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表现进步并不是歌功颂德24日下午,由《文艺报》社主办的“中国梦与文学理想”座谈会在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何建明、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等数十位作家、评论家齐聚,共同探讨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理想与中国梦。
文学表现进步并不是歌功颂德
何建明认为,中国梦跟文学梦是联系在一起的,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现实和浪漫的结合。
作家要以怎样的眼光和标准看待今天的社会,他认为,写积极的进步的一面并不就是歌功颂德,写批判性的、引起争议性也是好文学的一部分,关键是能否帮助社会进步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变化是不争的事实,文学若以偏概全彻底否定这个前提,那文学也就不能称之为文学了,文学要代表我们主流意识,代表社会客观的存在。”
每个人都有梦,文学界也有自己的梦。何建明认为,就文学品质而言,还要加强艺术性,提供一种美好和向上的东西给予读者。作者自身还需要加强学习,对生活需有更深入的了解。
民族复兴必然伴随文学的复兴
“中国梦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词”,雷达认为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学的复兴,“从文学理想到文化梦,从文化梦再到中国梦,文学不仅是描述中国梦的语言工具,更是主要精神内涵和内在驱动之一”。
北京大学董学文教授对此也表示认同,“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的梦”,从五四开始,文学是最赋有梦想的,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想不是关在屋子里独善其身,而要回归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道路上。“列宁说托尔斯泰的作品就是把人类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我们做到了吗?没做到,做到了就是理想,就是我们的未来和前进的方向”。
重新审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传统文学模式
陆建德认为应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学模式。他质疑,面对社会问题,人们善于批评,却缺乏自省,“非常容易进入‘众人皆醉’唯自己清白的模式,把一切问题归结于外面”。作家要肩负社会性,写负面批判不应是简单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层面,歌颂之路,也需有具体深刻的描写。做到这点,除了社会意义方面,文学上也是高了一层次。作家去拥抱人生,接触社会,是对中国梦最大的支持。
“我们得学会识货,在时代的发展中找到文化积累的基石,并与之连接,这样我们的文章才能站立,才能透出底蕴”,作家叶广芩强调社会发展和民族传承要与文化衔接,而传承发展是作家的责任。
“写作是为了做梦,而梦里却没有中国”,80后作家霍艳对青年作家严峻的创作现状表示担忧。她认为年轻作家把“自我”当作个性的标签贴在文字里,却忽略了对身边人的关注。霍艳建议年轻作家应该学会观察力,对生活的境遇有所关照,“文学虽然无法承担解决问题的功能,却能将呈现问题的功能放大,这依赖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的感受力”。
2013年04月26日 来源:新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