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不望自己家乡好?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城市规划方案无非就是3个典型模式。
1)霍华德的花园城市及市郊住宅区模式。
2)改变原有城市基本框架的巴罗克模式。
3)以高层建筑和广场建设为主的格罗皮基斯模式。
梅城到底应该选择哪种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后,近代城市建设和改造模式的种种弊端暴露出来,在基恩•基可布斯所著《美国大都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就严厉讽刺以高层建筑和广场建设为重心的城市规划。世界上不乏高层建筑因为“水土不服”,建成没多久就被拆除的案例。结合梅城的场地条件和经济实力,显然也不适合格罗皮基斯模式。梅城应该是“再生”,而不是大拆大建、体无完肤式的“改造”。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挖掘梅城本来的魅力,在充分考虑城市文脉、历史传承、恢复城市原本的人性空间、激发人们建设城市的积极性、解决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对此本人补充几个建议:
1、 梅城宜居宜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社区再生。城市建设并不是大拆大建后,就能解决宜居宜业一系列问题。城市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建筑。在现有社会制度下、让所有地区居住者直接参与的,对当前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治,从而实现社区再生。相同的活动在世界各地都在进行。美国1970年的社区设计中心就是让社区成员直接参与实现地方社区的再生。1980后,社区与NGO合作把社区再生推上另一个高度。欧洲历史上的一系列城市中心保全运动,也不是把中心地段大拆大建作为法宝,而是采用修补、改善的方法从而改善居住环境。这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方法。结合梅城的实际,能否提高居委会的受众程度?能否就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措施全国先行?能否在社区范围内自由成立NGO进行社区服务?使得社区内充满浓浓的人情味?这些都跟我们的文脉和历史传承一脉相承的。
2、 因为梅城的地形结构是钵型体,假如江南新城建设成高层建筑后,必然会挡住南风进入梅城,随着市区周围的工厂所排出的废气与市中心的尾气等相混杂,市中心的大气很容易就滞留下来,使温度上升,从而形成严重的热岛效应。把梅城变成死城。
3、 抛开资金的因素,那个挖条大沟到梅江河的项目就别搞了。就现在的管理能力,以后就是梅城最大的臭水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