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牡丹,再现辉煌

[复制链接] 0
收藏
3
回复
13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3-12 16:4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东汉剧有传统剧目八百余出,唱、做、念、打(舞)的表演艺术丰富,武打戏还把南派武功融于其中。唱腔音乐有二簧、西皮、大板等各种声腔,还有昆曲、民间小调和少量梆子;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又不断吸收粤东的民间音乐、庙堂音乐和中军班音乐。角色行当分为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七行,各行当唱腔均有较明显的区别。广东汉剧流播于粤东、粤北和闽西、闽南、赣南等地区,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客籍华侨聚居地也有它的足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曾改称汉剧;因其艺术风格有别于湖北汉剧,1956年定名为广东汉剧。

签到天数: 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6:42:02 | 只看该作者
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是来自外省的皮簧(南北路)剧种。广东汉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清代光绪年间至中华民国前期,外江戏在潮州的上层社会被崇为雅乐。自三庆徽班进京为乾隆祝寿后,讲官话的戏剧在广东受到官府器重,也为士绅文人崇尚。道光年间杨懋建写的《梦华琐簿》上记载:“广州乐部分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以粤语、潮州方言、客家山歌等为舞台语言的本地戏曲,难以适应上层社会的需要,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外江戏在广东以致在梅州的发展。

  广东汉剧院艺术研究室主任黄小贝说,
  出录音:汉剧传入原因1:因为中国老百姓很会跟官府的风,所以当时看官戏成为身份的象征,他把它当作“雅乐”。潮州原来有潮剧,有本地方言戏,所以当时影响力不大,加上当时潮州人普通话基础差,而梅州地区历来都是崇文重教的,讲官话当时是十分时尚的。现在我们汉剧去到哪里演出,再山(偏僻)的地方,普通话老百姓都听得懂。而广州地区、潮汕地区好多人听不懂普通话。正因为梅州有这样的底蕴,大家都崇尚一种知识的追求,所以重心就慢慢移到梅州这里来了。
  
  同治年间,在粤东地区活动的外江班开始收徒教习,出现了粤东本地人士组成的外江班和民间兴起的业余儒乐班(唱外江戏,奏汉乐),外江戏从此在粤东扎根。黄小贝说,

  出录音:汉剧传入原因2:外江戏以前是和以前的印度大篷车一样到处漂流。在同治年间,就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那时候外江戏就开始招收本地学徒。传授了戏曲的技艺,当时的学徒以前叫外江仔。随着这些外江仔的成长发展,成熟以后,这个外江戏就真正在粤东地区扎根了。扎根以后就改变了性质,成为本地我们自己的东西。

  从外江班在广州、潮州演外江戏到定名广东汉剧,到最终落户在梅州,其间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外江戏随着城乡经济崩溃而日渐衰微。抗日战争期间,班社凋零,艺人星散,粤东皮簧几成绝响。新中国成立后,广东汉剧开始复兴。1950年,人民政府扶助成立民声、艺光两个剧团,广东汉剧的专业班社从此恢复。1956年成立广东汉剧团,1957年到北京作汇报演出,受到首都文艺界的好评并称誉为“南国牡丹”。1959年成立广东汉剧院,广东汉剧进入提高和发展的新阶段。《齐王求将》和《一袋麦种》先后于1962年和1965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1966年至1968年,广东汉剧专业演出团体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或解散或合并,1969年仅存梅县地区、惠阳地区两个汉剧团。1973年,汕头戏曲学校复办时,把汉剧科分出,拨归梅县地区,开办梅县地区戏曲学校,广东汉剧从此落户梅州。1977年开始,各县专业汉剧团相继重建,1978年恢复了广东汉剧院建制。1979年至1982年剧目生产出现了可喜的新局面,在艺术改革方面,对乌净、武生的“炸音”和“子喉”的发音、唱法实行改革的探索,进行了小生的假嗓发声改用原嗓演唱的试验,舞蹈设计和武打组合也有成功的尝试。1982年到香港演出,恢复了广东汉剧与海外的艺术交流与海外客籍人士的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6:42:19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历经周折,但广东汉剧在客家群众当中仍有很深的文化根基。黄小贝说

