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 文艺“非遗项目” 有无必要?

[复制链接] 0
收藏
7
回复
109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2-12 11:3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校园天空 于 2013-2-13 12:45 编辑

听说,文艺有一些非遗项目。各地为了传承发扬这些非遗,投入了大量资金人才。此长彼消,各地投入到现代观众喜欢的流行歌曲、影视、笑品和动漫等方面的资金人才就寥寥无几。
诚如拙文曾经一再强调的观点:艺术经费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现代百姓用税收和门票支持文艺发展,艺术必须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而不是为长眠地下的古代观众服务,也不是为剧场里面空空如也的空气服务!
一个艺术项目就算曾经优秀,但如果后来经过多番努力,仍不受大多数观众欢迎,最好的方法是放弃它,转而主攻广受大多数观众欢迎的文艺项目。
类似情形,可用过去的历史明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这些政策和思想曾在大陆风行一时,当它们不合时代潮流时,被更合时代潮流的政策和思想取代,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不应该把它们评为非遗,继续去传承和发扬这些不合时代潮流的政策和思想。
全国各地的文艺非遗项目如果遍地开花,就会出现:中国现代文艺一蹶不振,古代文艺异常繁荣的奇特景象。中国现代观众的文艺需求依赖港、台、美、日、韩明星施惠和接济的情况,将会愈发严重。长此以往,中国文艺的形象将会变得像中国足球那样:投入很多,带给观众的快乐很少,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乎其微!如果各行各业都是这样,中国的未来,将会如何?
自然景点和古代建筑的非遗项目与文艺不同。它们平时不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维持,不会影响为人民服务,对旅游有利,它们的存在是合理的。
此外,文艺非遗还会助推各地文艺的僵化教条运行模式--厚古薄今,以遗为尊,轻视百姓,忘记人民,一成不变和独沽一味!这些做法难以适应现代观众千变万化的文艺需求。
所以,取消文艺非遗项目及其评选,应当尽快速行!

习近平说,“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可以帮助我们“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不知符合上述要求不?

签到天数: 26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发表于 2013-2-12 16:45:58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如此。什么“非遗”?纯粹是吃饱了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板凳
发表于 2013-2-13 11:15:29 | 只看该作者
切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12:42:5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非遗这顶帽子是终身制的话,随着历史年轮的前进,被评为非遗的项目将会越来越多,全国几百乃至几千个文艺团体都在传承非遗艺术,中国哪里还有人才资金去满足现代观众的文艺需求?这样一来,中国观众喜欢港台和外国明星的节目,不喜欢大陆文艺节目的状况,将会长期持续下去,中国文艺和文化建设岂能繁荣和成功?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每个城市用来发展文艺的资金人才毕竟有限,只有把资金人才用在刀刃上,才能创作出大多数观众喜欢的优秀节目。

非遗项目及其评选,不管取消也好,不取消也好,最终决定权在各地政府和公民意识已经完全觉醒的百姓手中。

一个有眼光,有魄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心中想的必定是全力以赴满足大多数百姓的文艺需求,不为“非遗”虚名落入教条形式的桎梏,为当地和中国文艺的繁荣,开创光彩夺目的灿烂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1:13:30 | 只看该作者
回顾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没有哪个朝代能够跨越千年,政策、思想更是顺应潮流,十年一小变,三十年一大变。环境变了,文艺不变,符合自然规律和辩证唯物主义吗?能迎合不同时代观众的要求吗?

我们把众多文艺评为非遗,连续传承几千年,能得到不同时代大多数百姓的欢迎吗?所以说,文艺非遗会助长文艺教条僵化的运行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09:59: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校园天空 于 2013-2-18 15:04 编辑

重视传承弘扬古代封建时期观众喜欢的文艺节目,轻视用税收支持文艺发展的社会主义观众的文艺需求,这种做法,好不好,对不对?

是否真正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承诺?

难道封建时代观众的喜欢的文艺节目,比用税收支持文艺发展的社会主义观众的文艺需求重要吗?

如果这些文艺非遗项目的观众很少,缺乏经济效益,仍要传承几百年、几千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吗?

如果各行各业只会传承古代的东西,还用改革创新吗?如果各行各业都缺乏经济效益,中国的未来,将会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1:53:30 | 只看该作者
敢为人先,勇立潮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4:06:08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增加和传承更多的非遗项目


可不可以把中国古代的宝贵优秀财富,如:繁体字、文言文、算盘、指南针、活字印刷等列为非遗项目,鼓励百姓传承使用,并给予资金扶持?

既然艺术方面这么重视古代宝贵的优秀财富,把众多过去的艺术节目列为非遗项目,长期传承,资金扶持。像这种好的做法,应该推而广之,凡是农业、工业、建筑、交通,以及过去曾经风行一时和起过积极作用的优秀思想和政策,都应该像艺术一样,列作非遗项目,长期传承和资金支持。

这个建议可不可行?

既然艺术都可以,为什么其他就不可以?难道这不是厚彼薄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