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记忆】揭阳惠来:古城多胜迹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310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6-17 07:4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6-17 07:42 编辑

【岭南记忆】揭阳惠来:古城多胜迹

来源:南方网

  揭阳市惠来置县前属潮阳县惠来都,后一直为县治所在,故称“惠城”。又因城在葵岭之南,雅称“葵阳”。明成化十四年(1478)督臣朱英奏请置惠来县,朝廷未作决议。正德七年(1512)巡按广东监察御史熊兰再次奏朝廷设县。经过若干年勘核,至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十月拆潮阳县惠来、大坭、酉头三都及隆井都一半,从惠州府海丰县割龙溪都六图之地合置惠来县。


  嘉靖四年(1525)三月建县城,引盐岭河之水筑成护城河,首任知县杨孟训勤政爱民,甚多政绩,因建县之初百事未备,公务繁多卒于官。嘉靖五年春,广西全州举人蒋恩继任并加强建城垣,勘地建县衙、察院、学宫。朝廷要各州府县祭祀城隍神,故建“城隍庙”。惠来县守备程鉴、潮州府通判陈硕,主理筑城工程,历时二年竣工。


  置县后城内先后建有诸多建筑物,逐步形成规模。据清康熙廿六年《惠来县志》记载“县城周围共七百丈,高一丈七尺”。设东西南北四门,东曰:宾阳门,西曰:葵阳门,南曰:文昌门,北曰:斗山门。各城门俱建城楼,东西南三门设兵马司。嘉靖廿二年(1543)拓城南围墙四十四丈合旧城。康熙三十八年(1699)知县组织民众修理县城城池,勒石纪事按方锡额,东称东隅保障,南称南海安澜,西称西关镇钥,北称北极藩屏。


  惠邑古城胜迹多,县城南现存有奎光阁与文明书院,这里是惠来文化教育兴起之地。据《惠来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三年夏六月建文昌台于大墩,台上高阁三层,阁前弘文堂一座,本县形势后枕五朝,前面大海。虎山环其东,葵岭障其西,中有大墩,两旁有小墩。说者谓文星不耸,议建塔以应文昌山上玉华笏,五百年后圣人出之议”。


  奎光阁又称文昌阁,邑人称“文昌阁塔”。当时位于县城南郊大墩山,知县游之光倡建,清顺治元年(1644)毁于火灾,康熙二十六年(1687)知县张秉政原地重建,改移向北为向南,并撰写《重建文昌阁记》。乾隆二年(1737)知县杨宗秉依县内士绅所请,于原地重建恢复其坐南向北。


  建于清朝的奎光阁又称文昌阁,邑人称“文昌阁塔”。方义生 摄

  弘文堂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春,并在堂前建玉华笏坊。清康熙二十六年捐资改建文昌祠,知县张秉政撰《重修文昌祠序》,清乾隆十二年知县王玮倡建文昌祠为文明书院。奎光阁与文明书院因资金缺乏未能完工,乾隆二十五年知县贺朝冕踵而成之。乾隆二十七年孟秋竣工。前为讲堂后奉祀文昌帝君,潮州知府周硕勋题书“文明书院”匾额,并撰文明书院碑记。


  文明书院曾培养出众多优秀学人。唐兹成 摄

  文祠塔于惠来县城内,明天启四年(1624)知县杨秀芳,教谕邓日崇捐俸建于惠来学宫(今惠来第一中学内)之西。雍正十三年(1735)夏知县裘曰菊崇文重教,通过多方面勘察,认为移建“文祠塔”更有利于人才辈出。现存的文祠塔耸立于惠来一中西北侧。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16.5米,台基为灰沙夯筑。北门石匾阴刻“文光烛汉”,上款“雍正乙卯夏移建”,下款“署县事裘曰菊题”,并题联嵌刻“既幸斯文未坠地;须知一画可升天。”南门石匾阴刻“五笏钟秀”,题联“千秋宝塔藏虫鸟;万丈金光射斗牛”。第七层北面嵌石匾一块,竖刻“擎天一柱”。

  文祠塔,又称文昌祠塔,俗称惠来塔。唐兹成 摄

  明万历十六年(1588)惠来崇文重教成风。是年,林世赏、谢正蒙、汪巨瀚、方一位四人同科考中举人。知县林正康、教谕黄廷仪在县城连城街建“四举亭”以示庆贺。清乾隆年间邑吏奉旨,在县治十字街旧有牧爱坊后重建四举亭,建筑全部为石料结构,亭顶额面勒刻“龙跃云津”四字。


  有着近500年历史的惠来古城,许多胜迹经过多次修缮得以保护完好,对潮汕历史文化研究有较高的价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