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歇后语
林作尧收集整理
客家歇后语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溶于客家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歇后语是客家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交往中产生的,用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达能力。歇后语为人们日常交流中增强了不少的幽默、风趣,对于促进人际交往,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客家歇后语,它的结构大多前半段是比喻,后半段是本意。在比喻中,广泛运用了同音异义、隐喻、暗喻、明比、对比、正比、反比等手法,有些则取其谐音。歇后语的比喻、谐音和本意,因为多数来自日常生产,生活。所以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歇后语一般在对对方陈述表达某件事、某个理时说出。如: “石灰撒路——打白行”,“竹篮打水——一场空”,表示某件事没有办成功。 巴掌生毛——老手,意为经验足。 米店的伙计——差劲,意为某些人能力差。 利刀切豆腐——两面光,意为两面讨好。 鸡公髻(纪)——外来肉,表示额外收入。 背囊抓痒——倒爪,表示做生意蚀本。 常用歇后语有如下几类: 1、
神、佛等相关歇后语 2、
人物相关歇后语 3、
地名相关歇后语 4、
用具相关歇后语 5、
食物相关歇后语 6、
动物相关歇后语 7、
植物相关歇后语 8、
婚姻相关歇后语 9、
其它歇后语 一、神、佛等相关歇后语 寿山公吊颈——嫌长命 泮坑公王——保外乡 岭岗上滚佛像——辗神(谐音赞成)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水打伯公——留(流)神 两节伯公——会脱神 火烧菩萨——佛(毁)神 阎王讲话——鬼信 城隍庙前个楣杆——光棍一条 拆庙堂——废神(费神) 阎王请客——骗神骗鬼 阎王招兵——有鬼来 伯公打脉——定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