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原第一侨乡——固始

[复制链接] 0
收藏
6
回复
566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10-29 11:5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早就想要到固始走走看看,因为我的家乡福建泉州罗溪镇有近三万赖氏宗亲,我们的族谱明确写着“赖氏之先光州固始人”、“按旧谱志孝先公自河南光州固始县同王审知入闽”,所以不管是冲着此地被称为“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中原第一侨乡”的美名,还是从寻根问祖的角度,都应该去看看。
2012年10月25日,在“第四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开幕前夕,我正在息县安排叔颖公陵园的管理工作,便同息县赖氏文化研究会张吉云先生及赖耀辉宗亲一行三人,特地赶到固始县,一厢情愿地想循着“三王”的历史脉络,去实地寻找赖氏故里、赖氏宗亲及相关历史史迹,倘能找到罗溪赖氏先祖的故地,幸莫大焉。
一进入固始县城,就被浓厚的节日气氛所笼罩。固始人民以老家人欢快、喜悦、亲和的心情迎接着纷至沓来的国内外宾客。
我们找到在开幕式现场指挥的固始统战部负责人,经他们介绍得知,固始县人民法院副院长赖志友是固始当地人,使我们喜出望外。立即赶到县法院,是时赖院长正下乡办事,我们要到了他的手机号码,说明来意。志友宗长非常高兴,要我们等他,他马上从乡下赶回来,并通知县供销社党总支书记赖志云、县运管所所长赖志雨等宗亲一起前来聚会。午餐席上,大家一见如故,血浓于水的宗亲情溢于言表。通过他们讲述,固始赖氏祖祖辈辈在本县居住,历代没有关于他们是从什么地方迁来的说法。其中陈集乡桅杆村赖岗,是该县赖氏最早居住的地方,曾经有赖氏宗祠和一座规模很大的祖墓。现在已经传衍到本乡兄弟村、胡楼村、双碑村和泉河铺乡、蒋集乡、徐集乡以及安徽霍邱县马店镇、谢店孜乡等地。同时,我们还了解到,赖岗离王审知的故乡仅20公里。所有这些,都让我喜不自胜,真是不虚此行。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1:55:33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没时间找到王审知的故乡“固始东乡”(现固始分水亭乡王堂村),但看了固始根亲文化如此厚重,受到深深的感染。对历史上固始四次大移民的历史,更是感慨万千。
固始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隅,行政区划与息县一样隶属于信阳市,是河南省直管试点县,省五个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享有与省辖市完全相同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党政负责人高配为副厅级。幅员2946平方公里,南依大别山脉,北临淮河干流,北、东、南三面为安徽省辖域所环抱,西南地近湖北省,属华东与中原交融、鄂豫皖三省交界、中国南北地理区过渡地带。全县户籍人口172.2万,为河南省第一户籍人口大县。历史上,固始在为蓼国地,在西周为蓼、蒋、黄、潘等国地。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建立固始侯国,固始由此得名。
固始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原因,历史上曾作为中原地区向东南沿海数次大规模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在中原移民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大迁徙
第一次固始人的南迁是在西晋末年。西晋“衣冠南渡、沿河而居”的历史,在泉州史记中并不少见。当时八大姓氏迁徙入闽,开始中原文化对福建的开发。《闽书》载:“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此次移民是唐代豫闽间两次大移民的前奏。
第二次大迁徙
“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唐总章二年,陈元光祖孙三代先后率三千六百名兵士赴泉漳一带镇抚骚乱,屯垦建宅,大兴水利、农桑和文化教育,开建漳州,带来了七世纪的中州话,发展了闽南方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1:55:5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次大迁徙
