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叫“糖水片”吗?

[复制链接] 0
收藏
16
回复
906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8-7-15 11:1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知道什么叫“糖水片”吗?很久之前就看过网站的非鸟非兽发片时写着糖水片,那时似懂非懂地知道啥叫糖水片,一些MM的照片。今天,在一网站上看到这么一席民间座谈会的辩论,他们中,有摄影爱好者,有摄影批评家,自由摄影家...我们的摄友也分布在各行各业,而我们又是如何认识糖水片的呢? 也来说说您的看法吧。

 转: 以民间的名义 [糖水片座谈会]   2007.5.3 下午15点整      

 “糖水片”是什么呢?依我说就是“视觉俗套”,是打着“美”的名义的“视觉俗套”。“糖水”两字起得极好,以味觉喻视觉,谓其浅薄而不耐咀嚼也——藏策

  糖水片一词大约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意味着甜美好看,但不是那种深沉的纪实摄影。糖水片的爱好者多为摄影的发烧友,当然有的烧得非常可以,比如他们使用的设备甚至远远超出许多职业的摄影师。糖水片产生的形象资源也基本在几个地方,如河北的坝上、四川的川西山地、元阳梯田等,以风景摄影为主。糖水片其实也是一个文化现象,是正在富裕起来的部分中国人在特定时期的趣味。一度,糖水片成为国展的主流,许多大奖也是青睐糖水片。糖水片的背后是文化娱乐化的背景,是物质社会人们无害审美的结果。由于其内容的特定性和面世的体制性,糖水片也是风光摄影和沙龙摄影的同义词。 ——鲍昆

  徐祎(摄影爱好者/公务员):   

  今天在座各位能来参加这个有关“糖水片”话题的座谈会,我很高兴,并表示热烈的欢迎。尤其值得高兴的是,我也邀请到了从天津来的诗人、摄影批评家萧沉先生和摄影家莫毅先生。他们二位虽是受我私人之邀来临沂游玩度假的,但听到有这样一个座谈会后,也非常感兴趣,很愿意与大家就“糖水片”问题进行深入座谈。而今天这个“以民间的名义”,也是由萧沉先生临时提出的,我觉得非常准确、合适。下边我想先请萧沉先生讲几句。   

  萧沉(诗人/摄影批评家):   

  由于徐袆事先也没有和我说起大家要坐在一起唠唠,也没有准备,就和大家一起想到哪说哪。今天这个座谈,我觉得该是一个既很民间也很随意的座谈,不是什么正式会议,所以,我建议徐祎为这个座谈会戴个“以民间的名义”的帽子比较合适。另外,因为“民间”区别于“庙堂”,区别于官方,区别于被大众媒体公开发表的许多东西,所以自由度比较大。比方讲,摄影界最初的[四月影会]就是纯民间的;诗歌界的朦胧诗与《今天》杂志也发起于民间;美术界的[星星画会]也是……民间的意味,首先在于让我们有一个畅所欲言、自由发挥的宽松空间,一个自由的思想语境。二是大家既是热爱摄影的人,也是朋友,用不着戴着面具说话。   

  今天的话题是“糖水片”,这个词儿我想大家以前一定听的太多了。现在中国这么多人在拍风光、人像、纪实、观念等等,实际上这些摄影类别都有“糖水片”。以前这个“糖水片”大家都在叫,但你较一下真,什么是糖水片?回答起来恐怕就有些难度,就需要大家来论一论了。有关“糖水片”问题,前不久我在我的BLOG上已有过议论文章,今天还是想先听听在座各位的看法与高见,先说这几句。   

  刘宗礼(摄影师/临沂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那我就先说几句。“糖水片”我接触比较晚,我觉得什么是“糖水片”呢?就是愉悦眼睛的,看不出作者是谁的照片。我觉得并不是每一张照片都能看出作者来,我的意思是----通过长期的训练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果判断这张照片它不带有作者的风格或者是没有明显的作者痕迹,我觉得它就是“糖水片”,他没下功夫,他处在一种流行的文化快餐的档次上。   

