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片机时代,移动胶片后背来补偿振动是如此的麻烦以至于大家都选择了镜头搭载防抖系统作为开发方向,其中佳能首创了IS系统,其他厂商也有类似的技术,比如尼康的VR,腾龙的VC(Vibration Com-pensation) ,适马的OS(Optical Stabilizer),松下的Mega OIS(Mega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等等,镜身防抖系统的作用原理是在镜头内部搭载了加速度传感器,感知镜头的运动情况之后移动镜头中某一片或一组镜片来补偿镜头运动造成的图像位移。
值得说一下的就是,坊间提起防抖技术的时候,总是说机身/镜头搭载陀螺仪感知相机状态云云,实际上不过是半吊子们以讹传讹而已。实际上镜头内部是不可能装上陀螺仪的,一来在刚出现光学防抖的时候,陀螺仪还是很大一砣,比较难做的小到能放进镜头里的地步,二来陀螺仪有一个启动时间,从加电到达到工作转速是需要大概零点几秒,对于相机来说这个反应速度有点慢了;最后一个理由,光学防抖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于:移动某片/组镜片来补偿位移,只要知道加速度就完了,陀螺仪用在这里太屈才。所以无论是那种光学防抖系统,其实使用的都是微型加速度传感器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这东西可能大部分朋友没听说过,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见到,比如苹果的iphone的屏幕可以根据用户握持的状态而自动切换横向和纵向,Wii的手柄能感知用户的动作,甚至于高档一些的计步器,这背后都有MEMS的功劳。
机身防抖的作用原理其实和镜身防抖的差不多,只不过从加速度传感器当中感知到的机身运动状态型号被用于移动影像传感器来补偿图像位移,这项技术最早由美能达开发出来,发展到现在三星的OPS(Optical Picture Stabili-zer),索尼的SSS(Super Steady Shot),宾得(SR,Shake Reduction),效果最好的当属奥林巴斯的IS(Image stabiliser)。
使用了SR机身防抖技术的宾得K10D |
使用了IS机身防抖技术的奥林巴斯E5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