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
●本报记者 张 柯
见习记者 林婉萍
20日午后,在大雨滂沱中,梅县区松口镇半径村村民杨立中执伞站在家门口等候着一位远渡重洋回来的亲人,屋里早已沏好了茶。他等候的是印尼万隆堂哥杨辉金的孙女——杨雯丽。
在印尼万隆客属联谊会夏令营随团老师陪同下,杨雯丽踏上了陌生的故土,与在半径村的亲人相认。
对杨辉金而言,未曾想到两家再相聚竟是40年后;对杨雯丽来说,则是回乡寻根的愿望竟能成真。
“只知道是梅县人”
15日,2017年印尼万隆客属联谊会“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梅州营正式开营,41名营员在故土梅州开始了为期10天的文化交流体验之旅。
在好奇与激动氛围中,杨雯丽怀有另一种期待。作为第四代印尼华裔,她对家乡所知有限,包括文化、语言和“根”在哪里,“因为难得回乡,所以想尝试着找寻在家乡的亲人”。
寻亲之路并不好走,杨雯丽手中的线索有限,“只知道是梅县人”,还有就是父亲的中文名。市侨务局工作人员根据她所提供的信息,开始联系相关宗族进行查找。
“因为信息有限,可能比较难。”夏令营第三天,记者从市侨务局联络科负责人处获知该消息。对此,杨雯丽很看得开,“或许最后找不到,但寻找过程会让我对家乡多一份念想”。
经过杨雯丽再次与印尼家人联系,工作人员又获得了她祖父母的中文姓名等信息。寻亲之旅终于打开了一扇门:通过多方联络打听和族谱比对,最终确定杨雯丽祖父杨辉金是绍德堂第十八世孙,松口镇半径村人。
将杨雯丽迎入家门,杨立中老人放下雨伞迫不及待讲述起她爷爷1977年回乡时的场景,并指向窗外一处瓦房说,这曾是她爷爷家的厨房。顺着叔公指的方向,杨雯丽拿出手机记录下眼前的场景,并在老祖屋前与叔公叔婆合影留念(如上图,张柯摄)。
杨雯丽祖父杨辉金当年的回乡路也是一波三折。由于未曾回过家乡,他不知该如何回到村中,便向常回松口的印尼邻居求助。对方告知抵达松口后就在溪南等候亲人来接。最终,他在亲戚带领下回到了祖居地。
在杨立中老人带领下,杨雯丽来到杨氏宗祠拜祭祖先。每到一处,她都主动要求与叔公叔婆合影留念。绍德堂宗亲联谊会顾问杨钦鑫告诉杨雯丽,她是绍德堂海外宗亲年轻一代独自回乡寻根第一人,希望能以她为起点带动更多海外年轻人回乡寻根,并赠给她一幅家乡风景照。“开心又感动,明明是陌生的地方,却又有说不出的熟悉感。”杨雯丽直言她的微妙心情。
5人成功找到“根”
此次梅州营由研习班、教师班、夏令营共41名成员组成,其中有7人随团回“家”寻亲。至目前已有5人匹配确认。
“梅县区的两名营员姓杨,姓丘、肖和池的三名营员是在梅江区。”市侨务局副局长邓锐告诉记者,信息不足是此次寻亲的最大阻力。
印尼曾实施了长达32年的“禁华”政策,这导致中华文化在中青年华裔中出现断层。夏令营领队老师饶志强介绍说:“很多年轻人不了解自己的家乡,不会讲华语,更不会讲客家话。”随着一代、二代华裔相继离世,当下印尼客属年轻人对祖辈的信息更加模糊。信息不足、语言不通、文化不同都成了他们回国寻亲的难题。
尽管寻亲之路困难重重,但市、县(市、区)侨务部门根据有限线索,查找资料、发动各方联系人积极开展寻找工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邓锐表示,青少年华裔也是中华文化和家乡文化的接班人,通过举办夏令营和寻亲活动,能够帮助他们与家乡建立联系,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对社团活动的关心,也有助于让他们今后逐渐成长为当地客属社团的接班人。
文章来源:梅州网www.meizhou.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