  出录音:汉剧扎根梅州:广东汉乐是客家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广东汉剧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到了梅州以后呢,就吸收了非常多汉乐的成分,像现在老百姓当中奏一下汉乐,大家和一下弦,咿咿呀呀一拉,大家就知道哪里在唱汉剧了,大司锣,咚咚切咚切咚咚切切咚咚切,唱几首汉剧就成为客家民俗当中,不管是民间还是某些上层建筑,唱汉曲,奏汉乐,成为客家人从文化这方面的一种精神追求,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种氛围,与客家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崇尚高雅艺术的文化心理密不可分。与潮汕地区、粤语方言区的群众相比,客家人更容易接受中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最终成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

  出录音:广东汉剧是地方戏:正因为客家文化比较包容,客家人特有的文化包容氛围,广东汉剧通过发展以后,吸收了本地文化营养。只有梅州这样客家文化的水土,才养得出广东汉剧。所以我们广东汉剧是独有的,同其它汉剧是不同得,这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的时候它公示的是什么?“汉剧——属地:广东省”。我看到后我马上打电话给“国家非保中心”,我说我们的剧种是不能把广东两个字去掉的,因为说到汉剧就势必同湖北的一样,但我们只是有渊源关系,我们是属于两个剧种。说了以后“非保中心”才知道,原来我们广东汉剧已经彻彻底底成为我们地方戏。只有我们客家地区才有这样的戏,所以我们冠名广东汉剧,属地广东梅州。

  广东汉剧院党组副书记张小冰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广东汉剧院更加有底气排演大的精品剧目。

  出录音:汉剧资金扶持: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汉剧有积极推动作用,国家有政策性的资金扶持,这就解决了我们难出精品的资金方面的困难,因为处在贫困地区,排一个戏一个精品要150万元左右,现在我们两到三年就出一个大戏,所以这个资金缺口也比较大,以后就不同了,现在评上了,到时候排重大节目时,通过有关的渠道申报,有政策性的资金扶持。

  张小冰说,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多出精品,多作宣传,让更多的人可以领略广东汉剧的艺术魅力。

  出录音:接下来的工作:充分利用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一要加大宣传,和省电视台一起拍《白门柳》的40集电视连续剧来加大宣传;加大汉剧进大学校园活动;二是加大出精品,树立精品意识,按照三年一个精品的计划,现在正在排演《黄遵宪》;三是加大送戏下乡,也是要通过排了精品,有综合节目,要把文艺精品拿去和人民共享,要把精神食粮送到群众基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6:42:31 | 只看该作者
黄小贝说,他们现在除了排演新剧,发展和丰富剧目以外,他们也在做创痛剧目的抢救保护工作。

  出录音:抢救百出戏:只要是以前我们老传统的优秀的经典的,都列为我们的保护对象,我们汉剧院现在也打算搞一个抢救百出戏,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方面的一百出大戏小戏,抢救百出戏这方面的工作。

  除了剧目保护,人才培养才是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黄小贝说,现在广东汉剧院已经开设了“幼苗培训班”。

  出录音:保护与人才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方面来讲,就说明国家重视,认可了广东汉剧的文化价值,所以我们现在的一切工作,特别以保护为重头。一个剧种要生存要保护主要还是人才,现在我们成立了广东汉剧幼苗班,最小的8岁,有的十岁、十一、十二岁的都有,当时报名时几百个人家长带着来,汉剧院重来没有这样的情况,招收学员这么热闹。这方面要感谢我们市委市政府,现在汉剧山歌的日子好过了,市政府的扶持力度十分大,社会上看得到,以前说到汉剧山歌都说,大家都说哎呀没有搞头,十分差的单位,现在你想挤进汉剧山歌没那么容易了,想进一个人没那么容易了。

  黄小贝说,希望借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设立,让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

  出录音:共同保护:广东汉剧要全社会来保护,如果在我们手里灭绝的话,就是愧对祖宗,愧对子孙后代,一旦这个文化品种灭绝,它是不可复制的,没办法挽回的损失。所以我们呼吁不但我们政府,还要我们全社会人员,共同都来保护我们这个属于客家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汉剧,把广东汉剧真正发扬广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成为我们客家文化当中的一种文化品牌,只要看到广东汉剧,就能看到客家文化的厚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