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言:加强推广办好“夜市”吸引游客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昨日下午举行的市政协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上,多名政协委员就梅州旅游的发展建言献策。 古尔夫: 巧用平台加强推广力度 “梅州是世界客都,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但提到客家特色的建筑,很多人首先想到福建的土楼,而不是梅州的围屋。”政协委员古尔夫说,梅州有两万多间围屋,不少独具特色,如泰安楼、花萼楼等,之所以出现上述“窘况”,主要是因为梅州的围龙屋还没打响品牌。 古尔夫指出,此前梅州旅游也有不少宣传,但力度不够,“宣传面比较有限,都是本地和周边地区,还没有宣传到让全中国人都来梅州的程度。”她建议以客家文化为切入点,打造健康适宜的田园生活。其次,政府应组织专门的人才班子进行旅游策划宣传,“这些人要懂网络传播,懂读者喜好,通过文字、视频、图片吸引人。”第三,选择全国性的平台进行宣传,如途牛、蚂蜂窝等,“他们宣传一次的效果比我们做一年还好。” 余锋光: 梅州缺乏规范的“夜市” “很多人到梅州旅游,总觉得梅州缺乏一种夜生活。”政协委员余锋光说,这种“夜生活”并不是那些不正当、不健康的夜生活,而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外地人来旅游,怎样把钱花在梅州?这是个很重要的议题。现在梅州就缺一个规范、让游客花钱的夜市。” 余锋光以成都、敦煌等地的夜市作为例子,认为在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影响的前提下,政府可以引导夜市聚集发展。“特别是特色小吃,把他们集中起来搞一个规范的夜市,让来梅游客在晚上有地方消遣。”他还说,这对于提高旅游知名度,特别是增加梅州土特产的销售,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古广胜: 通过影视宣传梅州旅游 与其他委员的建议不同,古广胜认为宣传梅州还可以通过影视手段。
古广胜说,以广州为例,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且有不少优势产业,其中就包括了文化旅游。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梅州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便利,做好发展规划,积极主动进行对接,助推旅游产业发展。“我们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和许多名人,比如说李惠堂、张弼士等,还有客家特色的建筑、饮食,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影视素材。”他说,“广州的文化影视比较发达,我们把这些素材都准备好,再主动积极和广州的影视机构对接,真正把梅州好的东西宣传出去。”
(李盛华 刘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