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光绪版《嘉应州志》中的

[复制链接] 0
收藏
7
回复
804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9-11 08:47: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9-11 08:57 编辑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光绪版《嘉应州志》中的客家方言

来源:守心斋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光绪版《嘉应州志》中的
光绪版《嘉应州志》之方言卷

      父母统称曰爷孃,亦曰爷哀。

      这是对他人称呼父母而言的。

      我们一般当面称呼父母,都叫“阿爸”“阿妈”或是“阿眉”。

      儿时乡间,有一种更亲切而古老的叫法——“嫩”。就一个音,十分亲切。因为这个音和客家的“乳”字的发音是一样的。婴儿吃奶叫“食嫩”,故此称呼母亲叫“嫩”。

      祖父曰阿公,祖母曰阿婆,曾祖父曰公大,曾祖母曰婆大,祖之兄弟曰伯公、叔公,其妻曰伯婆、叔婆。

      这里的“大”通“太”,“公太”“婆太”。

      再往上一辈,曾祖父的父亲叫“公白”,母亲叫“婆白”。

      称呼伯父的妻子为“伯眉”,叔父的妻子为“叔眉”,也有统称“眉眉”,一般写成“姆姆”,“眉”是客家话的发音。

      妇人称君舅曰家官,君姑曰家娘。

      儿媳妇对外人称呼自己老公的爸爸叫“家官”,妈妈叫“家娘”。

      夫之兄曰阿伯、曰大郎,夫之弟曰阿叔、曰小郎。

      夫之姊曰姊,夫之女弟曰小娘姑。

      子之妻曰新妇。

      岳母称女婿“细郎”,婆婆称儿媳妇“新舅”。

      弟读为大之平声。

     弟叫“老睇”

      妇人谓夫之兄弟之妻统曰子嫂,于弟之妻曰老弟新妇,

      这里的“新妇”念做“心舅”。

      于子女统曰子息,

      兄公称弟之妻曰姆。

      这里后面的注释,为子女之称,若伯姆叔姆耳

      亲家翁曰且公,亲家母曰且姆,亲家兄弟曰且伯且叔

      亲家母之间互相称呼“恰眉”。

      这里的且公、且伯、且叔的称呼没有亲耳听到过。

      不过我遇到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习俗。就是妇女生产后,娘家人去婆家探望。娘家人按新生儿的叫法称呼婆家人,就是用小宝宝的口吻称呼婆家人。婆家人也一样按照小宝宝的口吻称呼娘家人。例如,孩子的舅舅管孩子的爷爷叫“阿公”,反过来人家就叫他“阿舅”。孩子尚在襁褓,新的称呼已经满满地叫开了,显得十分喜庆和热闹。

      男子曰赖子,女子曰妹子

      一般人交谈的时候才会用这个称呼,如生儿子叫“炯赖子”,生女儿叫“炯妹子”。

      男孩子一般称呼为“古”,如男孩小明叫“明古”,男孩志远叫“志远古”或是“远古”。

      女孩一般称呼为“嫲”,如女孩香兰叫“兰嫲”,女孩春香叫“香嫲”。
   
      客家乡下也常用排行来称呼,而且是男孩女孩一起排行的。如排行第二的男孩,叫“阿二古”,女孩叫“阿二嫲”。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疼爱有加,从小到大,都管男孩叫“阿妹”。

      妻父谓之丈人老,妻母谓之丈尾哀,亦曰丈尾婆。

      老公对外人称呼自己的岳父叫“丈人佬”,岳母叫“丈眉哀”。

      子女之最者曰满子,爱怜少子曰惜满子。

      这个似乎不是称呼子女的,而是祖辈称呼小孙辈的,且不论男女。

      通常最小的孩子最受大人疼爱,亲切地称呼为“尾(读咪)满子”。

      曾孙曰塞子。

      赤子曰(左牙右子)(左牙右亚)。

      大人称呼不会说话的婴儿叫“昂雅”,其音类似于小婴孩的咿呀声。

      童生考试皆曰相公。

      这是指以前的科举考试,现在已经不用了。不过打麻将上有一个说法,如果摸牌的时候,不小心多了一张牌,无法胡牌了,叫“大相公”;如果少了一张牌,也同样无法胡牌,叫“细相公”。

      夫谓妻曰老婆,妻谓夫曰老公,亦曰夫主。

      妾谓之小,亦曰阿姆支。

      新时代已经无妾,所以“阿姆支”就变成骂人的话。

      爱子曰吾子。

     年老无子者谓之孤老。

      ,……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9-11 09:0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9-11 09:02 编辑

客家话丨宁卖祖宗田 不忘祖宗言

来源:客家风骨在线


      客家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

      客家话被我们讲了千年,如今还在讲;

      讲这话的有近亿人;

      这种话的魅力在哪里?

