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网 王彪 吴明等
清晨6点多,清远,石灰铺的茶农林观金正在采摘新茶,汗水已湿透衣背,连樟村的张顶娣则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塑料大棚里忙着为西瓜修剪枝叶。
上午八九点,与张顶娣同村的陆奕和步行5分钟走到村里的乡村振兴学院上岗,在韶关的大厨朱能卿开始为当天的食材做着准备。
就在这几天,林观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从当地职校回来的女儿,将到英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基地报到上班。零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伙人林健则收到了企业注册成功的好消息。
6月12日,茶农林观金在茶园采茶。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11日到15日,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南方+记者走访清远、韶关、广州、佛山、深圳5座广东城市发现:
在广东,无论城市中心还是乡村田园,每一位居民都在用双手打拼属于自己的小康生活。
在广东,每一天都是新的,总有一些新变化令人欣喜,总有一些好消息令人振奋。
在广东,每一个日子都距离全面小康更近,更近。
6月14日,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内的广福台上,一出《花好月圆》正在上演。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西瓜挂藤头,采茶能手忙
从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前往连樟村的路上,陆奕和益肾子育苗场的招牌格外显眼。
6月11日,连樟村。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时间拨回到两年前,当时陆奕和一家六口主要靠卖麻竹笋维持生活,收入来源单一。父亲年岁已高,妻子因为残疾无法工作,三个孩子还在上学,他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
“好在国家政策给力,没有落下我们这些贫困户。”陆奕和说。在村委会帮助下,他申请了5万元无息贷款,承包了40多亩山地种植麻竹笋。
6月11日,连樟村村民在扶贫车间里工作。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有了政策帮扶,关键还要靠自己。陆奕和把家里土地租给企业开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还与朋友合伙开起了益肾子育苗场。最近,他还到村里乡村振兴学院找了份保安的工作,从家里步行过去只要5分钟。
6月11日,连樟村里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实现“家门口就业”的不止陆奕和。
“在家门口的大棚里就能种上优质西瓜,收入不少,还能照顾家公和孩子,我很满意。”张顶娣一边修剪挂在半空的藤条,一边笑着说。
去年8月,连樟村里建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之后,她头一批报名。
6月11日,连樟村里建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村民在示范园就业。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在清远英德的石灰铺,茶农林观金的心情格外地好:今天是女儿到英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基地上班的第一天。
“以前没什么收入,自己种自己吃,现在村里有了茶园,我就有了工作,辛苦是辛苦,但收入多了。”林观金布满皱纹的双手快速上下翻动,空竹篓里很快就铺满一层新鲜茶叶。
6月12日,英德市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茶园,茶农在田里劳作。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在韶关市新丰县惠明客家王酒家,大厨朱能卿亮出了一本蓝色的证书。“参加粤菜师傅培训,考到职业资格证书后,工资从每月4800元提到了6000元。有了这本证书,不管走到哪儿,我都自信多了。”
6月15日下午,在深圳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零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伙人林健领到了新创办企业的一套完整材料。“在前海,今天我有创业的想法,明天就可以注册一家企业付诸行动。”
深圳前海的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从连樟村到深圳前海,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加上勤劳的手、奋斗的心,正在广东相连成共同致富的强大力量。
1元能看病,文化更丰富
在广州市花都区,“1元钱看病”已经推行了11年。
2019年,花都区花山镇各村卫生站门诊量达14.53万人次,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
“只要1元钱挂号,拿药不要钱,看病没负担。”在花山镇儒林村的村卫生站门口,74岁的陈荣新伸出一根手指头说。
这些年,陈荣新心脏不太好,患有高血压,十多年前每次都要骑车近一个钟头到镇里看病,医药费每次都花上两三百。如今,他直接步行几分钟到村卫生站看病拿药,方便很多。
6月12日,花都区花山镇各村卫生站,村民在看病。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实现小康不仅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文化的滋养。
粽子香、书墨香,香气扑鼻;琅琅读书声、悠扬粤曲声,声传内外。走进位于佛山顺德水藤村的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多种文化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6月13日,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在做传统美食。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我在这里教拳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希望让更多人学会咏春,爱上咏春,强身健体。”咏春拳老师黄英祺带着二十多名孩童练拳,“嘿嘿哈哈”一抬拳一扭身都有模有样。
隔壁的粤韵坊里,头发斑白的粤曲爱好者在为义演进行曲目练习,吹拉弹唱好不热闹;楼下的乒乓球馆,八位村民捉对厮杀,声如珠坠玉盘清脆响亮。
让每一位居民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既是小康生活的应有之义,也是好日子更加红火的源源动力。
6月13日,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在做传统美食。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工业园谋新生,老街区换新颜
在广东,无论现代都市、传统街区,还是村镇园区,都在上演着新的蝶变。
深圳宝安,清水碧波上,三四条皮划艇快速穿梭,两岸绿草茵茵花木繁盛。
“在外面训练那么久,今年终于可以回家啦!”深圳市体工大队的大队长夏哲顺高兴地说,以前深圳河涌水质不好,皮划艇等水上项目常年在外地开展训练,今年50多位水上运动员将首次回到深圳训练。
6月15日,深圳茅洲河。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深圳茅洲河,多年来曾因为水体黑臭成为城市“伤疤”,临河街道的居民往往不敢开窗,甚至“背水而居”。
4年来,宝安区全面落实“河长制”,投入400多亿元,新建污水管网4000多公里,还清了过去40年的环保欠账。
如今,茅洲河全流域达到V类水标准,上游20公里达到Ⅳ类水标准,不仅可以满足水上运动的需求,附近的水闸还成为网红打卡点。
6月15日,深圳宝安,三四条皮划艇快速穿梭,两岸绿草茵茵花木繁盛。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在佛山顺德,很多村级工业园正在被推倒拆除,迎接新科技、新产业的到来。
“这些工业园占用顺德已投产工业用地面积的 70%,却只贡献了4.3%的税收。”顺德区委常委、顺德区村改办主任梁伟沛说。
通过改造,顺德在土地上做了一套“加减法”——减少的是落后的产能与环境污染,增加的是有限土地上的产值和村民的收入。
6月14日,佛山顺德村级工业园。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新与旧的更迭与交融,在广州老城区体现得同样淋漓尽致。
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骑楼商铺中传出打铜声阵阵。恰逢周末,在永庆坊附近居住了40多年的黄树清一早出门,穿过人头攒动的永庆坊,来到粤剧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内的广福台上,一出《花好月圆》正在上演。
“最近几年这一带的变化太大了。”黄树清说,“过去这里就是一片破旧不堪的平房,到处杂草丛生。现在路面平整干净,商圈发展起来,附近很多人都找到工作”。
6月14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象牙传承人张民辉。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广州是全国深入探索“三旧”改造的先行城市。永庆坊创新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微改造城市更新模式,为骑楼古巷注入了年轻的生命力。
如今,李小龙故居、鸾舆堂等历史建筑已经成为了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三雕一彩一绣”和粤剧等非遗技艺也有了展示平台。
6月14日,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永庆坊。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老工业园、老街区、黑臭水体的新生,这正是广东不断求新求变,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在这背后,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直达每一个企业、每一户居民,是亿万群众以辛勤双手换得安康美好。
这,就是广东人的小康生活。
【南方日报记者】王彪 黄叙浩
【摄影】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