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大山里去隐居

[复制链接] 0
收藏
229
回复
5000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发表于 2011-5-22 20:25:11 | 只看该作者
偶尔路过。说起来也有这方面的倾向。只是上有老下有小,目前还不能摆脱世俗事务。各位友友有地方去看的,顺便带在下看看、参考参考。说不定有朝一日也会这样。可站内短信息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5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92#
发表于 2011-5-23 21:22:1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顶。
引用( newkou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3#
发表于 2011-5-23 21:24:07 | 只看该作者
逃避不能改变现状,勇敢面对才够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发表于 2011-5-23 21:39:44 | 只看该作者
在那与周公对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5#
发表于 2011-5-23 23:36:45 | 只看该作者
想想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5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96#
发表于 2011-5-24 11:40:44 | 只看该作者
但也可以努力去实现。
引用( 晨 )
想想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97#
发表于 2011-5-25 17:49:55 | 只看该作者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因常在大山中,世上神马都看空,青山绿水来相伴,劳体修身多用功!

人们来到这里,大多带着一些隐居的疑虑.我作了一些整理并找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而且是回归自然式的方法.(土著人考察组实事论证)
1.吃:有天然的瓜果,健康无害,一般山间都有,但最好的在高山大山之中,并且丰富.人的生理构造是素食者,不要吃肉为好.吃瓜果不需要盐,并且人会健康漂亮,碘等元素在食物中与矿泉中完全充足.
2.喝:山泉是最好的
3.住:选择适当的气候与适当的生活方式,便可适应.所以世界上的原土著人都能适应当地环境.恶毒的动植物在圣洁的地方和时间不会有.
4.生老病死:生活方式遵守自然法则,便可健康安全,青春永驻,活到人的正常寿命(120岁-175岁),死时身体机能同时幻灭身体元素又进入空间接力下一轮回,无需照料.就像佛家修行者大多可以坐化圆寂.就算发生意外也能更易痊愈,就像癌症的自然疗法.
5.穿着,行走:回归自然本来便可无拘无束,生来不穿衣,归隐人口稀疏,更没必要穿,全裸最健康.行走脚踏实地最健康安全.

6.性欲;人在优美的仙境中不空虚没烦恼,逍遥自在,性欲只会在精气饱满遇到健美的异性时发起.也就不会有压抑.
7.向往科技还是自然:人只是空间繁衍中的一粒,科技会改变天然生存环境,并会对生存造成更大的引响.1988年诺贝尔奖颁奖会上所有科学家宣言21世纪人类将回到2500年前的原始生活状态.
8.尘世间的牵制:亲情友情爱情,中国人大多会为父母养老,如果父母能做到以上几点,也就没有这个需要,更何况需要你的时候你不一定能在身边.与你志同道合就会在你的身边又不需养老照料双方都好.金钱名利,尘世间才需要,何必争名夺利,拖累自己,何不逍遥于山水花草之间.
 仙,人/山,”人”在山间,参禅悟道,修身养性的终极,回归天然.
  凡人就像是宇宙爆炸后的相互碰撞磨擦的碎片,你是在碰撞中毁灭,还是升华到高处,俯首天下,昂首天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8#
发表于 2011-5-25 17:53:17 | 只看该作者
你会打猎么 ?你会种菜会养牲畜么 ?不是我打击你,想的太好了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99#
发表于 2011-5-25 17:58:59 | 只看该作者
再转一个网上文章供大家欣赏:


不想做官,不想捞钱,还不想过的太平凡,怎么办?隐居,这样的隐居虽然有沽名钓誉之嫌,但也无妨,没有名而隐居无非是平常老百姓正常居家过日子,住在那里都一样,都不是隐居,适当的沽点名和钓点誉,再适当的远离人群,这就找到了隐居的合理定义空间和范围。就像那个山水,隐隐约约能看见,又不能把握,这就有了一定的美感,离的太近也觉得没有意思,完全看不见则心里没有这个概念,隐居,则也是这样,在名士心里有这么个人的概念,但这人又不居于庙堂之上,也不在闹市招摇,在一个很清净的地方“修炼”,这就是隐居。