  王守卫(摄影师/公务员):   

  关于“糖水片”,多年来我也在拍这些东西,不过近几年我的方向已经转变了。我当初拍“糖水片”大概与许多摄影发烧友一样,因为看着画面好看才去拍。所以好多人、特别是刚入门的摄影发烧友在走我们的老路,在复制一些垃圾影像。我个人认为给“糖水片”的定义就是----追求甜美。当然不仅仅是风光摄影,对于纪实摄影或者其它一些能表现自己思想的一些摄影类型,也有“糖水片”。追求一点甜美,没有更深的思想,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作用,不能给人更强的刺激。我私下里常说,对于现在的一些摄影家,其实应该称为“摄影玩家”,就是“玩”摄影!对于他们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追求什么呢----去旅游。在旅游的同时,可以拍照,达到自我的一个满足。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坐在这里谈“糖水片”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虽然说百花齐放,但是“糖水片”这个花太多了。因为爱好摄影,我拍摄这些东西做什么?有什么意义呢?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个宣泄吗?如果仅仅是宣泄,我用摄影这个方式好吗?应该更多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不应该整天在魔道里转来转去,像一个驴一样拉着磨不停地转。   

  耿志刚(摄影师/公务员):   

  我接触摄影时间不长,对“糖水片”的概念呢,我觉得就是一种追求“唯美”的一种东西。比如构图啊,角度啊。对“糖水片”呢,我觉得也不是完全的否定。我觉得对于初学摄影的人,他是应该学拍“糖水片”,怎样能够把这个照片拍下来,从哪个角度,什么样的构图,达成一种美,然后再进行一个突破。突破这个定式,有两个方向:比如说拍风景,一个是要拍出风景的思想,你拍的这个地方可能看不出它是蒙山,因为你拍的是它的思想;再一个就是拍出风景的性格,比如蒙山的朴实。虽然你和大家一块去某一个地方,但你注意的是另外的一些东西,所以很可能拍出一些比较好的东西,那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萧沉(诗人/摄影批评家):   

  我插一句:耿先生刚才讲“糖水片”就是追求“唯美”的一种东西,这个观点我不大同意。我在《什么是糖水片》一文里曾说过----“唯美”并不是糖水片,因为“唯美”是美之一种,风格之一种。尤其是风光类的,以往是因为大家一窝蜂都去追求“唯美”这种风格,拍回来的又都是千人一面,所以我才将它特别拿出来批评。但公平讲,“唯美”不应划入“糖水片”的范畴。   

  莫毅(自由摄影家):   

  我说几句。我的想法和萧沉是一样的,“糖水片”在各个摄影类别里都是存在的,即使当代的观念摄影里也有很多。“糖水片”不要以是不是风景来区分。在中国,“糖水片”是以风景和花卉为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但有很多好的风景片并不属于糖水片,而且它们的艺术和人文价值也非常高。

  另外,刚才提到的“唯美”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糖水片”。美是要分层次的,有很表面的、表像的、偶然的、很多非常态的不揭示本质的、浮光掠影的、肤皮潦草的……这些也可以把它看成是美当中的一种,但这肯定是最浅薄的那一部分。而我们平时所说的美,是更本质、更深沉、更久远的,能使你陶醉其中时间比较长的,而不是只美这几秒钟。“糖水片”就是让你美的时间特别短,不用别人来强迫,你自己可能就把它放弃了。真正的美应该是本质上的,让我们身心感到愉悦,这些美应该归入大美。我们应该去追求这些大美、本质美的一些东西,跟真相、跟真理关系更加密切的这种美。这种美才是我们应该去表达去追寻的。   

  龚丹松(自由摄影师):   

  王守卫刚才说摄影是很个人的东西,我理解的个人就是----要么有的人是把摄影当作能够寄托自己想法或感觉的一些东西,然后记录下来;另一种呢,就是把摄影作为自己的某种社会责任。   

