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不管电影好看不好看,在电影上映之后都会有影评人对它进行评价,电影雪国列车也不例外,在上映之后就有一大批影评人在第一时间写了雪国列车影评。有鉴于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雪国列车影评,雪国列车好看吗,雪国列车最经典的影评”。
以下为本次为亲们分享的文章“雪国列车,雪国列车好看吗,雪国列车最经典的影评”的详细内容。
①、列车上的大反派
电影中的大反派一直是高潮的助推器,有些大反派口才不错同时身手不凡、自信十足在干架前喜欢用言语迷惑对手,有些大反派疯狂残忍、与正派英雄对抗是心狠手辣,有些大反派是编剧+导演、上帝之手玩死戏中角色。在《雪国列车》中大反派并不是维尔福,也不是断腿老人吉连姆,维尔福坚信这辆车会一直开下去直到天荒地老、这个概念存在他热爱火车的脑子里很深很久、所以他才会把车上的一切人类当成是数字数据、普通加减草菅人命。断手断腿是吉连姆的形象,也是通往角色内在的窗口,他愿意牺牲自己也不愿看到列车里的人类自相残杀,上车的人太过担心被饿死担心生存空间被挤压,完全忘了逃过冰封世界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恩典,吃弱者杀婴儿觉得不是回报这个恩典的方式,吉连姆的大爱实际来源于他清楚过去的世界已终结新的世界在这辆车上开始,鼓动革命让人口锐减,这个方式在吉连姆看来是新世界的新秩序。
那么大反派是谁呢?大反派有2,第一是冰雪气候,它是把人们丢进这辆车的首要罪人;第二是永动机,它是自然的机械化身,一手赐予生命另一只手要求死亡降临。为什么很多观众会错意呢,我个人认为原因有2,第一城市的便利生活让国人整体陷入麻木不仁,过去要用要吃的东西现在很方便就能取得;第二这种麻木不仁麻痹了国人的思维和辨识系统,很可惜学校教育并没有帮助国人改善头脑,所以才会把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布局套入《雪国列车》。
②、埃德加和吉连姆
关于埃德加和柯蒂斯,柯蒂斯先前问过埃德加,他是否记得起他母亲,埃德加时不时能记起来,这是个伏笔。柯蒂斯十几年前手刃了埃德加母亲,然后试图吃掉还是婴儿的埃德加,在斧头砍杀的那一车厢、供水车厢的后一段,柯蒂斯帮埃德加砍死了一个卫兵,当时埃德加记起了什么、望着经过身边的柯蒂斯,这时他已经看到了小时候的记忆画面,关于柯蒂斯和他的首次会面。所以当埃德加被杀手之一用刀架住,他也知道死亡正等待着自己。
吉连姆听到柯蒂斯说这次暴动革命的目标是车头时,他内心不安,后来他也试过说服柯蒂斯,在供水车厢停下脚步。这个举动在首次观影的时候可能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雪国列车》和盗梦空间等等影片一样、具备了多次观影越看越香的潜质,重复观看后就能发现吉连姆这是为三方利益考虑,全车的人口、自己和柯蒂斯。柯蒂斯那天夜晚和吉连姆深聊,看似毫无意义,其实正是那次对话,让吉连姆放弃了自己利益、放手让柯蒂斯前往车头,他知道自己要承担责任,同时他叮嘱柯蒂斯不要让维尔福讲话割掉他舌头,这也证明了吉连姆和维尔福是两个为了一个共同目的、逼不得已才结成的“头尾同盟”。
③、维尔福的说辞
许多人认为维尔福在最后讲的那席话,一点意义都没有,就是揭秘,做个了结。维尔福煎牛排也被认为是作秀,为了展现车头的生活品质。(人的思维麻痹到这种程度)
维尔福问柯蒂斯想不想跟自己交换生活,柯蒂斯很不满,接着他说我们都是金属的奴隶、事实是我们都在这条车上、谁都出不去。看过《雪国列车》,有股很复杂的感觉,简单地说,这辆来自韩国的列车,车头重重撞了我的头,让我认清某种道理,当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又感觉很残忍——所有的阶级、贫富、距离,其实只是被我们主观放大的屏障,就像做梦,认为它们不可逾越所以它们不可逾越,创造这些差距的恰恰是自我,难怪佛家说浮世一梦——其实根本没有差距,我们在一条永恒的头尾相连的列车上,你是我,我是你,互相影响,同住一个世界。过去这种说法被人广泛接受是因为它很容易引起爱心和慈善的动机,每当灾难发生人们才意识到自己和大洋彼岸的灾民是兄弟姐妹。透过《雪国列车》,相当于传达一个“灾难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概念,即为了敲醒民众,差距的本质就是无差距。
