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的维新楼和泰安楼的不同遭际 7月的一个周末,20多位25年前的同学相聚在一起,在尤、李两位同学的带领下来到大埔,来到曾让我们魂牵梦绕的广东香格里拉。我们参观了李光耀的祖居——高陂镇党溪村中翰第,观赏了大埔瓷都高陂镇陶瓷工业园区的精美青花瓷,探访了“一腹三翰林”的杨缵绪的故居——百侯镇侯南村的通议大夫第,游览了张弼士的故居——西河镇车龙村的光禄第,品读了茶阳镇上的父子进士牌坊……大埔古今诸多建筑,蕴含着浓郁的人文历史,实在让我们称赞不已。 中国建筑,讲究方圆,这除了代表“天方地圆”“天人合一”之外,更多的或许是代表着“风水”罢了。大埔,以前地处偏僻,民风淳朴,所以诸多建筑虽历经各种运动,却没有遭到很大破坏,因而得以保存完整。这里有圆形土楼,这里有方形的石楼,这里有客家围龙屋,这里有融入潮汕风格的房屋……在大埔的诸多建筑中,我尤其喜欢大埔的方圆建筑。 位于枫朗镇的维新楼,建于1862年,外形为一座高大壮观的环形楼,全部墙体以糯米糊搅混石灰、沙土等舂夯而成。它楼高三层12米,每层楼24间房舍,共计72间,酷似一座堡垒。以前黄氏族人居住在如此高的城堡里,紧闭镶了铁皮的沉重的大门,真可谓,一门关闭,万夫莫开。 在这偏远的山区,平时除了居住在这危楼中的几位黄姓老人之外,真的很少有人在这里逗留。 站在土楼正中央仰望,天空依然如几百年前那样蔚蓝,那样圆满,但岁月的痕迹早已经写在那倒塌的屋梁上,写在那歪斜的横梁上,写在那口水井周围的苔藓上,写在那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地板上,写在依然居住在这危楼中的两位步履蹒跚的古稀老人的脸上。望着破败欲倾的维新楼,我感受到了时光的久远和岁月的沧桑。 位于大埔县县城的“泰安楼”,建于1764年,是国内少见的四方楼。它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宽52.6米。楼高11米,分三层,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因楼外墙为石墙,故该楼俗称石楼。为防外患,一、二层不设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 泰安楼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与该县另一著名客家围楼花萼楼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泰安楼已经由政府投入巨资修葺一新,现在还有几十个蓝氏族人生活于此,他们虽然每天面对络绎不绝的参观客,神情却怡然自若。这些老人常常坐在椅子上与游客们闲聊,聊他们的石楼、聊他们祖先的生意经……他们常常有聊不完的话题。我们穿行在泰安楼内,除了欣赏着这特有的方楼造型建筑,更能深刻地体察石楼中生活的人的状况。中午时分,各家各户都在各自的厨房烧火做饭,他们的生活,悠闲和安逸。和乐而安详,是生活在泰安楼内的蓝氏族人的真实写照,非常羡慕他们现在的生活。 这土楼、石楼,都是客家前辈用心血和汗水浇筑而成的。几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这么近距离的与楼接触,真的感到格外荣幸,我们不得不赞赏和佩服几百年前那些建筑这些高楼的能工巧匠们。 维新楼和泰安楼,一个地处偏僻的山村,一个位于大埔县城,虽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但遭际却完全不同。一个破败不堪,几欲倾倒,一个修葺一新,大红灯笼高高挂,重新焕发生机;一个虽大门敞开,却罕见人迹,让人满目凄惨,一个虽要收取30元门票,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我们在替泰安楼高兴的同时,也替维新楼感到惋惜和遗憾。真的,如果政府或黄氏族人不加于修葺维新楼的话,也许不久的某一天,一座雄伟的圆形土楼建筑,就完全倒塌掉。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那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置身于梅州香格里拉——大埔,游目骋怀,除了感叹大埔山水的灵俊秀美,更多的是感叹大埔人文景观的巧夺天工。(刘卓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