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5 09:25:36
|
只看该作者
记:您是怎样走上临床解剖学这条路的? 钟:我从事解剖学研究很偶然。1951年,从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前一年,身为团支书的我,按先人后己的原则,到无他人选择的解剖学科担任实习助教。当时我与其他很多学生一样想当个外科医生,但是一旦听到组织的召唤,第一反应就是服从,不讲任何条件和理由。这是那代人的性格。历史无意的一笔开始了我专业一生。
记:从您的履历看,您是在1985年编著了国际上第一部《显微外科解剖学》后才进入公众视野的,之后荣誉纷至沓来。
钟:1951年开始工作时,临床解剖学是一个偏门,所以谁选择了它,就相当于选择了可能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坐冷板凳,但农村出来的青年对事情总有股韧劲,特别是看到不少外科医生因为不懂解剖学,给病人造成了伤害,我心里非常着急,这使我坚定地继续临床解剖学这一方向。我当了10年助教和17年讲师,1985年,我编著了国际上第一部《显微外科解剖学》,使我国显微外科长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是这时“浮出水面”的。同年我晋升教授,72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在75岁时出版了1000万字的《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把自己大半辈子的研究成果和20世纪中国临床解剖学的完整资料整理出书。76岁参加国家“863”计划开展“虚拟人”研究。
记:从毕业到编著国际上第一部《显微外科解剖学》,您用了30多年的时间从事临床解剖学基础研究,而这30多年您的人生之路也相当坎坷,因为新中国成立后赶上各种政治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加入过国民党青年军的您,从镇反肃反到十年浩劫,屡屡被“隔离审查”、“控制使用”,住牛棚,挨批斗……您如何看待自己这样的人生历程?您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钟:我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的时候也谈过这个问题,我认为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对待名利要看得淡一些。比如新中国成立后我赶上各种政治运动,住牛棚、挨批斗,开始也很失落、懊恼,后来对事态发展看得越来越清晰,心情越来越平静。凡事都有规律,就如同人体血管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就是找出事物的规律,人生也有这样的规律。
无论是对待学术研究还是对待人生,我的态度都是要尊重自然的规律。我爱好体育,中学时是校足球队的预备队员,大学时是校篮球队队员,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期间参加过全军运动会,是成都军区羽毛球队的队长兼教练,曾经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我也游泳、打保龄球,现在就只能散散步。人生就是这样,我从预备队员到教练,现在已经不能上场了,只能做一个摇旗呐喊的观众,这也是人生的规律。
对于我的遭遇,我只能说当时时势如此,你我都无法选择。我能选择的,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继续自己的研究、教好学生,这就是我的人生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