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时间:2013-10-13 07:36 养老院:无奈归宿还是洒脱之选? 重阳节前夕,记者探访广州寿星大厦,感受住在那里的老人的别样情绪 羊城晚报记者 张林 实习生 赵阳欢 通讯员 杨贵轩 来自广州市民政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有126.4万名60岁以上户籍老人,占户籍人口总数15.4%,预测2020年年底将达到180万人。 与此相对应,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58家,养老机构入住人数约2.2万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部146个,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约为1.25万人。 重阳节前夕,记者来到广州一家住有3000位老人的养老机构广州寿星大厦,他们有为自己年轻一回的“乐活一族”,有卖掉房子买断养老院套间的“时尚夫妇”,也有身患重病被迫住进养老院的耄耋老伯…… 通过与他们的交谈,记者发现,这些老人们的物质需求并不多,比较容易满足,而精神上的孤独、情感上的缺失,则是更为严重的问题。 无奈归宿 叶伯是广州本地人,说到为何住进养老院,81岁的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无可奈何!” 七年前,叶伯的老伴因病去世,叶伯搬到儿子家住。“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多年前出国了,最近一次见面是前年春节。另一个儿子在广州的一家公司上班,儿媳是小学老师,两人都是早出晚归。” 跟儿子住一起后,白天家里无人做饭,老人只能去小区的一个茶居消磨时光。 “早上九点去茶居,花20块钱喝早茶,坐到中午;花30块钱吃午饭,坐到下午,下午四点回家。”每天在茶居的七个小时,老人只能与街坊聊聊天、看看报纸,“连夹缝里的广告都看了好几遍了!” 两个月前,叶伯因糖尿病病情加重坐上了轮椅,从医院转进了寿星大厦。除了糖尿病,他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每天要吃六七种药。说到病情,叶伯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来。 “谁不想三代同堂?我也是无可奈何。请保姆呢?我都请到怕了。”老伴去世前瘫痪多年,叶伯家先后请过十几个保姆,没有一个称心。 养老院里的饭菜量很足,而且定时定点送到床前。叶伯吃完早饭后,就去晒太阳、打麻将或看电视。自从他住进养老院,儿子、儿媳曾来探望过几次,每次叶伯都急着赶儿子走,“他来一趟就要耗费一天,太耽误事。” 乐活养老 70岁的孙姨和76岁的丈夫陈伯是养老院的“明星”,不仅因为他们能歌善舞,还因为当年他们与孙姨的父亲同时入住寿星大厦,可谓“两代同堂”。 十多年前,孙姨的母亲去世,孙姨担心年迈的父亲待在家中睹物思人,心情低落,便和陈伯商量让父亲换个地方住。2000年,孙姨、陈伯和父亲一起住进了寿星大厦。 “这里的生活非常简洁自然。我们花了九万元买下这个套间,每个月再交一千多元管理费,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了。而且这里只有‘同龄人’,我们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无忧无虑。”孙姨对自己的养老院生活很满意。 更为重要的是,寿星大厦附近就有一家医院,“有些老人跟我说,如果不是住在这里,得到及时治疗,恐怕都死了好几回了呢!”陈伯告诉记者。 “上午我俩去歌舞队排练节目,一直排练到十点,下午陈伯就在家里练唱歌,我进厨房做做饭,每天都像是在过节一样。”孙姨说。 “我们住在这里,既为女儿们减轻了负担,自己也不必再为带孙儿而劳累。”孙姨强调,她的信条是:辛辛苦苦几十年,现在应该为自己活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