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1805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12-25 11:22: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25 11:44 编辑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7000多年前的“瓶子”

约5800年前的“瓦”

4000多年前的“宫殿”

……

近日

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

在洛阳召开

系列重大考古成果集中发布

一起来看看

考古大省河南交出的

年度“成绩单”

7000多年前的“瓶子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西北部


距今约8000年至7600年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永强介绍

在裴李岗遗址的墓葬中

新发现一件小口尖底瓶

初步推测其距今约7700年

它长10余厘米,十分小巧

比常见的仰韶文化时期小口尖底瓶小很多

约5800年前的“瓦形器”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1:28: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25 11:37 编辑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北阳平遗址位于河南灵宝市

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史前时代重要的大型聚落遗址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北阳平遗址发掘负责人魏兴涛介绍

工作人员在北阳平遗址内多处遗迹都发现了“瓦形器”残片

后续将通过观察出土位置、状态等

进一步确定其用途

5000多年前的“贵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1:30: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25 11:36 编辑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位于河南省商丘永城的王庄遗址

以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存最为丰富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地

是今年王庄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遗址项目负责人朱光华介绍

其中规模最大的3号墓

随葬陶器50余件、玉器近20件

其中具有礼制意义的石圭等器物

显示了墓主人较高的社会身份与地位

4000多年前的四合院式宫殿建筑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1:3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25 11:40 编辑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古城寨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

是一处规模宏大、保存较完好的

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时代晚期城址

古城寨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李博介绍

新发现的1号夯土台基中部高,四周低

其上发现有数排规律分布的柱洞

此次新发现与以往发现的

宫殿建筑基址、廊庑基址一道

在平面布局上构成了四合院式的宫殿建筑群

刷新了对古城寨遗址城内布局结构的认知

3500多年前的“多宫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1:34: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30 08:58 编辑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距今3500多年的偃师商城遗址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商城考古队领队陈国梁介绍

最新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表明

偃师商城小城的道路系统分为

东西向道路、南北向道路、环城路和顺城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偃师商城遗址小城的布局与二里头遗址的布局类似

均为“多宫格”状

体现出“方里而井”的规划理念

陈国梁说

这是夏商时期规划理念、规划思想一致性的表现

也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体现

此次考古成果交流会

共计53个项目参与汇报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说

2023年河南考古成果丰硕

从旧、新石器时代洞穴聚落

到历史时期城市王都

从宫室街巷到墓葬王陵

河南考古全面展现了

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绵不断

及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2:4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25 12:47 编辑

石峁博物馆正式开放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11月29日拍摄的石峁遗址皇城台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这是11月29日拍摄的石峁博物馆展出的骨针。
     

当日,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暨石峁博物馆开馆仪式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石峁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890平方米,展区面积5943平方米,共展出石峁遗址出土和石峁文化时期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和彩绘壁画等各类文物688件(组),全面展示了石峁遗址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2:5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25 12:57 编辑

湖北发现中国最古老口诀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2023年5月6日,中国中部湖北省荆州市,一名考古学家在墓前整理简牍。(荆州博物馆/新华社讲义)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2023年5月18日,一位考古学家在中国中部湖北省荆州市的一座墓中建立了出土简牍的顺序。(荆州博物馆/新华社讲义)

   武汉,12月22日(新华社)-最新考古发现表明,每个中国学龄前儿童学会背诵的口诀乘法已有2300年的历史。

   写在一张竹简上的数学公式是在中国中部湖北省荆州市的一座坟墓中出土的。

   该墓发掘项目的首席考古学家杨开勇说,这个公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比在湖南省中部发现的另一块化石早了大约一个世纪。

   科学家们使用红外扫描揭示了纸条上的单词:“五乘七是三十加五,四乘七是二十加八,三乘七是二十一。”

   成千上万的简牍上有30000多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3:0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25 13:10 编辑

中国西南地区发现化石后暂停公路服务区建设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这张拍摄于2023年12月20日的照片显示了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公路服务区的施工现场发现的马龙甲化石。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发现古生物化石后,该服务区的建设已经暂停。(新华社陈新波)昆明,12月24日(新华社)-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发现古生物化石后,该服务区的建设已暂停。

   这些化石是在曲靖市马龙区一个服务区的建筑工地上发现的,11月底,一位化石收藏家透露,该工地的瓦砾中可能含有古代生物化石。

   这名男子姓杨,很快向当地政府报告了他的怀疑。专家们后来证实,在残骸中发现了包括金龟子、异翅目、naraoia、bradoroid和舌石类在内的化石。这些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约5亿年前。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宇表示,这些化石对科学研究很有价值,大多数化石中都发现了保存相对完好的外骨骼。

   他指出,在马龙发现化石并不奇怪,因为马龙动物群是以这个地区命名的,多年来吸引了许多研究人员和化石收藏家。

   杨于2015年开始收集化石,他说他已经发现了1000多块完整的金翅菜化石。“在一些岩石中,有多达20种这样的生物,”他说,并补充说,他现在正在与地方当局联系,为他收集的化石寻找家园。

   该公路建设项目经理冷涛告诉新华社记者,他们从11月底开始暂停在工地的工作。他说:“这当然会影响施工进度,但对古生物化石的保护意义重大。”。

   专家们认为,该遗址有可能有新的发现。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介绍,挖掘工作将启动。■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这张拍摄于2023年12月20日的航拍照片显示了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发现古生物化石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施工现场。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发现古生物化石后,该服务区的建设已经暂停。(新华社陈新波)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2023年12月20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宇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发现古生物化石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施工现场工作。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发现古生物化石后,该服务区的建设已经暂停。(新华社陈新波)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这张拍摄于2023年12月20日的照片显示了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公路服务区的施工现场发现的马龙甲化石。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发现古生物化石后,该服务区的建设已经暂停。(新华社陈新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3:1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25 13:41 编辑