固始人第三次大迁徙,当属王审知三兄弟入闽带动的移民潮。这次南迁者带来了十世纪的中州话,对闽南方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四次大迁徙
第四次入闽,是在宋元之交。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北宋末年康王南渡,皇室迁临安,引起全国性动乱。随后在元军的追逼下,南宋皇帝南逃福建,导致前后两次北方人口大批南迁的浪潮。
历史上四次迁徙的固始人及中转固始的南迁先民,为闽台的文明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入闽先人的后裔又一批批逐渐播迁至粤、台、港、澳及海外各地,形成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文化现象。
固始根亲文化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闽粤台港澳民众以及海外侨胞方面也获得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各个姓氏宗亲纷至沓来,回到光州固始缅怀先贤,寻根恳亲,认祖归宗。因此,固始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原侨乡”、“唐人故里、闽台祖地”。
1953台湾曾经搞过一次户籍统计,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上记载其先祖来自“光州固始”。这63个姓氏的户数,占台湾总户数的80.9% ,也就是表明每5户台湾居民中有4户的祖地在固始。由于闽国王潮、王审知均为固始人,宋代以后,不少福建人谈及自己的祖先时,都说是从“光州固始”迁来。这些姓氏分布于福建晋江、泉州、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莆田、仙游、厦门、漳州、龙海、漳浦、云霄、诏安、福州、长乐等地 。
讲到固始与闽台的关系,不能不谈到“三王”。为此特将“三王”的有关资料整理介绍如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1:56:1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王
所谓“三王”,是指唐末乱世之时率军从河南固始长驱入闽的王氏三兄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王”在世治闽四十一载,广施德政,保境安民,治发闽疆。五代十国时,其他地方尚在战乱之中,泉州、福州乃是一派繁荣景象。“开闽三王”还致力于拓展海上交通贸易,成为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开拓者之一。
史载,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唐末固始分水亭乡王堂村(史书上说是固始东乡)人。他们的祖上曾做过固始县令,后来一直到父亲王凭都以务农为生。哥哥王潮做过小吏,在当地兄弟仨以勇武出名。在黄巢打进长安,各地起义不断时,寿州屠户王绪也起兵攻入固始,扩充军队,发展势力,听说王潮兄弟很有名气,便将他们招进军中。据说三弟王审知状貌雄伟,隆准方口,因常骑白马作战,军中美称为“白马三郎”。王绪兵少势薄,为站稳脚跟,投靠了据守蔡州的秦宗权。秦宗权便任命他为光州刺史,让他配合攻打黄巢起义军。王绪不愿意受制于人,迟迟不肯发兵。秦宗权便兴师问罪,王绪寡不敌众,只好退出固始,南下发展。他们一直打到了福建境内,军队也发展到了数万人,但这时内部却发生了变故。
王绪趁乱世起兵,虽然豪爽,但度量极小。当时有术士谎称其军中有暴乱之人,于是他借机将身材魁梧的和有才干的人杀死,最后惹恼王潮兄弟。王绪领兵到了漳州(今福建漳浦),借口路险粮少,命军中不得携带老弱。当时只有王潮兄弟扶着老母亲随军而行,王绪命人杀王潮母亲,众将士见状,纷纷为他们求情,王绪只好作罢。此事令王潮担心日后再被王绪借口加害,于是挑选了几十个心腹勇士发动兵变,将王绪拿获,不久被囚禁的王绪自杀。
王绪一死,众将一起推选首领,王潮便当了军队主将。王潮整肃军纪,禁止将士骚扰百姓,抢掠财物,又和得力将领结拜,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王潮兄弟孝敬母亲,为母亲不惜以性命相争,这就足以令将士们由衷的钦佩。在王潮的大力整顿下,这支军队没有了抢掠恶习,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因此所到之处大受百姓欢迎,赢得了民心。
关于闽国
