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2-20 15:43 编辑
冬至要温补 养生有关艾
挑开绿色的艾粄,一块块鸡肉泛着油光,让人食欲大开。 做艾粄包鸡时,首先要将采来的艾叶晒干后打粉,加入糯米粉中,然后倒入热水,揉搓成粄团。 粄团揉搓好后,先铺一层在底部,放入切块的鸡肉,再盖上一层粄团,把鸡肉完全包裹起来,放入烤箱去蒸。 在冬至前后,全家人围着掿艾圆成为李阿姨家的一种习惯,寓示着一家人团团圆圆、阖家美满。 用双手将艾粄面团揉搓成丸子状,不散不黏手就算成型。 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俗话说“冬至大过年”,对于大埔客家人来说,食锡圆、做艾粄是过冬至的标志,其中也蕴含着当地人冬季进补的养生之道。
“冬至掿圆,夏至捡田。”这是旧时客家人的一种说法。意思是冬至吃了用糯米做的粄或汤圆之后,对身体很有益,来年生产劳动的劲头更大,用强壮身体的劳动带来更大的收入,用劳动所得的钱来“捡田”(买田地)。
在大埔,客家人会吃由糯米粉与艾草混合制成的“锡圆”过节,又被称为“艾圆”。在客家人眼中,艾叶是滋补良品,大家知道吃艾叶的益处。因此美味营养的艾圆成为大埔人冬至最爱的美食之一。但年年如此,有些单调,另一种与艾有关的美食——“艾粄包鸡”就这样诞生了。
冬至前夕,记者来到住在大埔县城的李巧珍阿姨家中,此时李阿姨一家正在制作艾圆以及艾粄包鸡。
“做艾圆时,要用滚烫的开水将艾粉反复揉搓,直至成团,再用手揪下一小块用双手揉搓成丸子状,不散不黏手就算成型。”李巧珍边揉边说,不一会儿,一颗颗艾圆就已摆满了盘子。“之后再把艾圆放入姜糖水中煮熟,等到艾圆漂浮起来,就可以食用。”
相比艾圆,制作艾粄包鸡需要花费多一些功夫。“做艾粄包鸡首先要将采来的艾叶晒干后打粉,加入糯米粉中,然后倒入热水揉搓成粄团。”李巧珍说,粄团揉搓好后,先铺一层在底部,放入切块的鸡肉,再盖上一层粄团,把鸡肉完全包裹起来,放入烤箱去蒸。
大约40分钟过去,艾粄包鸡便做好了。此时刚从烤箱中出炉的艾粄包鸡还冒着热腾腾的艾叶香味,用筷子轻轻夹起来,软糯又有弹性。挑开绿色的艾粄,一块块鸡肉泛着油光,让人食欲大开。
“虽然其貌不扬,但吃起来口味却很丰富,入口能感受到艾粄的甘苦,而鸡肉的油脂经过艾粄的吸收,嫩而不腻,夹杂着艾叶清香的鸡肉有着滋补的功效。”李巧珍说,艾叶本身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等作用,做成艾粄包鸡补而不燥,因此冬至除了吃艾圆、艾粄,大埔人还有做艾粄包鸡过节的传统,别有一番风味。
如今,在冬至前后,围着掿艾粄、吃艾粄包鸡成为李阿姨家的一种习惯,寓示着一家人团团圆圆、阖家美满,更寄托着家人对来年美好的期望。
冬至补一补,来年猛如虎。冬至前后,除了与艾有关的美食,大埔人还会吃羊肉、羊肉煮酒、糯米焖饭等温补食品。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至就要到了,你准备进补了吗?
文/马吉池 图/袁群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