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程李二公祠
●冯锡煌
程李二公祠就是人们纪念程旼处士和明代平远知县李允懋的合祀之祠。
据有关史料载:程旼,大家尊崇他,称他程处士(古时人们将有才德而隐居不愿为官的人称之处士),东晋司马德文元熙年(419)八月出生,祖居河南义阳郡(今河南省灵宝县南40里)。因“五胡乱华”和“永嘉之乱”,程旼全家和部分族人避难南迁。至刘宋明帝泰始三年(467),程旼家族经赣南迁至南海义安郡属坝头(今广东平远县坝头)官窝村定居。
程旼经历东晋,南朝之宋、齐、梁,共4朝16帝,至南朝萧渊天监十七年(518)辞世,享年99寿。墓葬程源村(今平远坝头程北)大榕树下,形如螃蟹。他为人质朴无华,性嗜诗书,不慕荣达,乡邻遇有不平之事,他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之辨明曲直是非,以德化人,众人无不敬服。后人久慕其风尚,景仰其德行。乡、村、江、河皆以其姓化为名,乡曰程乡,源曰程源,江曰程江,县曰程乡县。宋代徐庾有诗《咏程乡》赞云:
程旼当年一匹夫,
不操三尺制群愚。
片言能使人心服,
万古江山与姓俱。
为了纪念和缅怀程旼,后人除以程氏命名县、乡、村、江、河外,在程旼的居住地和县治等处,还兴建程公祠、程公会,在程乡县(今梅县)衙驿前街新码头竖一石牌坊,立有“程处士碑记”。清宣统元年(1909)六月,以“景仰贤人”之意纪念程旼,在平远坝头设立景贤公学(今坝头中学前身)。广东旧《通志》把程旼列为广东古八贤之一。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时任平远知县的李允懋在县城(仁居)之东的小尖山下兴建程处士祠,并在祠下方筑坝垦湖,潴石径流水入湖,取名“东湖”。湖旁兴建小亭,置小舟数条,在山上石壁刻上“百粤高人”赞叹程旼,另外还刻有“梯云岭”“须到”等摩崖石刻。这里群山拱翠,峭壁耸峙,湖水碧流荡漾,众多文人墨客争相到此瞻仰程处士,游览湖光山色,被誉为“东湖石濑”。明巡按御史王命璿(福建晋江人)还特为程处士祠捐俸银30金,置祭田40亩,垦42亩,作为每年春秋二仲祭祀之用。同时为之立碑,描写《程处士碑记》(此碑记还载入清嘉庆二十五年刊印《平远县志》)。后来“东湖石濑”被誉为平远县城附郭八景之一。
程处士祠为石木结构瓦房,背面紧靠小尖山,上堂置程处士牌位,右侧立程处士碑记。正面为照墙,左侧建门楼,门联曰:
东土江流名士影;
湖光春系旅人心。
程处士祠建成和东湖工程完工后,李允懋作《程处士祠》诗二首:
江河程世系,人与水俱长。
表正如陈实,畏垒若彦方。
烟流颓宅在,草宿故茔香。
千载怀高士,神交夜永康。
东湖佳趣足,何必羡西湖?
一水天生镜,千山地胏郛。
风清无虎啸,春暖有莺呼。
处士祠堂在,可方和靖乎?
明末松口翰林李士淳为祠亦作五言诗:
我生处士里,酌水知源长。
往事成千古,高名噪一方。
祠堂新卜筑,俎豆旧馨香。
无阻相思意,东湖水正泱。
许多地方士绅、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游览东湖程处士祠后以景仰之情题诗作对,不乏名作流传至今。
李允懋,字勉叔,号三浦,福建莆田县举人。明万历十三年至天启元年(1615-1621)任平远知县,在任6载中,他尊崇程处士之高风,办事公正廉明,关心百姓疾苦,整肃吏风,革除恶俗,重视文化教育。每月初一,他谒拜孔子先师并到明伦堂向生员训以礼仪文章,并以小学诲人。他还竭尽其力续修邑志,真是惠政沁人心腑,抚民廉能有声。百姓为仰其绩,于万历四十七年冬在东湖程处士祠内立其牌位,与程处士合祀,更名为“程李二公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在城内文庙右侧署新建程处士祠,至嘉庆十七年(1812)又由邑绅移建文昌阁内。东湖“程李二公祠”改名“李公祠”。乾隆四十八年(1783)邑绅曾捐资重修,并立规:“祠下一带杉木凡邑人登科甲者,在此取材竖桅(楣杆)。”后祠遭兵毁,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县长缪任仁牵头筹款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作仁居麻楼村青年耕山队住地,耕山队停办后,祠失修而毁,东湖亦复为稻田,风光不再。
来源:梅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