  有人说“糖水片”是一种很唯美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并不一定。比如“花”,拍出来很漂亮,但是它唯美吗?我们平时看到的漂亮东西太多了,虽然它很美,但是我们看的时候已经没有感觉了。那时候,我觉得再拍这样的东西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我们能从这种摄影里得到什么享受呢?我感觉没有。   

  徐祎(摄影爱好者/公务员):   

  我觉得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风光片不等于糖水片。还有就是现在我们数码普及了,手机都能拍照,全民都在搞摄影,你不能要求所有人不拍“糖水片”。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拍照片要不要谈构图?谈用光?要谈!那么我们怎么去谈?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不拍“糖水片”。风光片不等于“糖水片”,但是风光片容易产生“糖水片”。今天我们这个座谈会并不是要去反驳“糖水片”,好看不是“糖水片”,唯美不是“糖水片”,尤其是风光片,不能统统和“糖水片”划等号,好看并不见得是美。   

  王守卫(摄影师/公务员):   

  关于摄影也好,美也好,我想重要的在于你给观众表达的是什么东西?你想传递一个什么思想观点?受众看懂了吗?理解了吗?如果说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只能说是一个自娱自乐的“糖水片”。摄影这个门坎很低了,每个人拿起相机都可以拍片,这时候有人说摄影已经不再是一个艺术摄影了,摄影已经走向消亡了。但也有人说,正是因为图像的泛滥,有可能产生更纯粹的影像,众多摄影爱好者和图像研究者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把图像推入另一个高峰。我也这么认为,所以说我们今天坐在这儿来谈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不但是思考我们今后的路子应该怎么走,应该拍什么、怎么拍的问题,对其他的摄影爱好者也是一个借鉴,摄影杂志我原来是非订不可,都要仔细研读;现在即使订了我也不大看,我觉得是对摄影的一个误导。   

  萧沉(诗人/摄影批评家):   

  我想我们还是来谈“糖水片”的问题。关于“糖水片”,关键是在于----许多人拍这种片子时,也的确是有想法的,并不是机器人在拍,也觉得美。比如拍一朵花,拍山水,都觉得美。但这个美是有标准和内容的,你怎么来认识这个美呢?你这个美是“唯美”还是其它的“美”?还是糖水片?我个人以前也总结过一些这方面的概念,今天我想用一个特别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认为糖水片特别类似于咱们到商场去买电视机时,人家给你放一个测试荧光屏色彩是否鲜艳、清晰度与对比度是否理想的那种影片。那种片子当然也有构图,色彩还原度也非常好,景深、虑实、清晰度都非常好……但你看了有什么心灵或情感上的触动呢?没有!它只是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标准,而很多人都误把这种测试的东西作为摄影的审美标准。所以“糖水片”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只有技术,没有艺术;只有构图,没有意图;只有色彩,没有神采。   

  莫毅(自由摄影家):   

  我是非常推崇亚当斯的,中国的摄影批评对亚当斯一直有相当多的误解。亚当斯照片的真正价值不是因为年代久远,也不是因为他的技术达到了某种难以企及的难度,这些技术性问题很多人也能解决,在当时就能解决。可为什么只有亚当斯以生命的力量去把他的暗房做到完美极致?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是他必须来淋漓尽致展现的,所以他才这么做,是他思想和审美的使然!他不是去追求技术或要求这个技术如何完美,而是这个技术在他表达的思想里是必须体现出来的。大自然从石头到山脉,所有这一切的质感他必须有,必须体现出来。而且亚当斯的风景里,萧沉说过,是对拍摄对象的一种尊重,一种敬畏,很重要。但是我们现在大量的风光摄影师,包括拍花卉的,他们把事物的本来面目给遮盖了,反而表现的是一种“非常态”的,而那风光或花卉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个样子的,只是偶尔才那样。但摄影者却在那儿等待那个偶然性,然后拍下来说----这一时刻是真实的。也还辩解说某朵云不是他加上的,他没有用暗房做处理,某个光影也是自然而然来的,只不过是他等到了那一刻……等等。但我要说,这一刻不是常态的,你用一种“非常态”的东西遮盖了真实的面目。反之,我们看亚当斯的东西,就没有任何遮盖,他绝对不会等某个光影出现把事物弄得面目不清、面目全非时再去按快门!所有镜头里的一切他都如实的再现,这种对自然的态度,体现了一种尊重和敬畏。正是这种尊重和敬畏形成了亚当斯作品的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   

