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3-11 16:08 编辑
链接阅读:
客家丸子文化:寓意团圆的肉丸,囊尽了客家人的思乡情
客家丸子种类繁多,笼统概括的话,包括肉丸子和素丸子。其中肉丸,一般泛指以肉沫为主料制作而成的球状类食品,通常包括猪肉丸、牛肉丸、鱼丸等等,我们在火锅店也经常能看到其身影。肉丸遍布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做法不一,但却大同小异。至于素丸子,各地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今天,我们就通过对各类丸子的解读,去了解一下客家丸子的文化传承。
说起肉丸,很多人会想到国宴名菜“葵花大斩肉”,也就是如今的扬州“狮子头”。这是一道可追溯至隋炀帝时期的经典名菜,其也是用肉沫做成的球状类食物。虽说都是肉丸,但与猪肉丸、牛肉丸相比,其外形以及口感方面,也是相去甚远。
本文主要探讨的猪肉丸,在客家人口中被称为“捶丸”。很明显,从字面意思理解,这是一种经过手工锤捣而成的丸子,因常用猪肉制作丸子,客家人就把猪肉丸叫作“锤丸”。
锤捣这门制作工艺,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也算颇具历史,甚至可以考究至最早的宫廷宴——周代八珍。周八珍中,名列第五的“捣珍”就用到了锤捣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