保持珍贵遗产的生命力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一件清代皇帝所穿云锦龙袍的复制品在米高梅上海西外滩展出。[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三件清代皇帝所穿云锦龙袍的复制品在上海米高梅酒店展出。工匠戴健介绍了云锦的制作技术,云锦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室使用的丝绸。

   云的意思是云,金的意思是锦。由于其独特的编织技术和精制的原材料,该织物具有彩虹般的光泽。这些技术在经过挑选的工匠家族中代代相传。

   2009年,南京云锦工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一。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一件清代皇帝所穿云锦龙袍的复制品在米高梅上海西外滩展出。[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戴说:“云锦不是一种工艺,而是中国历史上织锦工艺精髓的融合。”。

   云锦是我国四大名绸中的一种(四川舒锦、江苏苏州松锦、广西壮族自治区庄锦),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元朝(1271-1368年)、明朝(1368-1644年)和清朝(1644-1911年),皇室都使用它。

    戴说,云锦的传统织造工艺仍然无法用机器替代,而且非常复杂,需要多种工艺和高级技能,包括染色、剪线和刺绣。


   同时,云锦所用的桑帛、金线、银线等材料独特而珍贵,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一件清代皇帝所穿云锦龙袍的复制品在米高梅上海西外滩展出。[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戴说:“丝绸作为一种蛋白质纤维,不容易长期保存。云锦涉及更多的工艺。因此,尽管历史上云锦有很多品种,但只有少数品种流传到今天。”。

   此外,云锦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使其更加珍贵。

   戴介绍说:“云锦大多为皇室专用,龙、凤、河崖、水等图案反映了皇室文化。同时,民间云锦也成功地发展了花果图案等吉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锦文化艺术体系。”。

   戴说:“我们经常谈论修复文物,但丝绸不能与原始材料结合,只能通过复制来传承。为了让这些优秀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和编织云锦和古代丝绸文物。”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工匠戴健和一件龙袍的复制品。[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1982年,戴从苏州丝绸工学院毕业后,开始在南京云锦研究院深耕织造原理与工艺。

   2010年晚些时候,戴在南京成立了一家公司,从事云锦和古代丝绸品种的研究、复制、开发和织造。

   即使是现在,他仍然每周工作六天,在遗产的第一线。

   戴对故宫博物院的云锦御用文物、马王堆西汉陵墓的纱袍、中国丝绸博物馆和苏州丝绸博物馆的圣旨等文物进行了重新烧制。

   他还应韩国国立文化遗产大学的邀请,重新编织韩国出土的丝绸文物。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工匠戴健说,古代工艺融合了中国织锦工艺的精髓。[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戴说:“作为云锦的传承人,我肩负着传承和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在与云锦的交往中,他也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戴说:“云锦在服装和配饰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服装、婚纱和手提包。它也可以用于装饰。随着这种文化的复兴,它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传承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中之重,传承人的缺乏一直是所有文化遗产的痛点和障碍。

   戴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兴趣越来越小,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因此,他们很少愿意成为传承人。”。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云锦艺术作品。[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但戴从未放弃,并不断寻找新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戴说:“我们可以建立科学的传承人选拔机制,筛选和培养符合条件的年轻人。同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技能传承体系,让新学习者更容易掌握传统手工艺。”。

    他补充道:“此外,提高云锦产品的商业价值和机会也将吸引更多人参与这个利基但至关重要的行业。”。

    此次在上海米高梅酒店举办的展览是钓鱼台米高梅集团推出的M文化推广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成为中美之间的文化桥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3:4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2-25 13:54 编辑

河姆渡文化核心区新发现一处古稻田遗址
考古成果!“打包”奉上!
遗址发掘现场。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新华社宁波12月8日电(记者顾小立)记者8日从浙江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河姆渡文化核心区新发现一处史前时期古稻田遗址,初步判断为河姆渡文化晚期阶段,年代距今5300至5500年左右,进一步刷新了学术界对史前稻田和稻作农业发展的认识。

  据介绍,该遗址位于宁波余姚市三七市镇上钱村以东,发掘面积共1000平方米。今年8月至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联合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组织队伍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遗址地层堆积较为一致,由上及下可分为7层。此次发掘探明了古稻田分布东、南边界范围,清理出田埂3条、沟渠1条、道路1条、台地1处、坑9个。3条田埂呈长条状的土堆隆起,其中1条田埂边发现有用于排放水的沟渠,田埂呈丁字形交汇,交汇处一侧明显低洼,应为灌排水口。道路位于稻田东部边界附近,应为连通居址和稻田之间的主要通道。

  此外,在发掘区内还见有一些坑状遗迹,与放置生活垃圾的灰坑明显不同,坑内均无遗物,多数坑分布在田埂附近,并发现坑内填土临近堆放的现象,推测是为了修整田埂、渠道就近取土而形成。

  经初步检测,水稻田堆积中含有水稻小穗轴、颖壳、水稻田伴生杂草等遗存。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稻田堆积中水稻植硅体密度近8000粒/克,高于一般认定的土壤中含水稻植硅体超过5000粒/克即可判定为水稻田的标准。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古稻田所处位置为河姆渡文化核心区,史前人类活动频繁,周边有河姆渡、井头山、田螺山等重要史前遗址。此次发掘进一步刷新了学术界对史前稻田和稻作农业发展的认识。该古稻田发现了田埂和灌溉系统,还有反映稻田修整的土坑等,展示出了完善的水稻田系统,为宁绍平原地区稻作农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