  但目前在我们中国的风光摄影师里我们看不见这种尊重和敬畏,她几乎被所谓的“大师们”完全排斥了。你都不尊重和敬畏你对像的面目,你只是拿他来造一个子虚乌有的你红口白牙说是自己内心里的“画境”,用你虚假的“画境”遮盖了你本应该尊重的对象,想要造“美”却背离了艺术本质中的善和美!拿它们来给我们看,你想说什么呢?说你的技术多么高深,如何有耐心,或者你知道如何构图,如何安排那块云彩,或什么时间按下快门,你的意境如何如何,等等。可这有什么呢?我觉得这很不值一提!我经常拿绘画做对比,就是说你想体现的这些技术难度也好,构图难度也好,这些难度跟绘画相比,跟很多其它艺术领域相比,这些技术算什么呀!以前可能还有一些光圈呀、速度呀之类的所谓难度,可现在有了数码相机后,光圈、速度之类的已不重要了。所以,我觉得摄影的技术难度,构图难度,对色彩的驾驭难度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太简单的事情。   

  张明生(摄影师/公务员):   

  因为平时比较喜欢拍风景,所以对这个问题很关心。对于“糖水片”这个概念,我到现在比较模糊。看了萧沉老师的文章,我对“糖水片”的理解就是----这个片子看着比较好看,但是品着没有味道。我对风景这一方面谈一下,前年去坝上拍风光,参加所谓专业的一个摄影活动,那次创作活动给我的感触非常深,我觉得那么多人集中对一个景在那儿喀嚓喀嚓的拍,当时就觉得这个拍法是绝对拍不出好东西的,最多拍出千篇一律的东西,风景片风光片只要拍,就要有个人的选择。   

  莫毅(自由摄影家):   

  我再说几句。对摄影的初学者来说,觉得驾驭了一些技术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通过技术也大概才感到有一种快感。但这种快感是一种比较初级、比较简单的。而今天对还想再往前走一步的摄影人来说,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超越一般水平的愿望。我觉得萧沉说的有关“艺术”的三段论非常重要----“从摹仿现实/到提炼现实/最后超越现实”!其实每个摄影人哪怕他一再否认,一再说自己就是拍着玩,就是如何如何的不当回事,但当他战战兢兢的把他去西藏拍回的照片给别人看时,他自己心里也渴望一种被承认。但你渴望着被承认的时候,就该想想----你渴望别人承认你什么呢?这时问题就出现了。我觉得这就是摄影行为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你怎么玩痛快你就怎么去做就完了。问题产生在第二阶段,就是你回来以后的快感能不能从你的第一阶段的结果里获得?在第二阶段里面获得快感,这很重要。   

  而什么是“糖水片”呢?我觉得应该从信息学角度来做一个定义。我觉得第一是你照片的信息量,第二是你的信息的质量和价值。今天信息是非常多的,你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却并不容易,而且垃圾信息非常多。其实,我们平时对信息这两个字的认定,就是指有意义的信息!而没有意义的信息是没有人把它看作信息的。所以说,当我们说信息的时候,就是指有意义的信息。那好,回到“糖水片”,我刚才说照片里你有多少信息?这些信息是否有价值?这其实就是判断一张照片是不是“糖水片”的重要因素。换言之,我给“糖水片”下的定义就是----它没有信息或信息极少,而且其中还提供了一些假信息,比如为了所谓的“意境”而把大自然的面目遮盖起来的“大师级风光片”。   