还有那盘牛排,还记得埃德加拿着蛋白质块跟柯蒂斯说牛排的滋味,他希望记起牛排的香味和口感。当柯蒂斯坐在牛排面前,他眼睛都没往盘子上瞄过,这其实就是一个象征。也为柯蒂斯最终没有接受维尔福那套思维逻辑埋下伏笔,看到牛排等于看着埃德加。
④、那个手势、那两个小孩
那两个被安排在车头引擎中的小孩,他们待在刚刚能容纳蹲坐身躯的空间里,配合着零件运转,重复那个手势,一伸、一扭、一擦、一收。在维尔福眼中,人就是数字,人就是机器部件,包括他自己。机器部件和数字有什么共同处,单个存在的数字和单个存在的机器部件并没有用处,但是按照一个固定逻辑进行排列组合,就能发挥出用处。维尔福那一套思维逻辑,在他看来是整条列车的灵魂,必须用这种思路列车才能一直跑下去,很不幸,维尔福是对的。他把小孩扔进引擎里,让人体成为一个特殊的机器部件,也有相应的象征意味,人们自身创造、规划着自己在一生中能走多远能做到什么程度,这过程中有父母有家庭给过建议,但最终选择的仍然是人们自身。
那个手势代表着一种维尔福式秩序,这个秩序是仁慈的也是残酷的,永世效忠着更大的利益。“鞋子不能妄想跑到帽子的位置”,比起西方,东方人应更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上文所讲的麻木,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⑤、北极熊
看到这里,经过我的梳理,北极熊的意味肯定与一般的理解不同。其实跟生存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是为了让人们根据北极熊猜测两个穿羽绒外套的小孩接下去的命运。
影片进展到列车脱轨,其实已经将现实的残酷剖析得很彻底了,一样接一样残酷的画面接连被观众吸收。这是人生,这是生命,本身就是先有死亡才有新生。如果你认清了大反派,就能猜出北极熊的象征意义。正是因为人类没办法下车所以才会有这个悲剧的故事。
现在两个小孩走出脱轨、已撞毁的列车,踏在雪地上哪怕接下来前景一片黑暗,但最起码他们两个再也不用面对列车里那些景象,最起码没有东西可以限制他们的脚步,这是自由,这也是生命。片尾出现北极熊,实际上安排在这里出现的动物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地球物种,北极熊是这个物种的合理对象。人类为了生存舍弃自由进入列车,在列车里受尽折磨,但继续活下去,当壁垒消失,自由重现,一段新的旅程是否开始不得而知,但能肯定,过去是绝对一去不复返了。同时告诉广大“孩子”,凡是噩梦都会结束。(如果第一遍看不出影片的寓意,都是奉俊昊的孩子)
接下来一个被大家当做调侃的细节——全球冰封,虽然现在气温回暖,那最初北极熊是如何活下来?电影都要将所有答案端到观众眼前吗,多么像什么事都去百度,网络立刻将难题的解决方案送到人们眼前。北极熊说不定找到什么地方冬眠了,说不定北极熊已经进化了能抵御风雪,更多可能摆在那,只有衷心想抹黑韩国影视的人才选择自戳双眼拒绝观察。
除了以上五点,《雪国列车》还有许多能回味的地方,几段演讲、几场贴身肉搏,还有柯蒂斯的对白、维尔福的对白。看过一次就算了,爽一次就够了,这样的电影不能被人记住,也不能被称为优秀电影。令人欣慰,《雪国列车》次次观赏,都挖掘出上一次没有发现的新韵味。
你有一千万个理由去讨厌一个人,唯有一次机会去深爱一个女人,电影也是如此,请各位好好抓住那次机会,将它变成有价值的东西。感谢阅读,欢迎批评。
以上为本次为亲们分享的文章“雪国列车影评,雪国列车好看吗,雪国列车最经典的影评”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亲们有所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