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把客都梅州客家化”,似乎有点奇怪,客都就是客家之都,也是客家文化中心,但当今梅州除了客家话仍是人们日常交流语言外,在文化方面缺乏"客都"应有的作为,梅州广播电台虽然已有客家话节目,但时段内容有限,没有真正客家话台;梅州电视台虽有了客家情景剧《围屋人家》,但没有客家话访谈节目,没有将客家山歌剧、汉乐、汉剧搬上荧屏,没有全天客家话的客家频道。此外梅州在凝聚客家群体“客心”,在作客家人精神家园吸引客家乡亲方面做得很不够。“把客都梅州客家化”这个论点就是抛砖引玉,一起来推动使梅州真正成为世界客家文化中心,使客家文化永放光芒!
梅州誉为“世界客都”,在当今这个时代起什么作用呢?无论你从什么角度考量,“客”字不容置疑,这是根,这也是本。如今梅州又取得了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那么客家文化在梅州的存在与发展是符合国家政策的,在梅州发展工业园区是地方经济的出路,依托梅州的生态环境建立休闲度假区也是发展梅州经济的一个方式。近年来各客家地区开始打客家牌,目的无非是招商引资吸引旅游,梅州在打客家牌更有优势,因为梅州是现代客家人聚居地、是明清以来的客家文化中心,保护与发展客家文化对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对梅州经济发展有利,对客家的传承发展更是有利。“客家文化”是作为一个独立民系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典范,客家民系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代表,誉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应当担当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重任。 下面就梅州江北老城区为例,谈谈梅州“客家化”。 目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点,梅州旅游有许多亮点,“客家风情”游也作为一个旅游品牌,但我们在“客家风情”游方面,做的功夫不够,文化挖掘方面着力不够、品位不高,这要我们去思考去学习借鉴。远的不说,说说梅州城区,梅城的江南区商业为主,华侨城、梅县新城以住宅为主,但江北老城区已经成为软肋,拆掉改造会引起原住居民,特别是华侨的反对,因为他们是从梅城外迁出去的,这里是他们的“根”。江北城区是明清以来作为客家文化中心见证,你看梅城老街太都是以客家、梅州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还有曾井、梅州学宫、魁星楼、金山顶、仁凤楼(太平天国军在梅城时的大本营)以及被拆改的老县府,甚至还有人们没有留意的老炮楼,这些都是历史文化遗产。既然江北拆迁改造难,何不因势利导,将其发展成具有客家旅游价值的游览区呢?此外,梅城的文化古迹如曾井,狄青带兵来梅州,兵士得病唱曾井水得于痊愈的故事,可以加以完善并在周围环境上改造配套成为真正的旅游景点。还有仁凤楼太平军太本营景点、金山顶景点、梅州学宫景点都要完善打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景点故事要完善,要让景点故事使景点活起来。辅庭路的红军第一任总参谋长朱云卿出生地的景点要挖掘出来,把辅庭路变成革命教育景点。 笔者认为江北街区虽然破旧,但可以从旧维修,政府引导。出鼓励政策。作出规划,如:凌风路(凌风东西路)为客家文化街以经营古董、字画,陶瓷、客家手工艺品(客家工艺品应该注重客家风情、加入客家人物故事等)为主;与中山街、油罗街交叉的十字街以客家美食为主;中山街到梅石路以小商品批发为主,仲元路以布匹、布艺延伸凌风路字画、工艺品销售;元城路恢复老屋大门供游客家参观,小店面可以买些旅游产品;民主路可作为凌风路客家文化街经营的伸延;中华街、辅庭路以卖客家土特产、中草药为主。 江北城区旧时是以客家各姓客家祠堂为主的,要适当引导业主恢复祠堂功能,吸引各地(尤其是海外、台湾)同姓客家乡亲前来寻根、祭祖,还可以恢复祠堂宗族扶助学子、接待宗亲的功能,将客家老屋闲置房修缮供同姓学子、前来旅游的同姓宗亲作驿站,在祠堂将各姓氏的创业故事、人物故事、传说故事整理上墙,并由祠堂管理人员或导游讲解。 我们要努力弘扬客家文化(学习书法、绘画、练习器乐、唱山歌。在黄家祠就有唱歌练习器乐),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游客到梅州就能感受客家文化、品客家风情。同时,恢复一些健康有益的客家民俗,开展群众性的龙舟赛、山歌、客家流行歌曲比赛,在文化公园广场每周举行一次客家文艺活动,每天可以开展如剑英桥头纪念亭开展的群众自发的乐队、歌唱练习,让文化广场真正发挥客家文化传播功能,在展示客家风情的同时让市民享受健康的文化,感受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