      客家话源自何方来自何时?

      客家先民是中原的华夏民族,在近千年的多次大迁徙中,最终形成汉族(华夏族)的一个新民系。他们的先祖多是因中原战乱、饥馑、瘟疫等原因从中原(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南迁至赣南、粤东、闽西等地而形成的一个汉族民系。后又从这三地继续迁往全国其它省份、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

       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是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又称客方言、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混血”说。

      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赣州、嘉应州(梅州)、汀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9-11 09:03:51 | 只看该作者
客家话的分布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江西、台湾、四川等7省市。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

      具体分布情况是:

      福建省:闽西地区(以龙岩为主)宁化县、上杭县、连城县、长汀县等8个县;

      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会昌、瑞金、信丰、上犹县、寻乌县、龙南县、全南县、定南县、宁都县、瑞金市、兴国县等14县市;

      广东省:梅州、兴宁、大埔、五华、丰顺、蕉岭、平远、惠州、南雄等16县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玉林、柳州、贵港等10个县市。

      此外,非纯客县,部分客家人也讲客家话。如:

      江西的永丰县、广昌县、铜鼓县;

     广东的韶关、海丰、陆丰、东莞、潮州等县市;

     福建的诏安、南靖、平和等县市;

     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省市也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

     依据内部的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以赣县蟠龙话为主流的赣南客家话;

      以长汀话为主流的闽西客家话;

      以梅县话为主流的粤东客家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9-11 09:05:46 | 只看该作者

     客家话的特点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客家话,是中国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客民本中原汉族,既是中原汉民族,口音当然是中原音系,早期客家研究专 家罗香林先生认为:“就种族遗传说,客家民系是一种经过选择淘汰而保留下来的强化血统”。

      中原汉人带来的北方话,便和当地的土话合流,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经过长时间的揉合,才逐渐演变成今天这样的客家话。

      据语言学专家分析,今时的客家话与宋朝时中原的语言相近。今时的客家话特点:基本上没有全浊声母;完整地保留入声;完整地保留了闭口声韵;没有翘舌音“知、蚩、诗、日”;四呼不全,没有撮口呼。而中原的语言变化最大的是元朝,蒙古族统治,当使用蒙古族语言。从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可看出其变化:入声趋于消失;闭口韵尾减至三个;翘舌音“知,蚩、诗、日”始有。再到後来清朝统治,东北满族人的语言己成为中原语言的主流,即今天的北方话、普通话。而客家话,在地理环境上长期处于大片纯客家人居住的山区中,受其他语系的渗透和影响较少,再加上“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所以客家话就保存了中原古汉语的主体成份。

      在词汇语法方面,最明显的是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语。如“禾(稻子),食(吃),索(绳子),面 (脸)”。还有一些具有本方言特色的词,如“目珠(眼睛)目汁(眼泪)”等。在语法上,常用一些如“老,公,子,哩,头”等前缀、后缀;用一些特定的助词或词语(如“黎,咧”等)表示动作时态;通过变化 指示代词和声调变化区分近指和远指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1-9-11 09:07:43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客家话
   
  一个乡下客家人跑到城里来,像城里人一样讲“官话”,又乡音难改,因此弄得城里人颠三倒四,闹出不少笑话。乡下客家人到城里一家面馆吃面,操着夹杂着客家口音的“官话”说:

      “食碗清汤食碗面”。

      “食”和“十”是谐音,伙计就给他端下了十碗清汤十碗面,共二十碗,热气腾腾地摆在桌子上。

      乡下客家人气得要死,知道伙计听错了,气愤地责问:“耳朵呢”?