闽国(909年——94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先后定都于长乐(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瓯)。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王潮、王审知兄弟攻占福州,并逐渐据有福建全境。王潮被授职为福建观察使,不久升为威武军节度使。唐乾宁四年(897)王潮死,其弟审知受封为琅琊王。后梁开平三年(909),王审知受封为闽王。王审知称臣中原,交好邻国,提倡节俭,减轻赋役,以保境息民为立国方针。他还建立学校,奖励通商。其在位期间,闽地的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后唐天成元年十月(927年),王审知长子王延翰称大闽国王。后唐长兴四年(933)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国号闽,建都长乐,年号龙启。之后闽国内乱,永隆五年二月(943年),延钧弟王延政于建州称帝,国号殷,年号天德。天德三年(945),延政复国号为闽,不久即为南唐所灭。闽共历6主41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1:56:44 | 只看该作者
偏安东南
王潮原打算向西进军,跋涉到蜀地去保护唐朝皇帝。当时的泉州刺史廖彦若横征暴敛,残忍无道,百姓将士不堪忍受,但无法反抗。在王潮经过泉州时,泉州军民派张彦鲁为代表,请求他驱逐廖彦若。当地百姓也来犒军,恳求王潮为他们除害。泉州当时已是福建的一座大城,而且是良港,海上贸易发达,地方富庶,王潮顺应民意,领兵包围泉州城。廖彦若死守泉州,一时难以攻下。一年之后,王潮终于占领了泉州,处死了廖彦若。福建观察使陈岩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入主泉州后,王潮收编守军,减轻赋税,受到军民拥戴。
当时主政福建的陈岩在临死之前,想让王潮代他主持福建军政,但被其妻弟范晖夺取政权。王潮不承认范晖,命王审知进兵讨伐。王审知亲临前线,指挥将士决一死战。围城一年,福州城内粮草已尽,属将杀了范晖,开城投降。王潮将官署搬到福州,又礼葬陈岩,厚待其家属,其言行又赢得了福州的民心。占领福州后,王潮已经有了福建五州,唐昭宗任命他为福建观察使,承认了他对福建的控制。
王审知被命为副使,他不骄横又很有度量,而且在统一全闽过程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这使王潮对其异常信任器重。王潮病倒后,没有让儿子主政,把军政大权交给三弟王审知。不久唐朝廷在福州建威武军,任命王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封为琅邪郡王。朱温代唐自立,封王审知为闽王,此即“开闽王”的由来。当时中原大地,群雄割据称帝,但王审知一直尊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未曾称帝。即使杨行密占据江淮地区,阻挡进贡通道,他也让人由海路到达山东再到开封,没有间断。王审知统治福建期间,自奉俭约,为政以德,与民休息,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修筑道路,访求民隐,兴利除弊,深得民心。因而在五代,中原各地战乱频,残破不堪,而东南海陬蛮荒,经王氏开发后变成了“海滨邹鲁”。由于王审知在开发闽地上的杰出贡献,他被尊为“开闽王”、“开闽第一”。
历史功绩
三王入闽,带来了中原黄河流域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促进了闽江、晋江、九龙江流域经济、文化、海交、外贸、城建等方面的发展,时至今日的闽台文化与当年三王入闽后的贡献密不可分,形成了今日中华文化中的子文化。历朝历代福建主政官员对三王的历史性功绩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宋太祖题额“八闽人祖”,故郡号为“开闽”,而成为闽、粤、台始祖。直至清朝,福建官员在除夕、清明等节日里,都要到“闽王祠”拜祀开闽王,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今日福州城南立林则徐塑像,城北立白马三郎王审知塑像,这都是福建人民对王审知、林则徐所做贡献的认同。
王家老二王审邽(gui)
我的家乡在泉州罗溪,罗溪赖氏和德化部分乡镇赖氏的先祖孝先公,曾经在“三王”之老二王审邽麾下任过“榷货”一职(主管港务船务海运进出口贸易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关长兼外贸公司、海运公司总经理,唐宋时期泉州为东方第一大港,任此职位非比一般),因此对于当时长期治理泉州的王审邽,必须作一介绍。
王审邽,(858--904年),字次都,光州固始人。审邽随兄渡江南下入闽进来到泉州(886年)后,协助兄长王潮治理泉州七年,后任泉州刺史达十二年。
