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冲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69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8-9-13 14:1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iv><strong><font face=SimSun color=#000080>&nbsp;&nbsp;&nbsp; 继“一江两岸”获奖后,再次申报两项国家人居环境奖</font></strong>
<p><font face=SimSun>  据悉,梅州市继“一江两岸”建设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后,再度以公厕模式和国内首个采用3R技术的龙丰垃圾厂CDM项目申报该奖项。继续解放思想大潮中,该市围绕“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的绿色崛起科学发展战略,在城市建设方面一改国内城市“千城一貌”的现状,积极建设客家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目前,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参选的城市,梅州正向国家首批文化生态保护区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标冲刺。</font></p>
<p><font face=SimSun>  龙丰垃圾场综合治理项目采用先进的3R环保能源利用新技术(收集垃圾沼气发电、污水倒灌循环净化处理、场地进行美化绿化后再利用),是我国首个获得批准的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运营两年多来,已收集沼气约1356万立方米,发电226万多度,累计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约13万吨,实现经济效益850万元。</font></p>
<p><font face=SimSun></font></p>
<p><font face=SimSun>  而因地制宜探索出的梅州公厕模式,则是将公厕与店面、中转站、环卫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等“二合一、三合一”综合开发,既降低了建筑成本、又实行专人管理,且实现零收费,得到省内外、国内外通航以及专家的肯定。有关专家深入调研评估后认为,以上两个项目申报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希望很大。</font></p>
<p><font face=SimSun>  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在健全公共设施,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将客家元素融入至现代城市建设中,一改国内多数城市“千城一貌”的现象。除南华又庐、万秋楼等传统客家遗留建筑外,近年来,东山教育基地、客家公园、大新城、客天下等富有客家建筑特色的现代建筑群也为城市面貌增添了亮丽的风景,使世界客都更加绚丽多彩。在今年即将得出结果的首批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竞逐中,梅州凭借我国五大民居建筑之一的客家建筑与客家语言等宝贵财富,成为我省唯一一个申报城市。</font></p>
<p><font face=SimSun>  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梅州以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打造一个广东的“北欧”,一个宜居的城市。通过“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的发展战略,推动梅州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历史转型期的漂亮转身。</font></p></div>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

梅州时空网站实名制认证通知
根据市网信办通知要求,为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乱象进行规范和遏制 ,现所有网站论坛注册用户都需要实名制啦!!新老用户必须先进行实名制认证,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发帖留言。立即认证

查看 »

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