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喜欢假期带孩子到社区、公园或一些儿童游乐场玩。然而,在孩子们享受欢乐的同时,不少家长却反映部分游乐场所的卫生和安全状况堪忧。连日来,记者走访梅城室内和室外游乐场所并咨询工商、质监和卫生监督部门时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登记在册的“提供游乐活动服务”等经营范围的场所共17家,儿童乐园的消毒暂无统一标准,部分儿童游乐设施存在安全监管漏洞,儿童游乐场所的卫生和安全监管有一定难度。 1、白祙子进去黑祙子出来 记者走访梅城百花洲、文化公园等地的户外充气“城堡”发现,一些地方积尘不少,看起来并不干净,但许多孩子在里面钻来跳去,玩得不亦乐乎。“有次带孩子去室外的‘充气堡’玩,穿着白袜子上去,出来竟成黑袜子。”在梅城江南一儿童乐园办了游玩卡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在一些户外搭建起来的游乐园或者规模较小的室内游乐场,基本很少例行清洁消毒,存卫生隐患。 室内游乐场卫生环境好一点。日前,记者来到梅县区一儿童乐园,该乐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入园前孩子和家长都必须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清洗双手防止细菌感染。同时,园内设置了《入园须知》,有“不要携带饮料、食物入场”、“2岁以下儿童请穿纸尿裤入场”等要求。在流感高峰期他们会对入园小朋友进行体温测试,防止交叉感染;每天营业结束前一个小时都会对游乐场进行清洁、消毒,并定期更换沙池里的决明子。 记者采访的多个商家均表示,会定期清洁、消毒,但消毒方式和次数无统一标准,靠商家自律。对此,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的管理办法》,目前商家经营儿童游乐场所不需办理卫生许可证。同时,《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未规定儿童游乐场所的卫生标准,也未规定对室内及室外的儿童游乐场卫生状况的具体监管部门。 2、安全监管存在漏洞 “虽然我觉得有安全隐患,可孩子喜欢玩啊!”市民陈女士带着孙子在梅城某公园内玩耍时感慨。记者在该公园仔细观察发现,部分游乐器械相对老旧,如一些摇摇椅的座椅有些开裂,如果孩子好奇心较重,可能会把手指伸进去从而卡住;一些孩子在充气“大滑梯”游玩时忘乎所以,不时会有冲撞摔跤,一不小心可能撞伤摔伤。 记者采访多家游乐场所了解到,家长一般安全意识较强,会注意孩子的游乐安全,工作人员只是在家长委托的情况下才会帮忙照看孩子。同时,部分游乐设施设有“游乐须知”或“免责声明”,提醒家长注意孩子游玩安全,并表明“非设备质量原因造成的事故本场地概不负责”,“本乐园不承担由于运动娱乐本身性质而引发的损伤”等,规避安全风险。 针对游乐设施的安全监管情况,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质监部门监管的游乐设施是运行线速度大于或等于2米/秒,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等于2米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据介绍,梅城一些公园里的碰碰车、太空飞车、空中漫步、海盗船、双人飞碟等设施,质监部门会定期检查其日常维保和运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及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情况,保证其安全性。然而,对于运行高度不足2米、运行线速度小于2米/秒的小型游乐设施如充气“城堡”、蹦跳床、摇摇车等则不属质监部门监管。 那么,小型游乐设施由谁监管呢?记者采访不少商家了解到,小型游乐设施由商家自行管理。文化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公园内的一些游乐设施,他们已要求商家定期消毒并每月定期巡查,一旦发现有卫生与安全隐患的,将责令其整改,尽量保证卫生与安全。 卫生方面,政府部门应尽快明确儿童游乐场所卫生监管的责任单位,出台消毒除菌、卫生安全的标准,督促商家做好设施的清洁与消毒。安全方面,应尽快制定儿童游乐场所与设施的安全标准,明确游乐设施的使用期限、维护频率、安全员配比等,令商家有法可依。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联动,定期对儿童游乐场所的卫生和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存在安全隐患的责令限期整改,加大对违规商家的处罚力度,保证儿童游乐场所的安全与卫生。 此外,商家也要自觉营造安全、卫生的游乐环境;家长要提高安全意识,带孩子游玩前先查看场所是否卫生,有无标示或设计不当、需要更新的游乐设施,并教会孩子安全知识,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