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10 17:36 编辑
2022年7月,中国工作队在修复茶胶寺 图源:新华社
实际上,中国工作队付出的心血远远不止于此。
目前,中国工作队正在执行的项目以王宫遗址保护修复项目为主。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8年到访柬埔寨时,中柬双方正式签署的项目。与此同时,中国考古专家还在开展关于吴哥古迹崩密列寺的研究。 中国工作队在修复茶胶寺 图源:中国日报
据顾佳赟介绍,中国还是柏威夏寺保护项目国际合作委员会的联合主席。为了给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中国专家也对柏威夏寺展开了大量研究。
回国后,他编写了一本《真腊风土记》,对十三世纪柬埔寨的山川、物产、风俗等做了详细记录。
中国与吴哥古迹的渊源 中国援助吴哥古迹保护修复工作还有其历史渊源,因为最早揭开吴哥窟面纱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外交官——周达观。
早在1296年,被元朝皇帝铁穆耳派到柬埔寨的外交使团成员周达观就在吴哥城住了一年,细致考察了真腊王朝(柬埔寨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关于房屋
其次如国戚大臣等屋,制度广袤,与常人家迥别;周围皆用草盖,独家庙及正寝二处许用瓦。亦各随其官之等级,以为屋室广狭之制。
关于服饰
自国主以下,男女皆椎髻袒裼,止以布围腰。出入则加以大布一条,缠于小布之上。
“周达观撰写的《真腊风土记》完整记录了古代吴哥王朝的风貌,是中外学者开展吴哥历史文化研究的必读文献。所以,今天的中国考古工作者是在古人的基础上,继续从事理解吴哥文化的研究工作,”顾佳赟说。
1819年,法国的J.P.A.雷慕沙首先将《真腊风土记》译成法文,从而让欧洲人了解到了关于吴哥窟的传说。
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报告吴哥状况,但未引人注意。
直到1861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Henri Mouhot)为寻找热带动物,到柬埔寨旅行,在原始森林中再次发现了宏伟惊人的吴哥的古庙遗迹,并通过素描告诉世人,周达观《真腊风土记》中所描述的那个“业已消失了的吴哥城”不是传说,而是事实。 亨利·穆奥作《吴哥窟正面》图源:维基百科 亨利·穆奥作 《吴哥窟廊门图》 图源:维基百科
吴哥古迹是古代柬埔寨人缔造的奇迹,也是古代柬埔寨人贡献给全人类的建筑奇迹。柬埔寨视吴哥为象征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1953年独立以来,柬埔寨的每一届政权都在国旗上使用吴哥形象。 顾佳赟表示,中方帮助柬埔寨保护修复吴哥古迹,就是在帮助柬埔寨保护其最珍视的瑰宝,也是中柬“铁杆友谊”的文化表达。
他还指出,保护修复吴哥古迹既有文化意义,也要有经济效益。吴哥古迹坐落的省份暹粒省是一座标准的旅游省份。大部分民众都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做好保护吴哥古迹的工作,就是在保护当地民众的“饭碗”,也是在帮助柬埔寨保护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的基础。
记者:莫竞西
编辑:左卓
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维基百科 纪录片《Treasure Seekers-Glories Of Angkor Wat》 中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