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精·甲 于 2013-9-3 21:42 编辑
《人民日报痛批盲目造城:地方政府不惜借钱搞政绩》节选(2013.9.3)
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不可否认,城镇化进程使更多人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然而,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不少“新城”成为“空城”。房地产泡沫蔓延的风险、土地资源浪费的阴影、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隐忧,也渐渐浮现。 【Part1】
建成8年的商业街上,店铺大门紧闭。
一些购置住宅用于养老、度假的业主,也因配套设施不齐全选择抛房。
几年前在生态城买了房子的曹女士说:“买这房子后悔死了,附近什么配套设施也没有,想卖也卖不掉。”
规划中2010年建成学校、医院的目标毫无眉目。
……………………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造城”并没有给很多地方带来预期的繁荣。
【Part2】
新城建设往往耗资巨大,那么,巨额资金从哪里来呢?
新城建设中,卖地建城成为一种常见的开发模式。卖地获得土地出让金;银行贷款,抵押靠土地;融资、还债也靠土地—一切都来自土地。
为了建设新城,不少地方不惜承担债务。地方利益和以GDP为导向的发展思路是“造城”的重要动机:借新城建设推动土地升值,地方政府获得高额土地出让金;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投资,拉动GDP增长,也是漂亮的政绩。
至于决策方面,一些政府官员不懂投资,项目不经过科学论证就上马,造就了不少“拍脑袋”的新城、新区。 【Part3】 “造城”资金严重依赖土地财政,但新城建成数年,工商业发展不起来,居民区入住率又低,资金无法回流,地方压力极大。
房地产泡沫蔓延的隐忧也已浮现。一些三、四线城市建设虽然投资巨大,但产业空心,市场需求不足,只能留下大量烂尾项目。
“新城建设其实有很成功的例子,比如上海的浦东。但三、四线城市都是人口流出的地方,这些地方再建一个新城,不是浪费吗?”
不止鄂尔多斯,很多地方出现鬼城。我国很多地区的"城市供给"已经过剩,"有城无业,有城无市,有城无人"的"三无"现象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