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千里邮缘 于 2012-10-9 11:18 编辑
话说九零山歌节
今天上午,梅州时空发布了胡希张的文章《一座矗立于山歌史上的丰碑》,它如穿越时空遂道的向导,把我们带回二十二年前的中秋佳节。是时也,兴宁城郊合水人气畅旺、歌如潮涌。这就是盛况空前的梅州九零山歌节,俗称“合水歌会。” 多年以后,这次山歌活动仍让人们缅怀和津津乐道,从中拾回了温馨乡情和久违的感动。 “合水歌会”创下了八项梅州之最,并产生了周天和、余耀南、陈贤英、汤明哲四位山歌大师为代表的一大批山歌明星,为文化之乡频添秀色,与晶莹的夜空交相辉映。 “合水歌会”是梅州山歌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它根植于世界客都的沃土,近承改革开放时期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远接梅州近百年来民间自发的山歌活动,是长期蓄势的总爆发,是历史和现实的交响。后一观点可能会受到一些人质疑,那么,胡希张所著反映四位山歌大师生平事迹的传记就是极好的例证。(待后续文章分解)。 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九零山歌节,不仅是留恋,不仅是怀旧,而且也是为了放眼未来。正如浩淼江河由涓涓细流汇聚而成,前水复后水奔腾不息、最后融入大海一样,有总结、有传承才有改革和发展。 基于这一认识,我市宣传文化界的老领导胡希张老当益壮、以弘扬客家文化为己任,自一九九一年元月从岗位退下来以后迅速转换为写手,为抢救濒临湮灭的文化项目日夜奔忙、著书立说,成绩斐然;为文化梅州建设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中国中央电视台和香港、台湾的重要媒体不约而同地对他进行跟踪报道,这不仅是对胡希张个人的肯定,更重要的以此充分证明传统客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独具价值,我们不可数典忘祖甚至妄自菲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昭示人们:文化建设需要“虚功实做”,需要勤奋耕耘。 进入廿一世纪,传统的山歌艺术如何传承、改革和发展,赋予它崭新的生机活力?目前仍在探索之中。因此,迫切需要倡导和学习老部长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找准门道,让客家山歌在新的世纪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