王审邽“为人喜儒术,通《春秋》,善吏治。”他主政泉州十二年,始终将儒家的仁政思想作为其施政取向。上任之后,他便把关注民生作为头等大事加以认真对待。他继续奉行大哥王潮治泉期间实行的“招怀离散”政策,遣人将背井离乡的泉州籍流民陆续召拢回乡,凡从外地返泉者均借给其耕牛及犁耙等农具,帮助和鼓励其到小溪场(今安溪县)、归德场(今德化县)等山区开垦梯田,重事农桑,发展经济。对房屋损坏不能栖身者,还协助他们修筑住宅,使之安居乐业。这些政策举措,体现了儒家倡导的民本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泉州的农业生产,使这些原来荒芜的山区“一年襁负至,二年田莱辟,三年民用足”。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既保证了官需民用,又增加了地方的财税收入。
王审邽十分重视人才。主政泉州时,他创设招贤院,成为中国历史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举措。唐末,中原混乱,战争频仍,人民苦不堪言。而在王氏三兄弟治理下的福建,经济相对繁荣,社会安定,与中原地区民不聊生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照。于是,中原公卿士族遂相继入闽避乱。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使之为闽地发展服务,时任泉州刺史的王审邽便毅然作出了设立招贤院的决策,并派其子王延彬具体运作建院事宜。
《十国春秋·武肃王审邽》:“中原乱,公卿多来依闽,天复二年(公元902 年),王审邽遣子延彬作招贤院礼之,振赋以财,如唐右省常侍李洵、翰林承旨制诰兵部侍郎韩偓、中书舍人王涤、右补阙崔道融、大司农王标、吏部郎中夏侯淑、司勋员外郎王拯、刑部员外郎杨承休、弘文馆直学士杨赞图、王倜、集贤殿校理归传懿,及郑璘、郑戬等,皆赖以免祸。”先后出入该院的名士还有秘书省正字徐寅,右拾遗户部员外郎、京兆府参军翁承赞和太学博士倪曙等人。
五代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当时,闽属偏隅之地,其文化较之中原地区相对落后。诸多文人名士从中原来泉州后,在招贤院内切磋学问,进行文学创作,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泉州乃至福建迅速传播,促进了福建及闽南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据统计,泉州招贤院的文人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诗篇,被收入《全唐诗》及其他诗集的即达340余首。至此,尚文之风在泉州蔚然形成,“童蒙诱掖,学校兴举”,泉州因此获得了“海滨邹鲁”的美称。这一风气的形成,奠定了泉州的文化底蕴,致使大批人才联袂而出。五代时,泉州中进士者6人。延至宋代,泉州中进士者就达862人(特奏名480人除外),其中五代至宋代,泉州先后有4人中状元;有8人位居宰辅之位。这一现象,在全国各州府中是极为罕见的。这些人才的迭出,与王审邽父子创办招贤院,使泉州形成好学之风,有着直接的关系。
王审邽还笃信释老之教,崇信为善纳福因果,在经济发展同时,舍财修建大量寺院,著名的如城西隅清果院,供租谷二十余石;金地院,在晋江兴贤里(今紫帽镇),有寺产田地六百余亩。乾宁四年(897年)十一月,王审邽重建开元寺,佛殿、钟楼、经楼落成。开元寺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祗。其两旁是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他还大力修建道路、桥梁,便利行旅。
王审邽墓葬位于泉州市区东郊凤山之麓、草邦水库西北侧,距水库北岸约二、三百米。因王审邽墓陵在此,故又名“皇积山”(皇者天皇,积者勋绩)又称“皇绩山”。1998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10-25赖启明
于息县名扬大酒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4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6#
发表于 2012-10-29 14:31:43 | 只看该作者
还没去过,有机会要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7#
发表于 2012-10-29 14:42:05 | 只看该作者
比较少听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