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短信“会死” 女中学生一月收发短信6473条 现年15岁的美国女中学生朱莉·津格泽睡觉时也要带着手机。母亲帕姆查阅女儿的手机通信清单时,发现朱莉有一个月共收发6473条短信。这一吃惊发现让帕姆有点愁。其他一些美国父母可能会有类似感受,因为统计数据显示,持有手机的美国十几岁青少年平均每月收发短信超2200条。
没短信“会死” 《华盛顿邮报》22日报道,无论是在家、在学校、坐车时、做作业时还是遛狗时,朱莉都要发短信。对朱莉而言,被短信铃声吵醒实属常事。 谈及短信,朱莉干脆地说:“没它我会死。” 面对女儿巨大的短信量,帕姆不担心费用,因为津格泽一家开通了30美元短信包月套餐。她所担心的是,如此频繁收发短信会不会给女儿带来负面影响?这代人究竟能在短信中大量的破碎句型、缩略语和字符表情符号中有何得失? “我担心最终他们可能沉溺于瞬时交流和喜悦,”帕姆说,“短信一代”可能不在意面对面交谈的益处,甚至可能“对它感到不舒服”。 朱莉说,有一次,她和一名男友发生争吵,之后分手,而这一切完全通过短信完成。 她说,通过收发短信,她“总是同时置身4场对话中”。虽然她承认自己短信成瘾,但“指出”自己在刷牙时、淋浴时、拉拉队表演时、打长曲棍球时不发短信。另外,晚餐时段也是短信“禁区”,因为父母坚决反对。
当面交流难 一些研究人员说,全美国每月要发750多亿条短信,最狂热的短信族当属13岁至17岁的青少年。据尼尔森公司统计,持有手机的美国十几岁青少年人均每月收发2272条短信,却只接打203个电话。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E·迈耶说,青少年频繁收发短信是“巨大的文化现象”,会随时间推移带来“巨大后果”。 给青少年“短信热”究竟将引发什么下结论可能为时尚早。不过,精神病学家杰拉尔德·J·布洛克去年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月刊上发表文章建议,把上网和收发手机短信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诊断手册。 布洛克说,没人知道这些数字化时代的瘾究竟多普遍,但“我们今天对技术的应用正堆积成一项大型社会实验。我们仍不清楚它如何帮助或伤害我们”。 在美利坚大学语言学教授娜奥米·S·巴龙看来,无论是否称之为上瘾,“铁杆”短信族往往发现同他人交流时难以“进入状态”,原因在于他们的注意力不时被身处另外地点的人召唤。
想想当初自己发信息最多的时候也只是800多条一个月而已,也已经是达到极限了,现在一个月才20多条了。剩下的,都败给移动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