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化” 现象令人忧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2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1-21 08: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21 08:01 编辑

“不文化” 现象令人忧

■张汀浩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市各地很多村庄都在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乡村门牌楼(牌坊),它起到了标识引导、装饰文化村景的作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于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一些乡村门牌楼柱镶嵌的对联中,不少是存在毛病的对联,违反联律通则,成为门牌楼的一大败笔,实在有煞风景。比如某地的门牌楼对联:“门联南北,一马平川小康路;楼观四境,钟灵毓秀大黄村。”其平仄关系为: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第一分句第三字本应仄,但用了平声字“南”,这属于允许范围。联中“北”与“境”失对,“观”(平仄两读字,这里读仄)与“境”失替;下联第一分句存在三仄尾;“南北”是并列词,不可对偏正词“四境”,而且“四境”又是数量词;“一马平川”是定心结构,不可对并列结构“钟灵毓秀”。“小康路”平仄虽有点小瑕疵,但其作为三字特有名词倒问题不是很大。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艺术和精华,它与乡村门牌楼结合在一起更是体现了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丰富的人文风物内涵。因此,对于永久悬挂或镶嵌的对联必须注意要合律,避免出现病联。尤其是梅州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文化之乡”,出现这种“不文化”的现象着实不应该。建议有关村镇在建设门牌楼镶嵌对联时,要将有关对联稿交由行家把关,以免贻笑大方。笔者试就上述病联作如下修改:

      多彩村庄,一马平川小康路;

       千秋楼观,满园春色大黄村。

       来源:梅州日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