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中推行课程改革实验,一二年级学生不用上数学课,湖北省赤壁市一所小学的这一探索受到网友关注。22日,赤壁市教育局公开回应称,近日已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校方立即停止此项“课改”实验。该校校长则回应称,目前在读的一年级已开设数学课。
其实,涉事小学并非“吃螃蟹”的第一家。2004年秋季,上海静安区爱国学校就对一年级的课程实施变革,完全取消了延续55年的数学必修课等。他们的“创新”理由是——低年级的孩子记忆力好,但逻辑思维能力差,而数学恰恰是门需要逻辑的课程,因此不如暂时避让给朗诵、国学、书法等课程。在笔者看来,这种改革初衷虽然良善,但有“因噎废食”之嫌。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给孩子们打下“思维体操”的基本功,这在国内外早已达成了共识。低年级的数学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炼出生活中的数学内容,有利于孩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将专门的数学课由一年级推迟到三年级,实际上也就推迟了对孩子数学能力的培养,更有可能会在三年级后加重学生们的学业负担。
再者,根据今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赤壁涉事小学“课改”实验也存在未按规定开齐国家课程、未开设数学课、用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等情况,违背了课改精神。因此,当地教育部门叫停此项“课改”实验是纠偏之举,也给其他学校的课改敲响了警钟。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科学、更进步、更符合社会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必须慎之又慎,一定要做足够的调研,充分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真要对数学教学进行大幅度的改良,就需要让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让孩子们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否则,即使低年级取消了数学课,问题也依然得不到本质上的解决。