属于他个人的信仰,用最通俗的说法,应该是指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一个人的宗教信仰也会影响他的人生价值观。佛教徒和基督教徒都一样,他们会以宗教信仰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让自己有一些会自觉遵循的原则。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便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习惯,直至形成个人风格。或许最早,人们在会受宗教信仰的氛围影响而形成一些规矩:比如信佛的老人会对年幼的孩子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因此,孩子自小起便开始,除了敬畏家长以为,还懂得敬畏神明。就如在现实中常见有些比较叛逆的年轻人,长辈及良师益友的话也听不进去,但他心底还是会畏惧那些看不见的“鬼“或”神“。这便是他心里模糊、从家族里延续而来的“信仰”。 在以后不断的成长、学习、工作中,社会阅历和某些人、某些事会让他有更深刻的触动,终于获得感悟,他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那就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信仰”。从此,他的信仰将决定他对未来的定位。他以后的所作所为也将围绕着他的信仰,也就是说,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原则。 所以说“信仰”很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信仰,他肯定是迷惘的,因为他会觉得人生目标不明显,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将会怎样面对那些未知的困难? 一个人信仰的形成,和他的家庭整体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都说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于是启蒙老师。有经验的家长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信仰的形成,甚至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模式,从婴儿期开始培养孩子的性格和学识,以便后来顺利助其确立人生价值观。而这一切也将是严谨、生动和自然地进行的;若是刻意,那便是苛求和古板的管教,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 “信仰“的形成,已经大至明了。再说回宗教信仰,举例说我的宗教信仰的形成。 从五岁时,我就跟奶奶一起睡,白头也经常由奶奶带着玩。自小看奶奶和其他几位邻居老人经常拜佛念经,有一个老家奶奶家里有观音像,她天天在观音面前虔诚合掌。静立默念,面容恬静安然,最后便都会有幸福的微笑,一脸的慈祥。 于是我的心里也便有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我也要有一个属于我们家的观音像,但是妈妈不肯给我买。一直等到十多岁,我把自己攒零钱买了一个瓷的观音像回来。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好像再无畏惧,满心都是喜悦和安然的。于是,我也偷偷地学着奶奶她们那样拜观音,静立合掌,心里无声默念,祈愿我和家人平安。 就这么过了二十几年,直到2008年家里拆迁,妈妈只好把一直供在家里的观音像请到寺庙里去。我们一家人还专程去看望祂,在众多的和我们家情况一样,被请到那里的观音像中,我们已经很难辨认出哪一尊才是我们曾经供奉几十年的观音像了。当时我记得自己对母亲说:天下菩萨是一家,我们认不出观音娘娘,但是观音娘娘能认得我们呢。 又说回以前,妈妈是个要强和传统的客家女子,爸爸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家一次,家里爷爷奶奶、我和妹妹,就靠妈妈一个劳动力支撑着,虽然清苦,但也很快乐。妈妈既要当慈母,还要充当严父的角色,我们一直记得她的话:你爸爸把这个家交给我,我不只要让你们平安长大,还一定要把你们管好。 在妈妈的教养之下,我的信仰逐渐形成,尚未成年,便有了和成人一样的愿望:以后不管做什么工作,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好,因为我要挣得一份应属我的酬劳,要和妈妈分担养家;至少,我得养活我自己,不能再靠着妈妈,因为妈妈曾经无数次累得生病,让我们心里又怜又痛,也巴不得自己快点长大,可以帮她减轻负担。 在这个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信仰“形成之后,我便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遵循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让工作成为兴趣,这样,便不会有怨天尤人的情绪;工余时间尽量做一些可以让自己和家人愉悦的事,时至今日,依然觉得自己的信仰,和小时候供奉的那尊菩萨一样,是可以让我恬静安然、幸福平和的一种精神,祂就住在我的心里,那也是心里的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