隐居选择地点选择什么地方?有人曾在终南山隐居,为什么?因为终南山那里皇帝老从那里通过,而这人老打探到皇帝从那里通过就将隐居地点搬到那里,这样期待能遇到皇帝,工夫不负有心人,这人终于被皇帝召见,后来封官,这就有人嘲笑这是走了终南之捷径,这件事坏了隐居的这一行业的名声,所以,在终南山隐居或者在官道旁或者附近隐居都有这嫌疑,为了正本清源,这些地点不能去。选择名胜古迹去隐居可行性也受到怀疑,因为,这些地方现在都统一管理,一夜宾馆旅费就老多了,自己修个居住的地方可能就成违章建筑,早成清理对像了,所以,也不可以。想来想去堂堂一个泱泱大国,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隐居的地方?有,大隐隐于市,还在家里隐居最好,吃喝拉洒都方便又卫生,现代的隐居要有现代的观念:这不妨叫环保隐居或者绿色隐居,不污染环境又环保卫生。

隐居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自号和房子的号呢?五柳先生、六一居士,饮冰室主人,什么山人,什么大师……,号有好多好多,但一个取的有特色号也很不容易,所以这个号不好取。我代的学生有一个名字叫李渊,第一天去就感觉到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概,那李渊可是反抗隋末反动统治的一个英雄,中原逐鹿,虎视天下,没有一番英雄气概的不可为的,可见一个好的名字或者号也可以提振精神。在隐居成果中居功奇伟的,就数诸葛亮先生,其号卧龙先生,曾辅佐刘备鼎立三分天下,在中国人心目中人人可知,几乎成了智慧的象征。但我想象当年诸葛先生在南阳隐居的时候可能过的就那么个样,种几亩地混饭,天天号称管仲乐毅,这可很是不合群的,可能当地的农村老百姓就背地里骂:“臭清高”,城市里人也看不起,《三国演义》上就有好多人叫骂诸葛亮是“诸葛村夫”,这诸葛亮可是有一定的定力,依然我行我素,还编制了几首歌曲传唱,这个好比现在住在农村的某某某外语说的特别流利的一样,说这人臭清高去嘛 “外语”说的很流利,终不敢小觑,说能有所作为,还没有看得见,不如村子里的某某某修起了个大宅子惹眼,这让人想起一个网友ID号,叫融持,这拿来说诸葛亮很合适,这就是说在这个时分首先要持得住,其次需要一定的融会贯通精神,方能不被颠簸。隐居给自己取个什么号?诸葛村夫、超级隐士、……想来想去没有合适的,那暂且放着吧。房子号取个什么呢?静心斋、正动居、……也没有想好,想好了再说。

隐居要注意什么?当然其必要少看电视,电视打开一会儿中东问题,一会海湾战争,没完没了,这个神经绷紧了就没有隐居的韵味,世界、历史、经济、政治、文化……一切的一切,都给搅得没有远离尘世的味道,所以,电视要少看,就像看世界杯足球赛的,看着看着就入迷了,就开始支持其中的一方了,感觉这样还不过瘾,得找张足球报来读,找个朋友喝杯啤酒后聊聊,这样隐居之节不保,隐居之名荡然无存。当然,网不能不上,隐居时候写篇好的散文发出去,就好像那远山一样,隐隐约约,若近若远,有层次感,有韵味,有底蕴,有格调,即有文人墨客、风流名士之前卫之风格,又有远离功名利禄之淡泊心境,这才是隐居。

隐居还需要一些点缀,比如,修竹、花草、诗书、酒或者饮料,等等,这样才能烘托出隐居的氛围。这样一切打点停当了就可以正儿八经的隐居。最后说起,能有地方钓鱼也很好,草笠一戴,将鱼钩做成直的,和姜子牙一样,专钓周天子,鱼钩做弯了,则就和袁世凯一样钓得虚名了,可谓,钓翁之意不在钓,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在乎大道之行,这才能是隐居的好的典范。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原发小百合海外站个人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00#
发表于 2011-5-25 18:19:4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 阿霖古 )
你会打猎么 ?你会种菜会养牲畜么 ?不是我打击你,想的太好了你


哪里可以打猎?
现在社会打猎还可生活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