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新近考证马江海战中的何如璋福州晚报记者刘琳

[复制链接] 0
收藏
6
回复
338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1-5 11:38: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之八——著名史学家新近考证马江海战中的何如璋  福州晚报记者刘琳200408
  著名历史学家陈贞寿教授新近考证,马江海战中的张佩伦、何如璋都主张先发制人,长期以来民间及官方对他们的“丑化”,没有史料依据,他希望——还张佩伦何如璋真面目   
  老福州人说起马江海战,都会大骂“两张”“两何”,脱口而出两句顺口溜“两张没主张,两何无奈何”。“两张”之一的张佩伦、“两何”之一的何如璋在马江海战中究竟表现如何呢?记者昨天采访了著名历史学家、福建师大陈贞寿教授。
  今年79岁的陈贞寿教授说:“今年是马江海战120周年,对这段历史的一些重要人物的传说甚至丑化,再不能以讹传讹了,否则就是对历史和后代的不负责任。”
  张佩伦坚持指挥作战
  “两张”之一张佩伦,是李鸿章的女婿,张爱玲的爷爷,翰林学士。1884年闽江口战云密布,清政府派钦差大臣张佩伦会办福建海疆事宜。马江海战,中国第一支近代水师全军覆没。历史上,许多人一直认为是因张佩伦无能贻误战机,致使海战失败。解放后在极左年代,更是对张佩伦马江海战中的表现作了许多与历史不符的记载。
  陈贞寿新近根据新发现的资料考证:张佩伦在18847月一到福州,就积极备战,一方面调兵遣将,从南调回澎湖、兴化、泉州等5个营,从东和北调回了福宁、建邵、桂勇3个营,在福州到连江长门炮台沿岸布置了24个陆营共1万多人;另一方面,调回福建船政制造的部分兵船,连两艘在船坞维修的运输船也开出备战,还在沿江选募壮丁1840名。
  张佩伦还提出“塞河”之策:在闽江口备下30艘轮船,装满石子,同时在附近岸上再备大量石块,待法舰入闽江口后,连船带石子沉入江中堵塞河道,令法舰无法出逃,以便我海军和陆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张佩伦准备好了轮船和石子,但清廷没有允许其用此策。
  在北京等地的图书馆里,陈贞寿教授还找到了张佩伦多次请求先发制人的相关历史资料:
  85,张佩伦与时任船政大臣的何如璋去电请示清廷:法船再入数艘,我即塞河先发。86,军机处寄何如璋电旨:现经美国调处,局势未定,所称先发,尤须慎重,勿稍轻率。
  88,张佩伦再电军机处:“互援是活著,先发是急著,舍两者布置更难。”811,李鸿章电:“不如赔款以保和,一开衅即不可收拾。与之战,法始必负,继必胜,终必款。”
  811,张佩伦与何如璋再次去电请求朝廷:早定战计。但812清廷仍寄希望美国调处。814清廷下旨“迅速整备一切事宜,听候谕旨”,仍不允张佩伦他们先发制人。819,李鸿章再次急电张佩伦:“阻河动手,害及各国,切勿孟浪,仆不以决战为是”。一直到823法舰突然向我开炮前,张佩伦都没有盼来开战谕旨。
  可以说,是清廷和战不定,贻误战机,致使马江海战战败,与张佩伦无关。战后,清廷则派左宗棠来考核张佩伦在海战中的表现,评价颇高。
还有一些介绍马江海战的书籍说,马江战起,张佩伦怕死,逃到鼓山潘田。而实际上,在鼓山至马尾处有两处名“潘田”的地方,一处是在鼓山,一处是在马尾造船厂旁的马限山。海战中,张佩伦坚持在马限山观察战局,指挥作战。
  何如璋力主先发制人
  “两何”之一何如璋,在许多介绍马江海战的书籍中也被认为是没有主张之人。何如璋,广东大埔人,同治进士,曾任驻日公使,马江海战时任船政大臣。他积极备战,还组织相关人士研究战法,多次上疏强调“彼以兵船衔尾相距,万一决裂,先发制人,后发即为人制”。但朝廷严谕:“无旨不得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他在家书中写道:“迭请南北洋拨船来援不应,迭请决战先发又不应,惟饬静以待动,毋涉轻率,故只待株守以俟指挥而已。”可以说,马江海战之败,不能归罪于何如璋。
  何如璋历史上还有一功: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何如璋奉命出使日本,一面弄清真相,一面照会日本,措辞强硬,指责日本侵吞琉球为“背邻交,欺弱国”,还向清廷献上中下三策。
  评价何如璋发现新证据  海峡都市报  2004082412:06
  何如璋的家书  
  本报讯昨日,在甲申中法马江海战120周年纪念大会上,来自福州、广东的福建船政后裔向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捐赠数件船政文物。其中有当时船政大臣何如璋的家书以及朝廷颁给其妻子的诰命圣旨,马江海战烈士吕翰曾使用的帐眉等。福州文物专家表示,朝廷颁给何如璋妻子的诰命圣旨,将为重新评价何如璋增加侧面证据。其它的捐献文物,也十分难得,对研究马江海战及当时的历史有很大的价值。  
  皇帝诰命评价何如璋的新证据  
  何家后人拿出了一道圣旨,这是光绪七年五月十四日朝廷册封何如璋妻子杨氏的诰命。圣旨周边早已泛白,文字看起来是用黑色和蓝色两种墨水写成。圣旨中对杨氏的贤惠给予了肯定和表彰,称其“克修其妇道”。  
  福州市政府文化工作顾问、福州市博物馆名誉馆长黄启权告诉记者,这个诰命圣旨虽然是表彰杨氏,但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清廷认为,何如璋对福建船政的发展是有功的。  
  黄启权认为,虽然在马江海战后,福州有民谣称“两何没奈何”,讥讽何如璋战败,但事实是在海战爆发之前,何如璋等一批船政官员确实把当时紧张的形势向朝廷做了汇报,但是昏庸懦弱的朝廷却奉行“衅不自我开”的不抵抗政策,使得何如璋也回天无力。  
  黄启权认为,这个诰命圣旨至少可以为评价何如璋做个侧面的证据。  
  烽火前的家书  
  何如璋的家书共写了四页,书页已经发黄,还有很明显的折痕,信封已经破旧不堪。书信开头写着“父母亲大人膝下窃男”。这封信是何如璋的孙子何欢言、何恒封从广东带来的。他们告诉记者,书信是何如璋在北京写的,内容是向父母报平安,并向家里寄了些钱物。他在信中说得知父母身体健康很高兴。这封信写于中法马江海战之前,何如璋当时是清朝第六任船政大臣。

清·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jpg (22.49 KB, 下载次数: )

清·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jpg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沙发
发表于 2013-1-5 11:44:4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不少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板凳
发表于 2013-1-5 11:44:52 | 只看该作者
LZ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11:49:25 | 只看该作者
福建客家 发表于 2013-1-5 11:44
看到不少文章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11:59:50 | 只看该作者
福建客家 发表于 2013-1-5 11:44
LZ辛苦了

不辛苦。假如说辛苦或说揪心,于我心认为值得。明年八月即将召开纪念中法马江海战140周年大会。请你关注。马江博物馆前期已与我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6#
发表于 2013-1-5 13:50:53 | 只看该作者
从此文看,是清廷和战不定,贻误战机,致使马江海战战败。这是历史惨痛教训,今人必须记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22:43:49 | 只看该作者
秋歌 发表于 2013-1-5 13:50
从此文看,是清廷和战不定,贻误战机,致使马江海战战败。这是历史惨痛教训,今人必须记取。 ...

老哥你好。多谢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