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面对丈夫的“缺席”,单亲母亲要扛起父亲的责任,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庭。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少单亲母亲尤其是单亲特困母亲的住房条件差,生活比较拮据,社会压力大,较容易产生健康和心理问题,她们的生存状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收入低,家庭经济负担重
家住梅城江北的林女士今年50岁。在她39岁那年,丈夫因患肝癌去世,照顾两个孩子及老母的担子就落在了她身上。然而,由于找不到固定工作,林女士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将自己种的菜拿到街上去卖;早晨回家给孩子和老母亲做了早餐后,自己就出去做零工;中午回家干农活,下午则又出去做工。这种生活,一过就是十多年,“为了孩子读书,刷漆工、泥水工、清洁工……只要能挣钱,别人不肯做的脏活、累活,我都干 。”林女士说,即使她每天都花十几个小时挣钱养家,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艰难:住的老房子因房间不够,还得向亲戚借住;家里常吃的是青菜和粥,隔三差五才能吃上肉。
像林女士这样的单亲母亲不少,据市妇联相关调查显示,离婚、配偶去世、未婚先育等都是造成单亲母亲的原因。大多数单亲母亲由于自身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职业技能,没有固定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子女教育费用、老人赡养费及基本生活费成了她们沉重的负担。
身体弱,健康状况让人忧
由于担心治疗费用过高,单亲母亲面对疾病时大多采取拖延、自己买药吃来应付。“去医院看病太贵,一次小感冒得花上百元,买点药对付过去就行了。”家住梅江区西郊街道办的梁阿姨今年53岁,因患眼疾,自小就视力差。2003年,丈夫因病去世以后,她由于过度伤心、休息不足,导致视力急速下降,即使戴上眼镜看东西也是模糊一片。她说,当时孩子正在读高中,学费由大伯负担,自己只能靠卖肉丸挣一些生活费,所以想治病也有心无力,非常无奈。
采访中,不少单亲母亲谈及自己的身体状况时,均表示常有疲惫感,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和多种疾病的困扰中。由于长期经济状况差、精神压力大、劳动负荷重等原因,大多单亲母亲往往有病不看,导致有些人因身体不好而影响工作,有些人甚至因此找不到工作,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压力,这种“恶性循环”令人担忧。
沟通少,教育子女压力大
子女教育是单亲母亲最关注的问题,然而,如何教育好子女却让她们感到困惑,家住梅城江南的黄女士便是如此。“为了给儿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一个人忍气吞声地努力工作,可他却不领情。”她说,自离婚后,儿子变得沉默寡言,脾气也暴躁起来,成绩不如以前,有时关心几句却换来他不耐烦的指责。“儿子说与我无法沟通,我也不知道怎么教育他!”黄女士对此伤心不已。
“多数单亲母亲‘重教但不会教’、‘心急却无方法’,缺乏沟通技巧,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市家长学校讲师团副团长徐柳青告诉记者,很多单亲母亲把子女当成自己精神的寄托和将来生活的依靠,对子女的期望比较高,要求相对严格,容易造成孩子精神负担过重。同时,在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一些单亲母亲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常常向孩子哭诉、抱怨自己生活的不容易,甚至用打骂等暴力惩罚,往往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从而影响母子关系。他建议,单亲母亲在教育子女时,首先要对孩子有信心,用欣赏和赞同的眼光看孩子,帮助孩子树立对生活、学习的信心。同时,不能溺爱孩子,要细心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引导和帮助,用爱心、信心、细心和恒心这四把“金钥匙”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真正感受母爱的美妙旋律,和孩子共同战胜单亲带来的困难。
“四援助”,帮扶单亲特困母亲走出困境
单亲母亲尤其是单亲特困母亲,她们生活贫困,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精神压力大,自我封闭意识强,是需要全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为此,市妇联近年来一直注重对单亲母亲家庭的关怀,重点开展援助单亲特困母亲家庭 “安居”、“就医”、“子女读书”、“生产救助”的“四援助”行动,并组织“亲子成长营”和“母亲支持小组”等活动,帮助单亲母亲尤其是单亲特困母亲解决生活困难。
据了解,市妇联积极配合省妇联与省扶贫基金会、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联合启动 “‘创新广东’信息化扶贫行动之贫困母亲帮扶计划”,自2010年来帮助我市785户单亲特困母亲或贫困妇女家庭,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同时,积极做好省、市“母亲安居房”援建工作,2010年来共援建“母亲安居房”400户,改善她们的生活环境。此外,市妇联争取省妇联、卫生部门、医疗部门的支持,为患重病的单亲特困母亲及其子女减免医疗费用,并在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及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检查中,优先惠及单亲特困母亲,使患有疾病的单亲特困母亲能及时得到救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