  我和萧沉抨击的绝对不是大量的爱好者,而是像这些国家养着他们、商业人士捧着他们、拿这些东西去骗人的职业摄影师。对于普通的摄影人,其实还有很多的快乐存在,因为这里有一个技术的难度,对于相机对于摄影语言的驾驭。当他完成一张也能做到所谓“大师”那样“难度”的照片时,他的快乐是一种单纯的超越了自己的技术的快乐。但“风光大师”如果也只是追求这种快乐就太简单了。并且如果这一超越的快乐还建立在让大自然里的一切失去常态的可辨认的样貌中,其快乐也是残忍的!尤其是还拿着这种东西出来抬高自己时。   

  徐袆(摄影爱好者/公务员):   

  刚才莫毅谈的一个问题我是有感触的,那就是我们反对拍没有实质性意义的“糖水片”,这种反对不是针对摄影爱好者。我记得在鲍昆老师的博客里曾有摄影爱好者对这一问题表示过担忧,鲍昆很真诚的给他回帖说自己对风光摄影的某些看法不是针对爱好者而谈的,这种严肃的为学态度让我很感动,林路在《“清算”风光摄影》等有关文章中也提到过相似的问题。风光片也罢、“糖水片”也罢,作为爱好者来说你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一旦到了莫毅提到的“第二阶段”的时候,是应该调整拍照思路的时候了。   

  萧沉(诗人/摄影批评家):   

  我觉得老莫已经说得很透了,他作为搞了二十多年摄影的身体力行者,这些体会很实际也很有深度和高度。前一段时间我曾在我的博客上贴出一组洪磊拍黄山的片子,有些人不理解,觉得那些片子在技术上根本没什么难度,任何人都能拍。这个错误的看法是很典型的,因为你拿技术标准去衡量洪磊的黄山,肯定不合适。那不是技术高低的问题,因为你再有技术,也拍不出人家那种虚无空灵的感觉。换言之,虽然拍摄技术对视觉也能产生较好的效果,但只有视觉而没有感觉的照片,其实正是“糖水片”的明显特征。民俗摄影也存在“糖水片”的问题,比如某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火把节、晒佛节、婚丧嫁娶之类的,如果它是纯粹的记录,就老老实实说这种片子是记录这个民俗的图片数据而已,不要标榜为摄影作品。   

  莫毅(自由摄影家):   

  最后我想补充一句: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一个精神营养匮乏的年代!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供应什么?这是我们拿相机的人应该考虑的。比如说你的孩子缺乏营养,你绝对不会说只给孩子喝白糖水。换成摄影也一样,你不能说什么东西甜,你就天天给他只吃这东西。超市卖的“果冻”孩子们最爱吃,可做父母的最怕他们吃多!   

  徐祎(摄影爱好者/公务员):   

  今天的座谈会开的很好,很及时。我觉得大家的发言也都很精彩,基本谈清了“糖水片”这个以往比较模糊的概念。作为很民间的一次座谈,我觉得意义重大,甚至也超出了民间的范畴。今天的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2:49:12 | 只看该作者
 LS轻松地说着讽语...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5:09:54 | 只看该作者
 老实说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也这么觉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8-7-16 12:16:58 | 只看该作者
lz--Spring首先非常感谢你给我们带来关于“糖水片”这方面的内容。
我也很认真地看了一遍,只要你仔细看开场白的对话就知道,这是由“徐祎(摄影爱好者/公务员)”导演的一场“秀”。
我非常清楚知道我对摄影还是一个非常外行的“爱好者”,对摄影还是很肤浅。正因为这样,我的“看后感”肯定是幼稚可笑。

1.刘宗礼(摄影师/临沂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那我就先说几句。“糖水片”我接触比较晚,我觉得什么是“糖水片”呢?就是愉悦眼睛的,看不出作者是谁的照片。
        真佩服,不愧是教授。不要说天下有那么多照片,就中国出名的摄影家都不少。凭一张照片就能看出是谁那真是最高境界!