      伙计一听“耳朵”,又给他上了一盘猪耳朵。


        客家话是非常有趣的:

      “没乔麻吧!”、“是锥麻”!是客家话形容女生笨笨呆呆的意思。

      “死控歌”并非骂人,意思是这个人非常嚣张,爱炫耀的意思。“死”是“很,非常”的意思,“控”是“嚣张,爱炫耀”,“歌”是助词相当于普通话里“的”。

      客家话中有一些用词是饶富趣味的,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常听到:

      客家人最常用的问安话“你食饱未”——客家人把“吃”和“饮”都讲“食”;

      在朝晨﹙早上﹚、当昼﹙正午﹚、暗夜﹙晚上﹚相逢时,都一定先问“你食吂”,比“早安、午安、晚安”更亲切、更能表达客家乡亲间的关切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1-9-11 09:09: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9-11 09:11 编辑

     有些名词和副词,客家话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学堂——学校;

     妇娘——妻子;

     女孩——妹子;

      心臼——媳妇;

      火焰虫——萤火虫;

      爷哀——父母;

      家官、家娘——公公、婆婆;

      罪过——可憐;

      硬颈——秉性倔强;

     伶俐——干净;

     做生理——经商;

     督目睡——打瞌睡;

      遮仔——雨伞;

      笠麻————斗笠;

      日头——太阳;

      星儿泻屎————流星;

      老货仔——老人家;

      邪人——东西不给人而令人想要;

      打爽——可惜。

     杀猛——认真工作。

      客家的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成语、谚语,活泼、生动、形象:

      烂泥糊唔上壁——意指懒动脑子的人,又不虚心学技术。经过别人指教,仍然一知半解。在需要用他时,又没有真本事,就像装修粉刷墙壁时不合格的砂灰一样,派不上用场。

      天塌下来系笠麻花——客家人在出门去农田地里干活时,头上都喜欢戴一顶笠麻,以防雨淋或日晒。这里指客家人性情乐观,不怕困难,快乐地生活着,即使天塌下来,也有笠麻顶着不用害怕的。

      诈神诈鬼,愁涯唔知——意指某些人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或坏事时,又装模作样,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是早就有人看到了。

      还生唔孝敬,死哩奉鬼神——意指农村里有些家庭的子女,对父母不孝顺,甚至打骂、虐待父母,不给饭吃等,没有一点孝心,但老人死后,却大做佛事,大摆酒席,摆阔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1-9-11 09:1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9-11 09:13 编辑

       客家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系,童谣甚多。这些童谣与客家民谣一样语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韵字,所以朗诵起来,明白晓畅,顺口易记。

      客家话的声调有六或七个,颇富音乐性,朗诵起来,颇有歌唱之风韵。如有首中“砻谷”的童谣唱道:
      
      砻谷窸嗦!大婆踏粄。

      无粄分,分个烂衫巾。

      塘哩洗,井哩荡,

      荡得一条大鱼王。

      头仔拿来食,尾子拿来讨婆娘。

      讨个婆娘高天天,炊的米饭臭火烟;

      讨个婆娘矮缩缩,炊个米饭子香馥馥。

      这首童谣的意思无非是告诉人说:娶妻要娶有德的,不可以貌取人。

      又如:

      唐生骑马高登登,后面跟着山悟空。

      山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挂。

      猪八挂,揩担箩,后面跟着个老妖婆。

      老妖婆,良心恶,拉唠唐生地下油涡。

      油涡泡泡滚,哈勒唐生就酿酿动。

      这是一首劝善惩恶的歌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1-9-11 09:15:06 | 只看该作者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客家话最独特的一点,是结了有关各省市,以至全球各华人地区的客家人的民乡认同。客家人,无论在大陆的广东、江西、福建、四川,还是在台湾、马来西亚、印度、毛里求斯,只要会说客家话,坚持客家人不忘祖宗言的特性,就会互相视为老乡、自家人。而不会说客家话,没有客家认同的人,即使有客家血统,一般也被视为客家后裔,而非客家人。


      客家话的这个特点,导致在客家人占多数的地区,其它族群往往学习客家话,以争取客家人的自家人认同。在台湾、马来西亚,政治人物学习客家话以期获得客家人的支持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这种情形在选举活动期间尤其明显。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老祖宗苦心孤诣的用意:就是无论在什麼情况下,无论在什麼环境中,子孙们都不能丢掉祖宗留传的客家话。祖宗言,除了指客家话外,也指客家传统、客家精神、客家文化,老祖宗更希望子孙们不要忘记,切莫丢掉,并且希冀能将它发扬光大。

      文字:周建华,摄影:邓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