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2-25 15:12 编辑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深圳市财政收入2016年表现抢眼。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3136.42亿元,同比增长16.8%,不论是总量还是增速都高居省内首位。
2016年广东省除广州、深圳、珠海之外的18个地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和才3092.25亿元,而深圳一地就超过省内18市之和。深圳从2010年突破1000亿元到2014年突破2000亿元用了四年时间,再到2016年突破3000亿元仅用两年时间,位居国内各大城市第三,仅低于上海(6406.13亿元)、北京(5081.3亿元)。
数据还显示,2016年来源于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7901亿元,比2015年增长9.1%,增速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位居前列。据统计,深圳以全国约万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不到千分之一的人口,贡献了全国近5%和全省31%的收入份额,对全国地方级和全省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达8.2%和39.4%。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主任汤暑葵在今年1月所作的预算报告称,深圳“收入规模稳步攀升,已具备与经济大省相当的体量”。深圳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大,与财政结构有一定关系,因为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在税收方面直接与中央分成,不上缴所在省,但更与深圳经济有质量的稳定增长有关。
2016年深圳第三产业税收占比突破七成,新兴产业税收快速增长,去年头11个月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税收实现1631.4亿元,增长21.9%。这凸显深圳产业升级成果明显,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发展,使得经济税收增长后劲足、潜力大。
而反过来,“深圳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引领作用,通过财政政策加大稳增长调结构的投入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夯实了财政收入增长基础。”2016年,深圳仅市本级扶持产业经济发展资金即实现317亿元,增长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