2.莫毅(自由摄影家):   
       什么是“糖水片”呢?我觉得应该从信息学角度来做一个定义。......其实,我们平时对信息这两个字的认定,就是指有意义的信息!而没有意义的信息是没有人把它看作信息的。所以说,当我们说信息的时候,就是指有意义的信息。那好,回到“糖水片”,我刚才说照片里你有多少信息?这些信息是否有价值?这其实就是判断一张照片是不是“糖水片”的重要因素。换言之,我给“糖水片”下的定义就是----它没有信息或信息极少,而且其中还提供了一些假信息,比如为了所谓的“意境”而把大自然的面目遮盖起来的“大师级风光片”。
     “信息”是一个名词,应该以词典为准,“我们平时对信息这两个字的认定,就是指有意义的信息!”,没意义的信息就不是信息?还有“我们”范围多大?华人?还是圈内的人?如果说也包括我,那我可不是这样理解,请不要强加给我。

3.鲍昆
......一度,糖水片成为国展的主流,许多大奖也是青睐糖水片。
       糖水片既然“成为国展的主流,许多大奖也是青睐糖水片”。难道那时摄影界迷失了方向,而现在却把它扁成既“养眼”又能“润喉”的“糖水片”?

4.莫毅(自由摄影家):   
  最后我想补充一句: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一个精神营养匮乏的年代!......
        如果说开放改革几十年了还说“精神营养匮乏的年代!”,我不知道“精神营养”是指那些内容。文革时代想看一场电影都很难,周六周日只能打扑克、打篮球过日子,精神营养匮乏的很。所以说这样的讨论你觉得有意义吗?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有得罪的地方请多多原谅。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15:05: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云度版主的仔细阅读与回复。呵呵,老实说您认真的态度让我汗颜~因为很多文字我都是读过就算,然后又拼命看其他,囫囵吞枣,这样真正吸收的没有多少。
        今天看到您回复我又认真看了一遍,我觉得,首段那些文字不能说明这就是由“徐祎(摄影爱好者/公务员)”导演的一场“秀”吧?我认为由他组织或者发起可能更中立一点~~

      “刘宗礼(摄影师/临沂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那我就先说几句。“糖水片”我接触比较晚,我觉得什么是“糖水片”呢?就是愉悦眼睛的,看不出作者是谁的照片。
        真佩服,不愧是教授。不要说天下有那么多照片,就中国出名的摄影家都不少。凭一张照片就能看出是谁那真是最高境界!”

我觉得他说得看不出作者是谁,意思是看不出是谁的风格吧?一般每个摄影师都会有自己的风格,我们看到一幅作品就会有所猜测。而糖水片,愉悦眼睛的,比较看不出作者风格也是正常。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15:39:3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点我觉得奇怪的,很多人反对或者不赞成糖水片,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拍糖水片呢?这说明肯定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吧?唯美?还有呢?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7#
发表于 2008-7-16 19:33:34 | 只看该作者
还蛮复杂的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8-7-24 23:04:50 | 只看该作者
[:2-1:]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8-8-8 09:39:52 | 只看该作者
他們所以批判糖水片,僅是因為片片愉悅了視覺!
所謂的磚家,都成了禁欲主義者。

如果愉悅有罪,那麼,就讓我來承受好了。

哈哈,用愉悅來懲罰我吧,從視覺或觸覺上,從心理和生理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8-8-8 10:26:54 | 只看该作者
所謂經典,某程角度上來看,只是因為對比較少,所以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
可笑的那班自詡為磚家叫獸的家伙,死捧著前人臭腳丫不放,對普通人批判打壓,營造雲裡霧裡莫測高深的氣團,以此來顯示自己高高在上。
對付這種人,應該拿拖鞋狠狠地抽他們的嘴巴!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