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读书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1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8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9-27 16:2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兴宁市隆重表彰了获得第四届“范剑冰突出贡献奖”和“范剑冰优秀奖”的优秀校长和教师。其中唯一一位获得“突出贡献校长奖”的是扎根农村办校的叶塘镇中心小学校长谢文森。十七年来,他通过抓教学条件改善和教育改革创新,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让农村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读书。

组织改造十余间学校危房

  1980年就走上三尺讲台的谢文森,在罗浮镇一待就是16年,而后又调到兴宁附城、城区的多间小学任教。2001年初,在兴宁市开展的中心小学校长竞争上岗中,谢文森脱颖而出,被安排到叶塘中心小学任校长。

  可是,刚上任,谢文森就后悔当初参加竞岗了。“一方面是家里有年幼的小孩和年迈的父母,到农村任教就无法照顾家里,另一方面是没想到当时的办学压力会有那么大。”谢文森说。原来,在谢文森到任之前,原叶塘镇教办就留下了280多万元债务,而且全镇有13间学校的危房校舍亟待改造。“让农村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读书,本来就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想做的事情,既然选择了,再难也要撑下去,就把它作为一次更为严峻的‘竞岗’。”于是,他展开了长达近十年的改造危房校舍之路。

  拿出一摞校舍改造前后对比的照片,谢文森兴奋地说:“我们校领导班子提出了深挖潜、广结缘、求发展,先急后缓推进危房校舍改造的思路,通过加强与乡贤的联系,争取上级支持,走出了一片新天地。”通过五年努力,叶塘中心小学280多万元的债务全部还清。又经过近五年努力,包括中心小学在内的10多间学校危房得以改造完成,而且添置了一批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总投入资金近700万元,教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观。

教育改革创新“领头羊”

  看到叶塘镇各间小学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当地群众对谢文森无不交口称赞。而千方百计促进教学质量特别是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就只有从事教育的同事们才清楚谢文森所付出的心血了。

  “谢校长不管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非常认真,对老师和学生也是非常关心,而且不断鼓励我们进行教学创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就是他亲自主持的一个课题,全校的师生在他的带领下,勤奋进取,屡创佳绩。”与谢文森一起工作十几年的李映清老师说。

  谢文森担任叶塘镇中心小学校长后,亲自主持开展了“两手抓”——抓教学条件改善,抓教育改革创新。2004年,叶塘镇中心小学就获得了“发展与创新教改试验基地”。从2010年起,谢文森开始为创建教育强镇而奔波,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装配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各类教育教研活动,使学校获评“广东省规范化学校”。2014年,他还主持开展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内外结合,悦读助成长”课题研究。多年来,叶塘镇中心小学的教育创新产品,经常被兴宁市教育部门誉为“免检产品”。

用足球与爱心温暖孩子

  在叶塘镇中心小学,从这里转学到城里的孩子都不会出现成绩下滑的“掉队”现象,从这里调进城里任教的老师也都是很快成为新学校的“台柱子”。此外,能体现叶塘中心小学与兴宁城区小学没多大差距的,就是该校每次教学质量抽测,都是排在兴宁市农村小学的前列。

  “大家都强调学生身体安全了,你居然还搞足球”,这是前几年不少老师对谢文森的“好言相劝”。然而谢文森偏偏把足球作为其办学的特色来打造。他认为通过足球,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可以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了让学生既能认真读书,又能好好享受足球,增强体质,他印制了一种联系卡,在教练与科任老师、家长之间建立联系渠道,并要求各方密切配合,共同管好学生。“没有一个人因为踢足球而耽误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滑的。罗育浩同学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不但喜欢足球,学习成绩一直都排在全年级第一。我校已经多次问鼎市(县)级以上联赛冠军。”谢文森讲到校园足球,喜形于色。

  “每天都有好吃的饭菜,我们都非常开心能在学校食堂这里吃饭,像家一样温暖。”叶塘镇中心小学的小云同学说。据谢文森介绍,以前学校没有食堂的时候,一些离校比较远的学生,往往都会早上来学校的时候就将午饭也一起带来,“看到学生吃着饭盒里早已冰凉的饭菜,心里十分难受。更难受的是,中午吃完后这些学生往往又跑到圩镇上去晃悠或去了网吧。”在2012年,谢文森争取各方支持,在学校建起了“爱心食堂”。他将学校的老师分成两批,每天中午轮流陪同留守的孩子一起休息,让很多外出的家长们“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17年来,叶塘中心小学在谢文森的带领下,先后34次受兴宁市级以上表彰奖励,他本人也曾荣获一次省级表彰、五次市级表彰和十次县级表彰,成为扎根山区教师的杰出代表。谢文森表示,这几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向农村教师倾斜,也让他们更有底气留在农村安教乐教,争取更好的教育教学成绩。“准备在这里干到退休,让山里的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读书。”谢文森说。

(梅州日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

梅州时空网站实名制认证通知
根据市网信办通知要求,为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乱象进行规范和遏制 ,现所有网站论坛注册用户都需要实名制啦!!新老用户必须先进行实名制认证,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发帖留言。立即认证

查看 »

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