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正式进洞施工。姜雅宁 摄
6月底的广东天气“热情似火”,广东高铁建设也像天气一样火热。
6月30日,广州至湛江高铁(下称“广湛高铁”)和梅州至龙川高铁(下称“梅龙铁路”)分别在湛江和梅州举行全线开工动员大会,汕尾至汕头高铁(下称“汕汕铁路”)建设也取得新进展:汕头湾海底隧道正式进洞施工。随着新一批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建设加快,广东铁路正在张开双臂拥抱“350时代”。
大幅缩短粤东、粤西与大湾区时空距离
放眼粤东,梅龙铁路项目起于梅汕客专梅州西站,经兴宁、五华,引入在建赣州至深圳高铁(下称“赣深高铁”)龙川西站,建设工期4年,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省自主投资、自主审批的第一个高铁项目。梅龙铁路项目建成后,与赣深高铁、广州至汕尾高铁(下称“广汕铁路”)衔接,梅州市与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之间将实现90分钟通达;与梅汕铁路、赣深高铁衔接,可构建潮汕地区往赣州、南昌及以远地区的便捷高铁通道。
同样在昨天,随着汕头湾海底隧道进口洞口最后一根管棚注浆的完成,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正式进洞施工。这条正在建设中的汕汕铁路,将连接广汕铁路,作为广州枢纽连接粤东地区的高速铁路骨干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缩短粤东沿海地区通达广州枢纽及珠三角地区的距离。
再看粤西,广湛高铁第一条海底盾构隧道开建,将首次穿越湛江湾海底。作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高速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湛高铁是广东省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高铁项目。广湛高铁正线全长约401公里,线路起于广州火车站,途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市,终至湛江北站,西连湛江枢纽,设计时速350公里。
广湛高铁通车后,将实现广州中心城区至湛江中心城区通达时间由原来3小时缩短至1个半小时以内,将极大改善粤西地区群众出行条件,有助于提升粤西地区区域经济地位、促进湛江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
将带动区域创新生产要素重新分配
交通基础设施的一大作用,就是克服空间距离的阻碍,在更大区域内实现产业链融合发展,铁路规模效益发挥更是贵在连线成网。按照广东省高铁建设规划,5年内有望实现“市市通350高铁”。张开双臂拥抱“350时代”的广东,将改写新的产业发展版图。
“高铁不仅带来速度的改变,也让沿线的未通高铁地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广东省交通运输专家、广铁集团党校副教授金一兵表示。
高铁加快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在城市间的流动,且随着高铁提速,影响半径延长,区域内的经济联动更加密切。
高新技术企业紫晶存储就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设立了工厂,技术团队则主要在珠三角地区。“这里离畲江北站只有4公里,去年10月梅汕铁路开通以后,往来珠三角就十分便利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李犇犇说,“如今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生活、工作比较舒适。但由于交通不便,许多高新技术人才不愿意来梅州。高铁开通后,我们希望将一部分技术人才引进到梅州,设立技术部门。”
截至目前,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4742公里,高快速铁路里程达2027公里,高快速铁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全省既有时速350公里高铁有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在建时速350公里高铁有赣深高铁、广汕铁路、汕汕铁路、广湛高铁、梅龙铁路,未来还将谋划建设湛江至海口高铁、合浦至湛江高铁、汕头至漳州高铁、广州至河源高铁、深圳至南宁高铁等项目。
而未来,高铁网络带来的互联互通,还将促进科创与制造的深度融合,促进产品、技术、人才、项目、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对接和流动,为广东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南方日报记者 刘倩 刘稳 张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